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临安不夜侯

  • 阅读设置
    临安不夜侯 第1246节
      他一提袍裾,就想下去迎接,却忽然醒起,官家还在上面坐着。
      今天这个场合,他的第一个身份是臣。
      君在上岿然不动,他这个臣去迎接别人,便很不合适了。
      汪紫瑞想了一想,便道:“大宗伯主持礼部,负有教化天下之责任。而木夫子乃天下大儒。大宗伯是否应该提醒天子,给木夫子在高台上赐一座位。”
      陈维清欣然点点头:“理当如此,老夫这就……”
      他刚说到这里,忽然就跟中了定身法儿似的,不但人定在了那里,连声音都戛然而止了。
      那些士子们越来越近,他已经看清了队伍中央,一辆颇有秦晋古风的敞篷牛车。
      车上,坐着一辆道服男子,哪怕头上戴着帷幔,也给人一种衣带飘飞,缈然若仙的感觉。
      这人当然就是木易先生了。
      木易先生从不以真面目示人,传道之时,向来戴一顶帷幔,这是尽人皆知的事。
      只是,在他身旁,竟还坐着一个少年。
      乍一看是个少年,仔细再看,却不过是个穿了儒衫男儿打扮的少女。
      唇红齿白、眉眼如花,十分的俊俏。
      呃……士子风流嘛。
      听木易大宗师讲学的声音,年纪应该就不太大。
      一个最多中年的大儒,身边不管是有一个雌雄难辨的俊美童儿,还是有一个明眸皓齿的妙龄少女,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很合理嘛。
      可是,那个少女……那个男装少女,她是钱星若啊!
      这就很不可合理了。
      陈维清和钱家很熟,也认识钱家女儿星若。
      三天前钱家星若被燕王纳为侧妃,他可是亲自登门祝贺的。
      现在,钱星若竟然挨着木易先生坐着,笑靥如花。
      虽然,看起来似乎没有更逾矩、更无礼的举动,那也不成啊!
      钱家一向门风严谨,教导有方,怎么会出了一个如此胆大包天的丫头。
      这要是被杨丞相知道了,那还得了?
      只怕要有大祸事了啊!
      陈尚书瞪大一双眼睛,惊恐地看着那车。
      车被簇拥到看台下,“木易先生”便走下车来。
      他下了车,才回身伸手,去挽那男装少女。
      这样一看,哪怕不知道那少女身份的,也感觉不对劲儿了。
      刚才他们还以为这是木易先生的侍婢或是侍童,可是看木易先生这照拂有加的态度……
      整个看台上,包括两侧许多的观潮百姓,都不禁议论纷纷。
      很多人起初不知道来的人是谁。
      但是此刻知道那人是木易先生了,可木易先生旁边那人是谁,却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了。
      带兵护在观景台下的将领是安皓天。
      不等士兵上前阻拦,他便快步迎上前去。
      大潮汹涌,潮声如雷。
      观潮的百官与百姓,也没听清他们说的什么,就见禁军士兵左右分开,已经让开了一条道路。
      随后,李君成和赵金柱两位顶盔挂甲的将军便亲自带路,将木易先生和轻轻挽着他手的俏美少女走上台去。
      赵惇此时业已得到身边人传报,诧异地看着一挺拔、一窈窕的身影,向他缓缓走来。
      道服宽松,穿越来颇有魏晋隐士风范。
      不过,也正因此,它比较遮掩体形。
      再加上帷帽,赵惇也没认出他是谁。
      他只注意到,被木易夫子挽着手臂的男装少女,俊俏容颜,说不出的动人。
      似乎,比李凤娘也不遑稍让呢。
      而且两女气质不同,可谓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他却不知,这正是他打过主意的另一位女主角,钱家星若。
      “官家,臣今日往吴山学宫讲学,耽误了一些时辰,来晚了。”
      杨沅朗声说着,就掀开了他的帷幔。
      震惊!
      从官家赵惇周围开始的一些大臣,然后迅速化作一股声浪,向四下传去。
      跟着杨沅一路从吴山学宫赶来此处的数百士子,一时间也差点儿疯掉。
      今天登台讲课的,还真是杨沅。
      虽说,是李夫人提前帮他备了课。
      这些士子,是亲眼看着木先生讲课,亲眼看着木先生从台上走下,亲眼看着他登车,并护拥他一路来此的。
      根本没有换人的机会。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木易先生,就是杨丞相。
      咦?木易!
      木易合起来可不就是杨?
      其中只有陆九渊等极少数人,已经隐隐猜到了。
      因为他们认识钱星若,他们绝对不相信,如果木易先生不是杨丞相,钱星若会不避嫌疑,贴他这么近。
      只不过,哪怕是他们早有猜测,却也还是不敢相信的。
      因为,做官的当然可以有学问,有学问的当然也可以做官。
      但是把一门学术做到了极致,甚至因此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儒家亚圣,怎么可能是官?他穷究学问,又哪有精力做官?
      可是现在,最后的犹豫也不复存在了,新蜀学开山祖师,当世第一大儒木易先生,就是丞相杨沅!
      江上,潮声汹涌。
      看台上、岸堤上,人们的惊呼声比那钱塘大潮也不遑稍让。
      赵惇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他虽然听见了,脑子里却根本没把杨沅和木易联系起来。
      他只是突然看到杨沅出现,还是戴着帷幔来的,这一掀帽子,给他一种当场被抓包的感觉。
      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什么了,为什么要心虚。
      反正就是害怕。
      “杨……杨相公。”
      赵惇讷讷地说了一句。
      倒是二大王赵恺反应过来,惊叫道:“杨相公,原来你就是大儒木易!”
      得,这一下,算是得到了二大王的盖章认证。
      人群中顿时再度掀起一阵惊呼喧闹声。
      “二大王,正是我。”
      杨沅笑吟吟地道:“旁人是十年著书立说,十年隐姓埋名。i不过,本相的精力格外旺盛些,一边从政,一边治学,虽说辛苦,倒也还应付得来。”
      观景台上一片死寂,官员们瞪大眼睛看着杨沅,如同在看一个怪物。
      不过,想到他的辉煌历史,人家可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那他有些非人,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
      随着杨沅与二大王赵恺的这番对答,那数百士子从震惊中惊醒过来,欢呼声顿时如海啸般响起。
      这些人,可以说是木易先生的狂热信徒。
      可是这些年来,木易先生讲学从不以真面目示人。
      “木先生“是当代儒学泰斗,他的每一部著作都被这些士子们奉为经典。
      如今得知这位他们仰慕已久的大儒竟然就是当朝丞相,这种震撼无异于晴天霹雳。
      哪怕是一些原本对杨沅把持朝政颇有微词的士子们,此刻眼中都满是狂热。
      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对木易先生的绝对推崇,可以一笔抹杀他们对杨丞相的偏见。
      而且,他们可是一直追随木易先生的学生。
      是真的学生啊!
      这可是比“天子门生”还要铁的“天子门生”。
      这一辈子,咱的前程,稳了!
      观潮人的心情,真如那钱塘大潮一般,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都察院的樊江摸了摸袖子。
      他的左边袖子里,缝了一道早就写好的“劝进表”。
      他的右边袖子里,缝了一道早就写好的“请九锡表”。
      看来,是时候要用上了。
      这机会他能让给那些各地派员在临安打探消息的人?
      那是“近水楼台”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