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 阅读设置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896节
      “掌柜的就在桥外。”
      “等着拜见道人。”
      昆仑并未察觉出他神色间的异样。
      只当是自己一行人,半夜登门,打扰了人家清修。
      此刻听他问起。
      当即回应道。
      “好。”
      “还请带路,贫道去请陈掌柜上山。”
      玄真呼了口气。
      事已至此,坦然面对就好。
      毕竟,这桩大仇,确是封家有错在先,即便是出于无奈。
      放到那个境地下,先祖封王礼但凡敢露出一丝拒绝的情绪,等待封家的绝对就是灭族之祸。
      如今几百年过去。
      人家找上门来也是情理之中。
      昆仑点点头,让出半步,然后前边带路,引着玄真道人一路穿过廊桥。
      只片刻后。
      玄真远远便看到,一行四道身影候在桥头处。
      为首一人,年纪不大,却是灵资毓秀,双眼深邃,眸光清澈,气息和煦,半点不像江湖人,反而像是山中修道的幽隐之士。
      至于身后几人。
      其中两个竟是道人打扮。
      不过,长相却是明显异于汉人,看上去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意思。
      但……
      看清那一大一小两位道人的瞬间。
      玄真却似乎想到了什么,瞳孔微缩,嘴唇张大,一张脸上满是不敢置信。
      能同时符合这两者特征的。
      世上除了搬山道人,他再想不到第二种可能。
      所以,当先一人便是卸岭此代魁首,常胜山总瓢把子陈玉楼,那两位则是当世搬山一脉传人?
      本以为今日上山的,只有卸岭一派。
      没想到,连向来隐世不出的搬山道人也来了。
      想到此处。
      玄真心中更是苦涩。
      看来,今日他就该命绝于此了。
      只是他封思北何德何能,这半辈子隐姓埋名,年少时不敢以封为姓,为封家留下两道血脉后,又不惜出家为道。
      就是想着行走江湖,不至于会引起四派注意。
      但他又怎么能想得到。
      就算如此,还是毫无用处。
      “卸岭陈玉楼,见过封兄!”
      见他怔怔的站在廊桥上,一张脸上尽是复杂之色,陈玉楼哪里猜不到,他应该是认出了自己一行人。
      当下也不耽误。
      抱了抱拳,淡淡笑道。
      封思北一身青色道袍,木钗束发,人长得消瘦,双颊都已经深深凹陷进去,两鬓微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苍老不少。
      按照原著时间线计算的话。
      他中年上山,如今差不多过去十年。
      也就是最多也就四十左右。
      但眼下的他,看上去差不多有五十来岁。
      算起来,比他和鹧鸪哨也就大上一轮,算是江湖同辈。
      所以称呼一声兄长并不为过。
      只是……
      关键就在封兄这两个字。
      显然陈玉楼今夜登山拜访,并非以天师洞掌教身份,而是最后一代观山太保。
      封思北亦是聪明人,一瞬间便查明其中差别。
      眼底苦涩之色更浓。
      下意识行了个道揖,不过刚伸手又反应过来,改为双手抱拳。
      “见过陈把头。”
      从这一刻开始,他便不再是山中道人,而是回到俗世封家人的立场。
      “封兄客气!”
      陈玉楼摆了摆手。
      封思北则是看向他身侧的鹧鸪哨,淡淡道。
      “想必这位就是此代搬山魁首了。”
      “正在在下。”
      鹧鸪哨点点头,“搬山鹧鸪哨,见过封家主。”
      “我看诸位风尘仆仆,想必是远道而来,不嫌弃的话,还请随我入洞中一叙,就是清贫了些,只有些粗茶淡饭招待。”
      简单交流了几句。
      封思北心绪反而渐渐平静下来。
      对他而言,无论何种结果都是能够接受,倒斗江湖四派八门,观山太保未必就不如发丘摸金、搬山卸岭。
      而今既然人家已经登门。
      瞻前顾后,反倒是落了下乘,还不如坦坦荡荡。
      “也好。”
      虽然已经入春,但山上仍旧寒风呼啸,昼夜温差极大,甚至处处还能见到积雪,天寒地冻,不是说话之地。
      陈玉楼点了点头。
      招呼了几人一声。
      跟在封思北身后,穿过廊桥,推门往洞府内走去。
      比起之前建福宫的古洞府,天师洞就要差了一筹,并无飞瀑,只有醴泉,日月之象也不是尤为惊人。
      算是上品,但非绝品。
      其实想想也算正常,毕竟张道陵从鹤鸣山来到青城山时,只能算是后辈,那时山中早已成为宁封真君道场,修行之辈无数。
      以他的江湖地位。
      能寻到这样一处洞府幽隐,已经殊为不易。
      加上一两千年下来,天师道愈发没落,几乎完全融入了正一道中,青城山这一处传承,真正的后继无人。
      建福宫中除却行崖道人坐镇外。
      好歹还有数位门人弟子,修行入境。
      天师洞中,竟然只剩下玄真一人守着。
      说是断了传承都不为过。
      将几人迎入洞府后,封思北去醴泉中取了一壶清水,又忘火塘中加了几块木炭,很快,一阵茶水清香便慢慢泛开。
      趁着煮茶的时间。
      陈玉楼也没歇着,朝封思北简答介绍了下一行人。
      只是,说到杨方时,封思北终究还是没能绷住。
      有种白日见鬼的感觉。
      “摸金?”
      原本见他一路沉默,跟在众人身后,对山中各处似乎都尤为好奇。
      封思北还以为他不过是陈家心腹之类。
      眉宇间可见侠气,周身又有江湖匪气。
      但他如何也想不到。
      这一行五人,竟是集结了摸金、搬山和卸岭三派。
      一时间,他甚至都有些恍然。
      倒斗江湖,四大门派,他封思北竟然有机会,一次见到三派传人,甚至其中还有两位是此代魁首。
      “见过前辈。”
      杨方双手抱拳,平静道。
      他在陈玉楼几人面前,皆是以晚辈自处,如今既然他们以同辈相称,他自然也不好称呼封兄。
      “不知杨方兄弟师承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