• 介绍 首页

    志怪书

  • 阅读设置
    志怪书 第40节
      林觉没说什么,将之收下,便与狼妖说道:“听说世间精怪虽走阴阳大道,却多吸阴气,不好在白天出来行动,足下还是快些回去吧。”
      “好!我住周山,要是道友到周山,可以来找我!就此别过!”
      “别过……”
      这妖倒也干脆,吞下瓷瓶,变回本体,扭头就走,眨眼之间就消失在风浪草海中。
      林觉见状也是收了收警惕,重新背上书笈,回头看向老道人,又继续往前走。
      “小居士有一颗善心啊。”
      “正好互换罢了。”
      老道人依然走在他身后,闻言只是笑了笑,却是问道:“我观小居士的养气法颇为正宗,超过天下许多术士把戏人,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
      “偶然得之。”
      “倒也有缘啊。”
      “不知道长在何处仙山洞府修行?”
      “道观在浮丘峰。”
      “浮丘峰……”
      “小居士呢?之后又要去哪里?”
      “原先是打算去齐云山看一看,再去黟山看看的。”林觉一时拿不准,只好如实说道。
      “齐云山是道教名山,黟山则十分偏僻,你一个书生,不去找有名的书院大儒,为什么偏偏往这些地方去?”
      “实不相瞒……”
      这位老道不仅不是普通人,还很可能便是自己要找的修道高人,又一同来赴了这山君的宴,喝了千日酒,自然没有什么好隐瞒他的,他便如实说:“在下偶然在邻村祠堂中见过了妖,看过了世间奇妙,术法神奇,心思便不在功名上了,只想着寻仙问道,学习术法。加上那只精怪对我说,我的天魂有些不稳,需寻安魂之法,大伯大娘又无法再供我读书,于是便不再犹豫,离家远行,寻仙问道。”
      “可是小居士寻仙问道,学习术法,又是为了什么呢?”
      “自是逍遥长生。”
      这是林觉内心真诚的想法,也有自己充分的理由,自然没有什么好遮掩的。
      是什么就是什么,有什么就说什么。
      老道人闻言点点头,不做评价,只是说道:“世间求仙问道之人,大多都离不开‘逍遥长生’四字。只是绝大多数人,王公贵族也好,帝王将相也好,又或是那些注定流传千古的文人墨客,都没有仙缘,哪怕登上名山寻访,也不过是登了一座山、留几句诗词罢了。”
      谁说不是呢?
      这却是让林觉陷入了思索,这是他从昨天起就在思索的问题了——
      自己虽有古书,可以学习术法,可是术法并非看一眼就能学习,现在看来,必须是要对方的法术施加到自己身上,也就是受术,或者便是要自己大致看清楚对方法术的运转,这二者都带来限制。
      同时古书中只有术法,却没有术法之外的修行体系,没有附带的知识,也不能帮助自己了解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真正的走入这个世界。
      因此可能还是需要有个师承。
      至少帮助自己走完最初的这段路。
      这可不是一件鲁莽的事。
      自己是继续按照之前所想,先去齐云山和黟山?还是就在这里请问一句这位道人自己可否拜师?去了齐云山和黟山是否能找到自己要的仙道?不去齐云山和黟山的话,这位道人又是否会愿意收下自己?
      第32章 拜师黟山
      就在这时,老道人却是先开口。
      “说来有缘,贫道此行外出,本就有意收个徒弟,本以为和清瑶有缘,可现在想来,在捡到清瑶之前,却是先听说小居士的事情。”
      “不知什么时候?”
      林觉不由感到十分不解。
      “贫道在求如除妖之后,来到丹熏的路上,曾遇到一位姓魏的居士,他说家中闹妖,请贫道去家中看看。”老道人笑着说道,“贫道到丹熏之后先去城隍庙拜访了下神灵,询问清楚情况,本来是不想管的,只是走的路上,恰好路过了,就想去看看。”
      林觉听得觉得很惊奇。
      “那是哪天?”
      “小居士除妖的那天。”
      “原来如此。”林觉越发惊奇了,“那还真是有缘。”
      “小居士真是有几分侠气,只是修习了几年养气法,竟然就敢去魏家除妖。”
      “说来复杂。”
      林觉叹息一声,这才说道:
      “都怪那魏元重颇为鸡贼,以我在丹熏斩了两只怪猴为由,与我搭话,请我吃饭,我还以为、我还以为他是敬重我的胆识,等反应过来,菜也吃了酒也喝了,衣服也被他拿去洗了,若不答应,脸皮有些挂不住。
      “二来我原本在村中就见过妖鬼,出来求道的路上也见过妖鬼,不说靠着一腔胆气才转危为安,也是靠着胆气才从容自若,这份胆气不能失。
      “何况他家兄长于我有借刀之情。
      “最后便是,我也想见见妖怪。”
      “你倒有些胆气。”老道人又问道,“那你在城外,又为何敢于斩了那怪猴呢?”
