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穿越当县令

  • 阅读设置
    穿越当县令 第451节
      纪楚开口道:“给昌河州所有官吏,都发年终奖金,购置年货的预算增加三成。”
      年终奖!
      官员们听到这话都很高兴。
      更不要说书吏跟差役了,他们家底没那么厚,肯定指着奖金改善生活啊。
      说起来。
      今年本地棉花不贵,兔毛不贵。
      加上羊肉,兔肉价格都比往年低,偏偏粮食还丰收了。
      现在再多了奖金,今年过年,肯定能采购更多年货吧?
      这不仅仅是奖金,更是他们辛苦一年的慰藉!
      看着同僚们的表情,户司主事只能答应。
      不就是给大家发奖金吗。
      那就发!
      辛苦一年,都要有点奖励!
      消息随着差役口口相传,很快传遍整个昌河州。
      岐州那边自然也没忘,同样带了他们。
      而今年昌河州跟岐州的冬日扶济,同样如期举行。
      以前的昌河州穷,就不说什么了。
      现在有了银钱,若不照顾老人小孩,那挣钱干嘛啊。
      不少人忽然意识到,纪大人带着他们拼命做事到底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本地百姓,本地官吏,既有盼头,也有好日子。
      他自漳兴二年过来。
      如今漳兴四年年底,总算把别人口中穷苦寒冷的昌河州改造成如今的模样。
      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屋里烧着火炕,出门穿着兔毛棉衣,厨房里放着堪称便宜的羊肉兔肉。
      这样的冬日跟往年比起来,太不一样了。
      同样都是过日子,如今的日子,可比之前好太多。
      怪不得他们昌河州越来越热闹,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
      听说之前带上广宁卫,也不过三十五万人,如今已经四三十万了。
      这种增速,放眼平临国都是前所未有的。
      说起广宁卫,纪楚他们又清点了一批物资,赶着早就预留的一万多头羊送到卫所。
      昌河州的和平离不开他们,今年秋收顺利,更是跟他们息息相关。
      纪楚又怎么会把他们忘了。
      眼看大雪已至。
      这种冷的天气,大家在卫所吃羊肉,烤烤火,岂不美哉?
      冬日里打仗是折磨。
      但冬日里吃锅子,那是妥妥的享受!
      纪楚也会为这样的享受,继续努力。
      现在的昌河州很繁华吗?
      也没有吧。
      还有隔壁的岐州,全都百废待兴呢。
      明年的昌河岐州,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更多内地百姓了。
      才四十三万人的昌河州,人口并不算多,这里足以容纳更多百姓!
      第143章
      平临国, 漳兴四年。
      十月二十。
      从昌河州回到淮州的一队人马,终于松口气。
      去的时候,拉着满车的货物。
      回来的时候, 赶着大批牛羊。
      又为了赶时间,路上只能快点走。
      其中一个叫刘新春的小伙计一直没说话, 东家以为他是累的, 开口道:“放心吧,马上就到家了, 好好放你们三天假。”
      三天?
      这话一出,周围伙计们瞬间傻眼。
      从八月初到现在, 三个多月的时间,大家马不停蹄地走。
      在昌河州有多忙,运这些牛羊有多累,东家都看在眼里的啊。
      “不是说,让我们休息八天吗,连着三个多月不休息, 这只休息三日?东家, 不合适吧。”
      眼看已经到老家了, 东家冷着脸道:“给你们加了月钱还不够吗,还想要休息, 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伙计刘新春傻眼:“加月钱的时候, 没说过不准休息啊。”
      东家眼看货物已经卸下, 打量他们一圈:“按理说, 像你们这样的伙计, 就应该辞退了的,这是我人好,心善, 才让你们留下。”
      “满淮州问问,谁家给我们这样高的月钱?不想做就滚,淮州最不缺的就是人。”
      刚回到家乡松口气的伙计们,这下傻眼了。
      而东家已经让家仆把牛羊带走,羊直接卖了,牛则只要牛皮,然后拉到自家的工业作坊园里。
      一想到要大赚一笔,东家便无比高兴。
      至于这些伙计?
      走就走了。
      在昌河州那会儿,是迫不得已,才给他们开那么高的工钱,否则这人撂挑子就走,这怎么办嘛。
      那曲夏州的作坊老板,为了给纪楚捧场,还主动涨月钱。
      还真以为,都跟曲夏州一样,赚钱那么容易啊?
      曲夏州最近十年来,人口倒是多了,可他们位处边关,还有大片土地可用。
      再者还紧邻关外矿场,买矿也便宜的。
      人家能赚,难道他们淮州就能赚了?
      当伙计的,不要攀比,更不要想着逼迫东家涨月钱。
      就你们这样的伙计,谁敢用?
      一时间,忙前忙后的伙计们只得咬碎了牙,认了三日的休息。
      但休息结束,要去领月钱的时候,比原本说好的,还少了一些。
      问就是,扣了这几日的休息。
      不仅如此,还有路上的伙食加餐。
      “那加餐,是东家给加的啊。”
      “而且吃的都是死羊,卖不出去的那种。”
      那么多伙计,大家都没分到几口啊,能喝口羊汤都算不错的。
      这也要算钱吗。
      早点说的话,他们肯定会忍着不吃啊。
      几十个伙计面面相觑,耷拉着脑袋准备回家。
      只有刘新春道:“不行!”
      “必须把欠我们的工钱还过来!随意扣钱是不对的!”
      剩下的伙计刚开始有些迷茫,然后也跟着喊。
      必须把钱给他们!
      不然这么久的辛苦都白费了!
      三个多月长途跋涉,日夜兼程,不少人身上还有病痛。
      不能就怎么算了!
      可那东家一出来,指了指后门的人,那些人面露好奇,皆看着要工钱的伙计们。
      “看到没,你们再闹事的话,就真的滚蛋,他们都等着找活呢。”
      “我家是开工业作坊园呢,里面有十几家作坊,想来干活的伙计,排着长队呢。”
      淮州地少人多,做买卖的人也多,自然而然聚集大量人口。
      人口一多,劳动力就廉价。
      这里面还有不少读书人,都在等着找活干。
      毕竟这是作坊园,里面还有不少数科夫子,能在这里面做伙计,那可是求之不得的。
      刘新春身后不少伙计互相看看。
      还是算了吧,养家糊口比较重要,现在找个事做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