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阅读设置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26节
      郑和安慰道:“娘娘别担心,大王看似鲁莽实则心细如发。”
      “否则陛下也不会将这么大的事情交给他。”
      “而且蜀王可还在辽东呢,北海舰队的驻地也在旅顺口,陛下那里定然已经有了安排。”
      徐妙云一想也是,这才放下心来。
      -----------------
      朱棣并没有直奔朝鲜,而是巡视了沿途的防线和堡垒情况。
      顺便敲打了一下沿途的官吏和将领,巩固了边防。
      一直到五月中旬,他才慢慢悠悠的来到辽东。
      朱椿亲自带人出城迎接,见面兄弟俩少不了一番寒暄。
      之后他们就屏退侍卫,进行了密谈。
      朱棣说道:“老八那边什么情况?”
      朱椿无奈的道:“安平侯扶持一学派,宣扬大一统思想。”
      “八哥虽然没有公开反对,却利用保守派打压一学派,阻止他们获取更大权力。”
      朱棣冷哼一声道:“想世袭朝鲜王,我看他想吃屎。”
      朱椿耸了耸肩,对朱棣的话无比的认同。
      论嫡俗你前面有好几个嫡子,论年龄你是个老八,论功劳就更排不上号了。
      凭你也配当朝鲜王?
      只是作为弟弟,这话他是不能说的。
      朱棣又问道:“朝廷那边有什么具体计划没?”
      朱椿颔首道:“有,就等你来主持大局了。”
      朝廷的计划很简单,先让一学派主动请愿回归。
      当初老朱是许诺过的,让朝鲜以独立藩属的身份存在。
      如果现在朝廷主动要求让他回归,那就是食言而肥。
      对朝廷的信誉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
      当然,如果事情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也不是不能这么做。
      但现在有更好的办法。
      那就是通过教化,让他们主动内附。
      你看,不是我想让你们回归,是你们主动要求的。
      身为天朝上国,我不能拒绝子民的殷切希望啊。
      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可有这层遮羞布在,朝廷的行为就是符合礼法的。
      诸侯王也挑不出刺来。
      请愿的事情,自然就交给了一学派。
      所以在确定朱棣到达辽东之后,陈慕华就指使一学派,向朱梓递交了请愿书。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家书也送了过来。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你去朝鲜这么多年也没回来谈过亲,带着家小回来一趟吧。
      没有直接说朝鲜回归的事情,可以说给足了他面子。
      但朱梓却不这么想,当了这么多年朝鲜王,岂是说割舍就能割舍掉的。
      而且大明周边已经没有土地可分,让出朝鲜,他就只能封到万里之外了。
      不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都是他不想看到的事情。
      于是他选择了沉默对抗。
      对外声称突发恶疾无法理事,然后将政务尽数托付给了保守派。
      既然生了重病,自然也就无法回洛阳探亲了。
      保守派拿到授权后,立即对一学派进行了打压,而且他们还拿出了大义名分。
      朝鲜作为独立藩属存在,是圣皇亲口允许的,你们这是在违背圣皇旨意。
      一学派也是有备而来,自然不会被难倒。
      圣皇是允许朝鲜王国独立存在,可也没说不让我们回归啊?
      现在回归大一统是万民所愿,是天道所彰。
      希望你们能尊重民意,顺应天命。
      保守派就攻击一学派数典忘祖,一学派就说他们背祖弃宗。
      双方就这样陷入了骂战。
      整个朝鲜的政局,也因此变得动荡起来。
      在辽东的朱棣得知局势发展后,终于决定出手。
      朱椿也认为不能再让那边闹下去了,是时候出面结束这场闹剧了。
      他就准备抽调辽东大军,去鸭绿水震慑朝鲜。
      同时还给北海舰队传令,让他们出动主力前往朝鲜水域演习。
      朱棣却说道:“收拾个老八而已,哪用得着那么麻烦,我一个人足矣。”
      然后不顾朱椿劝阻,带上自己的五百亲卫直接进入了朝鲜。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驻扎在朝鲜王国的军队,得知是燕王到来。
      那是毫不犹豫的就打开了城门,甚至还派出了一部分军队为他开路。
      就这样,朱棣一路畅通无阻直接来到了平壤城下。
      平壤毕竟是保守派大本营,他们虽然不敢拿朱棣怎么样,却也关闭城门阻止其入内。
      之后还派出使者,询问燕王为何无故进入朝鲜王国境内。
      朱棣戏谑的道:“听说老八病重,我这个当哥哥的怎么能不来看看呢。”
      “你们紧闭城门是什么意思?想破坏本王兄弟情谊吗?”
      使者不敢多言,连忙回去传递消息。
      那些保守派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能将烫手的山芋抛给了朱梓。
      再说朱梓这边,他内心对父兄其实是有着一种恐惧的。
      虽然鼓起勇气,准备做一次垂死挣扎,可内心却始终惶恐不安。
      当他听说朱棣来到城外,吓的面无人色。
      “完了,完了……四哥肯定是奉圣皇之命来杀我的。”
      他身边的人完全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朱梓平时看起来挺正常的啊,为什么就这么害怕朱元璋和朱棣?
      朱元璋还能将你这个儿子杀了不成?
      没有朱元璋的命令,朱棣敢杀你?
      而且朱棣还只带了五百人,虽然后续有一部分驻扎在朝鲜王国的军队跟随他过来。
      可人数加起来也才两三千。
      平壤城可是有数万大军的,各家族拼凑一下也能弄出一两万人。
      怕他做什么?
      可是任凭他们怎么劝说就是没用,朱梓甚至生出了自焚的念头。
      直到王妃带着几个孩子出现在他面前,他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然后就决定出城去见朱棣。
      但保守派一下子就不乐意了,什么就这么投了?
      之前我们白折腾了?
      不行,必须得阻止朱梓回去。
      于是他们私下一协商,就决定挟持朱梓,以他的名义号召全国起来反抗一学派。
      在他们想来,朱梓能被朱棣给吓的差点自杀,肯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家伙。
      拿捏他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所以他们只是联络了几个保守派将领,带着千把人就冲向了皇宫。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听说有人要造反朱梓大怒,被我爹和我哥欺负就算了,你们算哪根葱也敢欺负我?
      于是亲自披挂上阵,带着王宫里的数百侍卫反杀了过去,轻而易举的就平息了骚乱。
      之后他下令将所有参与此事的保守派全部抄家。
      城外的朱棣察觉到了城内的动乱,一时间有些搞不清楚状况。
      怎么起内讧了?
      就在他犹豫该怎么办的时候,城门打开了,浑身是血的朱梓骑着马走了出来。
      朱棣更加疑惑了,老八这是干啥了?
      他的亲卫想将他护住,却被他给阻止了。
      我倒是想看看,老八想做什么。
      看到骑在马上面容冷峻的四哥,朱梓差点又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