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 阅读设置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889节
      也就是说他至少已经到了半步金丹境。
      绝对是他下山入世以来,所见修为最高的一人。
      “我等贸然而至,还请真人勿怪。”
      只转眼间。
      陈玉楼心里已经有了判断。
      看周围香客,对他一脸陌生,只是下意识躬身行礼的样子就知道,行崖真人估计大部分时间都在后山避世修行。
      平日绝不会轻易露面。
      想来其实也正常。
      毕竟到了他这个层次,入定闭关,动辄数日,食炁饮露,几为仙人,一入金丹,自此长命百岁,何必理会凡尘俗事?
      也就是陈玉楼他们几个。
      都已经到了这等大境界,还在四处晃荡。
      甚至连真正的修行之辈都没见过几个。
      纵观天底下,也算是少见了。
      放到其他同境修士身上,拜山之前,至少要先递拜帖,得到答复方才上山入观,哪能如此随意?
      就是江湖武夫,切磋之前还要下个帖子。
      也就是行崖道人道行深厚,没有在这种小事情上计较,不然真不好说过去。
      陈玉楼这会也反应了过来。
      当即双手抱拳,轻声解释道。
      “无妨。”
      “老道也多年不曾下山,不是今日诸位上山,也不知晓天下变化竟是如此之大……”
      听到这话。
      行崖老道只是摇了摇头。
      陈玉楼心中惊叹,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眼前几人如此年轻,看上去最多也不过而立之年,但观众人身上气息,却是磅礴惊人,如山如岳。
      恍惚间。
      行崖老道忽然觉得,自己避世修行是不是走错了路。
      闭门造车,等于给双眼蒙上了一层黑巾。
      不然,只是短短几十年,江湖上出了这等天赋过人的后辈,他竟是一无所知。
      甚至对方都已经自报家门。
      他仍旧毫无印象。
      湘阴他倒是知晓,三湘四水之地,临近洞庭大湖边,与湘西接壤,年少时与师傅前往龙虎山,拜会此代天师,曾渡船过洞庭湖,然后走沅江从城外走过一次。
      但他却从未听闻,湘阴有哪一位高道修行。
      或者说,境内有名山大宗。
      至于鹧鸪哨,这名字一听就像是江湖诨号,观他身上气息也像,眉宇间,隐隐有一丝深重杀气。
      眸光凌厉,开阖之间,隐有凶杀之意。
      但偏偏身着道袍,结道髻,与道门中人无异。
      这倒是让他有些捉摸不透。
      再看剩下几人,也都是江湖翘楚,人中龙凤,不似寻常之辈。
      尤其是昆仑,几如道门传闻中,真武大帝麾下皂纛玄旗,金甲玄袍的六丁六甲。
      “真人说笑了。”
      “陈某一行人不请自来,已经是失礼在先。”
      听出他话里的弦外之意。
      陈玉楼也是一脸无奈。
      这一幕与当日终南山之行何其相似。
      归元老真人、照葫真人,见到他们几个时都是如此反应。
      只不过,他们又怎么可能想得到。
      眼前这一行人,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挂壁般的存在。
      不说陈玉楼,单说昆仑,自小被遗弃在雁荡山,跟野人没有任何区别,靠着浆果、猎物活下来。
      被猎人盯上,受山贼围剿。
      竟然每一次都能相安无事。
      走投无路时,还能碰上陈玉楼,将他从深山老林里带回陈家庄,视为手足心腹。
      等瓶山大墓开启前,注定要死在其中。
      陈羽又穿越而来,以一己之力逆天改命,不但没有重走原著里的路,如今更是成了江湖上屈指可数的武道宗师。
      甚至又开始转而修道。
      假以时日,越过龙门只是迟早的事情。
      而行崖道人他们,纵然天赋再高,根骨过人,但又岂能与他们这帮挂壁相提并论,闭关修行,厚积薄发,终究也不如一粒金丹吞入腹,祖龙顶上过天桥。
      “好了。”
      “不说这些。”
      “诸位远道而来,入我建福宫便是缘分。”
      行崖老道那双澄净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黯然,许是想到自己在山中枯坐大半辈子,还不如几位少年郎,心中难掩失落。
      不过,终究是得道高修,这份情绪只是一闪而逝。
      心绪便再度归于平静。
      手中浮尘一挥,做了个请的手势。
      “还请随贫道往后山住处小坐。”
      “好,前辈相邀,陈某不敢拒。”
      陈玉楼当即答应下来。
      建福宫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时名为丈人观,距今已经一千多年,原为宁封子修道隐居之处。
      直到宋代才更为会庆建福宫。
      只不过,历代受战祸、兵燹、匪患,古观差点毁于一旦,眼下他们所见到的大殿,还是光绪年间在原址基础上重新修葺。
      但就算如此。
      大部分古迹仍旧保存完好。
      跟在行崖老道身后,一行人绕过前殿,很快喧闹声便为之一清,上山烧香求神的香客信士,只被允许在前后两进大殿。
      至于后山。
      乃是观中修士所居。
      过了两重大殿,只见行崖道人半点没有停下的意思,引着众人穿过一面乌瓦白墙的月牙门后。
      一股幽隐清净之气顿时扑面而来。
      苍松翠柏、飞瀑灵泉。
      一座石桥横在两座山头之间,身下云雾翻涌,隐隐还能见到灵光闪烁,在石桥另一侧,山崖间矗立着一座阁楼。
      “这……”
      “娘咧,难怪叫神仙都会,洞天福地。”
      “好重的灵气,这地方修行,怕不是一日能抵十天之功。”
      一行人还是头一次来到如此洞府。
      比起终南山那些洞窟,不知胜过多少倍。
      天地间浮游的灵气之盛,就是才接触修行的昆仑和杨方都能感受得到。
      一时间,人人脸上都是难掩震惊,满是惊奇的看向四周。
      只觉得这地方,和话本小说,说书先生口中的神仙府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和他们纯粹的惊叹不同。
      陈玉楼看的更多。
      云桥之间,除却惊人的灵气之外,最为惊人的是,他能察觉到一股若隐若现,却异常熟悉的气息。
      正是当日在拔仙台上,那一闪而过的玄德洞天。
      所以……
      宁封子选择在此修道,绝非偶然。
      或许就是因为找到了进入洞天的门。
      这么看来,行崖道人能够突破假丹,距离炼化金丹只有一步之隔,也并非意外。
      洞天幽隐于洞府外。
      就算不曾入内。
      只是沾染一丝其中灵气修行,都是难以想象的大机缘。
      “好长的对联。”
      “这得有好几百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