      “那怪猴伤我书笈行李,气煞我也。”
      “就因一书笈行李,就要犯险吗?”
      “道长有所不知,我家贫困,书笈与其中之书皆是别人所赠,水筒是我大伯亲手所做,被那些怪猴损坏,若不出气报复……说起来也没什么,只是这心中实在难平!何况还有武人同行,有何不可呢?”
      “你倒有些江湖气。”老道摇了摇头,“你可知晓,我听说你的名字时,还要在这之前。”
      “嗯?”
      “在这早前两天,我沿官道而来,中途路过一片荒山竹林,我随商旅借宿在一间寺院,听说一个有趣的故事。”
      老道人笑着说道。
      身旁少女则是睁圆了眼睛,瞄向林觉。
      “听说前段时间的一天晚上,有个小书生在路上震退了妖鬼,又还了商人丢失的骡子,院中的僧侣念他胆大心善,便请他独自入住阁楼。阁楼的妖怪也念他胆大心善,于是请他彻夜谈笑,又托付他自己的尸骨与部分银钱。本以为他是个讲信用的,可没想到第二天却发现,原本他们只叫那书生取走一部分银钱,赠与书生当盘缠,也是谢礼,可书生却全都取走了,一点没留。”
      “我有我的想法!难道他们的家人没有回去找他们?”
      林觉皱眉疑惑道。
      “于是那二鬼连着两天晚上,都在寺院咒骂,弄得整个寺院都听得见,还提了诗在墙上骂他。结果没有两天,他们的家人找上门来,说是自己已经得到了二鬼埋的钱财,还说了那书生这么做的理由,将他们的尸骨挖回去了。寺院中常谈这件事情,不知道那二鬼怎么想。”老道人继续说,“小居士挖走所有钱财之前,没想过自己会被误解吗?”
      “当时情急,我是偷偷挖的,怕人发现,也没多少考虑的时机。兴许是有考虑不周之处。”林觉说道,“不过我自坦然。”
      “这份坦然这真是难得。”
      老道人微微笑着,走得很慢:“可若是他们家人收了钱,不回去迁走他们的尸首呢?”
      “那是他们家人之过,非我之过。何况这里离齐云山、离我家都不远,余生漫长,我总会回去再看一眼,若是他们的家人没来迁走他们尸骨,我既拿了他们赠的盘缠,便将他们亲自送回去又何妨?”
      “原来如此……”
      林觉则是依旧皱着眉,思考着这老道想说什么,心中大抵有所猜想。
      “寻仙问道,本就艰难,可是想要逍遥长生,却还要难上加难。”老道人感慨一般的说道,看着面前这小书生,就像是看到曾经的自己。
      “总要去寻的。”
      “你可知世间修行之法,大体可分三类?”
      “不知。”
      “一为符箓,二为丹鼎,三为灵法。”
      “符箓、丹鼎、灵法?”
      林觉默默将这三个词记下。
      “齐云山确实是天下难得的仙山,可它却是符箓派的圣地之一。”
      “请道长指教。”
      “逍遥长生,是两个词,逍遥,长生。”老道人说道,“符箓派供奉神灵,兴许能有位列仙班、延寿长生的可能,但却并不逍遥。”
      “竟是这样么……”
      “丹鼎派与灵法派相似,都修自己,如今的天下以符箓派为主,丹鼎派与灵法派都很式微。其中丹鼎派是最古老的传承,讲究内外丹,多数时候都在山中炼丹修行,不理人间事。灵法派是后有的修行大道,比符箓派早比丹鼎派晚,同样修习自我,但不养内丹不练外丹,而修灵法,练术法。”
      林觉听到这里,便知如何选了。
      “哪里能求灵法大道呢?”
      “黟山可寻。”
      “黟山……”
      林觉停顿一下,却是继续问道:“不知道长在的浮丘峰……”
      “黟山浮丘峰,浮丘观,观主是也。”
      “……”
      林觉顿时停下脚步,睁大眼睛。
      听到这里,心中哪里还不知道,这位老道人是想收自己为徒。
      恐怕是在丹熏县时,他听自己与树妖交谈,便猜到了自己便是他前两天在寺院中听过的那人,他的两天,林觉走了十来天。
      昨天路上相遇,包括一同上山,不知是刻意还是偶然,但林觉如今想起来,都觉得是这老道人对于自己的考验。此时一番谈话,则像是考验之后的问询。
      至于林觉此前的疑问,早已随着这番话没了。
      齐云山是不适合自己的,黟山一间有真道行真传承的道观的观主就在自己面前,自己竟然一直不知道。
      而且这老道人考验过他——
      这是好事。
      一个收徒弟会考验心性的地方,足以抹平自己对于未知的修行之地的许多担忧了。
      “我欲拜道长为师!跟随道长求仙问道!”林觉说道。
      “你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