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穿越当县令

  • 阅读设置
    穿越当县令 第210节
      重重疑惑之中,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一些掌柜也不说回去的事,只留在沾桥县,等着看缝纫机的成果。
      看着看着就发现,人家沾桥县不着急的原因,就是早就有准备。
      颜县令先是开放了官学,把官学闲置的部分空出来,专门用作缝纫机教学。
      只有是平临国女子,有针织经验的,都能报名学习。
      报名第一日,官学门槛都被挤破了,几百上千女子都过来凑热闹。
      一个好奇缝纫机是什么,二是相信纪大人的选择。
      可惜现在机器只有五十台,第一批被选中的女子也只有一百人,两人一组,可以更好使用缝纫机。
      这一批女子自然都是有经验的,手上功夫利落,裁剪衣服也不成问题。
      刚开始的学习或许有些别扭,但只要上手之后,她们的速度比谁都快。
      毕竟基础的原理没有变,只是缝纫的速度变快了。
      原本需要长时间针织的地方,现在只需要脚上一踩,立刻成型,而且针脚既整齐美观还结实。
      期间还有不少女工提供别的缝纫方法,蔡夫子他们立刻记下,回头还能多添置几种针法。
      从四月十五开始,女工们两人一组废寝忘食地学习。
      有时候天黑了都还想继续做工,这方法实在太好了。
      甚至有手头快的女子,已经做好一身棉衣棉裤。
      原本需要两个熟练工,三日才能做好的衣服,现在两个人只要一天,直接做好一套整齐的衣物。
      这速度提高得简直难以想象。
      这便是工具的魅力啊。
      等到第二批缝纫机送过来,第一批的学生,大部分都能上岗了。
      沾桥县也早就准备好场地,甚至按照纪大人要求,全都戴上口罩,在棉被服作坊里做工。
      依旧是两人一组,正式进行十万订单的制作。
      四月二十五,距离正式交货,还有不到三个月时间。
      放在之前,谁也不相信沾桥县再不寻求帮助的情况下能做到。
      可现在不同了。
      现在多了缝纫机。
      等到五月初五,五百台缝纫机,以及一千名女工全部到岗,迸发出的产能,让整个沾桥县做惯纺织生意的掌柜们陷入深深地怀疑。
      他们做了大半辈子的纺织生意,却从未遇到过这种场景。
      一千人,一天五百套棉衣棉裤轻轻松松。
      这是人能做出来的效率?
      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夸张,但人家沾桥县还不觉得满足,人家还有其他方法加快进度。
      那就是把剪裁跟缝纫彻底分开。
      早就开始招专门剪裁的女工。
      甲车间剪裁,乙车间缝纫,还有丙车间专门用来给各处备料。
      主打一个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这样的结果非常明显。
      他们不用招太多懂女工的人。
      剪裁可以找有经验的人,也能按照模板剪裁。
      备料谁来都行,甚至用十几岁的娃娃都不成问题。
      最核心的缝纫,则用机器提高大家的效率。
      这就是人家沾桥县的打算。
      这就是人家纪楚的打算。
      他们从最开始,便没打算用永锦府的女工,顶多从附近两县请来缝纫女工罢了。
      这甚至让很多永锦府的好手扼腕。
      她们也想去啊,也想试试缝纫机是什么样的。
      而且不少人有预感,早点学会缝纫机的使用方法,不仅对现在好,对以后更好。
      至于沾桥县的十万订单,如今早就不是问题。
      合理的分工,以及缝纫机的提速,甚至数科还专门又送来二百台机器让他们放心。
      最后的产能,则是一天一千七百套棉衣棉裤。
      甚至这还是两班倒,还未三班倒。
      倘若让机器日夜不停,速度只会更快。
      说出去简直像开玩笑。
      可在场所有人都见证这个奇迹。
      缝纫机的效率让人不得不服,沾桥县跟纪楚的调配能力更让人惊叹。
      人家做事太有条理了。
      怪不得刚开始不疾不徐,认认真真备料,认认真真招人。
      然后等着缝纫机过来。
      等会。
      缝纫机也不是一时半刻能研究出来的。
      纪大人什么时候做的这手准备?
      提到这,众人忍不住看向数科。
      总不会是早就在设计缝纫机了吧?
      小宋训导擦擦头上的汗,那倒也没有。
      “纪大人来沾桥之前吩咐的。”
      那是什么时候?
      有人算了算日子,差不多是三月中旬那会。
      颜县令睁大眼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这么好用的机器?!”
      沾桥县衙门众人下意识看向蔡夫子,以及数科的学生们,产生无与伦比的敬佩。
      你们这速度?!
      是认真的?!
      蔡夫子却道:“缝纫机的设想是纪大人提出来的,其中原理并不算难。”
      呵呵,并不算难。
      您认真的吗?
      他们就算不懂设计,不懂理论,也能看出其中零件的复杂程度,您说不算难?
      蔡夫子淡定道:“我们有整个数科联盟做后盾,设计一个缝纫机而已。”
      重点从来都不是设计,理论基础他们有的是。
      而且经过缝纫机的验证,他们很多数学符号太有用了,原本需要几张纸才能解释的数学公式,如今半张纸就能算出来。
      跟其他数科大佬交流的时候,更是方便快捷,把他们的问题提出来,对方直接寄来解决的公式。
      天知道新学政有多兴奋。
      缝纫机降世算什么,他们的数学符号才是最优秀的!
      其他人不了解数科大佬们的想法,但差点给大家跪了。
      往日被人轻视的数科,不到一个月时间,做出这样厉害的机器。
      是他们之前有眼不识泰山啊!
      消息传到掌柜们耳朵里,人已经在往曲夏州数科跑了。
      他们要预定缝纫机,他们要请几个数科大佬回去养着。
      那缝纫机绝对会改变整个行业,成为人人趋之若鹜的好物件。
      甚至还有做工的女工们,也被很多作坊预定,她们会用缝纫机!就值得大价钱雇佣!
      沾桥县被服作坊的事,经过口口相传,消息到曲夏州的时候,已经神乎其神。
      那么小的一个县,一天能做出一千七百套棉衣棉裤,这效率太惊人了,闻所未闻啊。
      不止如此,那缝纫机的奇迹更是夸张,轻轻松松提高五倍的效率,而且缝出来针脚比人的还要整齐。
      别说做出十万套了,十五万套都不算难。
      听说留在那边的董千户等人几乎不敢相信,日日去仓库数棉衣,看着一天能多一两千套衣服,都快哭出来了。
      对了,人家的一千七百套,是指衣服加上裤子,是两件。
      真说出去,那就是三千多件衣物。
      这数字绝对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反正永锦府所有织造商人倾巢出动。
      或者说不止永锦府,整个陇西所有裁缝铺,纺织作坊,统统都往曲夏州州城跑。
      目的只有一个。
      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