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 阅读设置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377节
      袁洪知道自己根骨不行。
      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在前。
      它哪里敢不拼命修行?
      “道兄,去经幢内看看?”
      目送袁洪离去。
      陈玉楼则是看向鹧鸪哨,“能镇压蛟龙千年,古经幢绝不简单!”
      第170章 蛟龙夜目、密宗金刚橛
      古经幢上下七层。
      幢内自成天地。
      这也是为何古幢经帏,在密宗中又有掌中佛国的别名。
      只不过,比起幢外上下三百尊佛陀菩萨,低眉怒目,气势恢弘,幢内就要简陋许多,甚至可以说是破落。
      除了一条蜿蜒向上的梯子,墙上挂着几盏早已经熄灭的油灯。
      几乎再见不到其他物件。
      灰尘积落厚厚一层。
      缝隙里满是蛛网。
      踩着梯子向上,吱呀吱呀的响动,让人总觉得它下一刻就会坍塌。
      鹧鸪哨提着一盏风灯,对这些浑不在意,但不知道为何,一踏入此地,他就有种说不出的心悸,仿佛头顶黑暗中有什么正在窥视二人。
      只是抬头望去。
      经幢宝顶上,漆黑一片,又什么都看不到。
      见此情形,鹧鸪哨双眼不由一沉,身形紧绷,提着风灯的手背上青筋浮现。
      分明是做好了防备凶险突至的准备。
      只要一有异动。
      确保自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掏枪射杀。
      不过。
      走在前方的陈玉楼,却像是毫无察觉。
      随意打量着身侧四周。
      经幢用的砂岩,层层堆叠而成,隐隐还能看出流沙风蚀的痕迹,整体呈现出宝塔结构,上下七层,不过每一层间并非等距。
      仔细看了下。
      从下到上,间距不断缩小,身周也随之由宽变窄。
      等过了五层后。
      几乎就能让人感觉到逼仄。
      六层一人勉强通过。
      但……
      攀过第六层,两人却是极有默契的停了下来。
      并非前方无路。
      恰恰相反。
      宝顶四周垂下,形成一处倒拱。
      而且,与底下简陋截然不同,此处宝顶绘着大幅壁画,在风灯光线下,千百年过去也丝毫不减往日色泽。
      典型的南诏大理时代风格。
      色彩斑斓,金碧辉煌。
      所包含的元素,也极具大理特色,苍山洱海、石螺三塔、蛇骨塔、孔雀胆。
      更为惊奇的是。
      壁画之间,隐隐散发着无数道虹光。
      除此外,另一侧石壁上还刻有一篇古文。
      简单扫了一眼。
      乃是记载当年镇压蛟龙之事。
      “陈兄,那是什么?”
      鹧鸪哨只随意扫了一眼,目光便被宝顶一侧的陇龛吸引。
      那一处石塔内壁上嵌着一道石坎。
      有着明显刀削斧凿的痕迹。
      应该是建塔时被人挖出。
      看上去应该是搁置神像或者石碑所用。
      偏偏石坎内又是空荡荡一片,所以,鹧鸪哨才会如此奇怪。
      “坐化之地!”
      背对着他。
      此刻,陈玉楼神情说不出的复杂,面对他的询问,只是低声喃喃了一句。
      更像是在感慨着什么。
      “什么?”
      鹧鸪哨没听清楚,下意识追问道。
      但话才开口,脑海里忽然闪过一道灵光。
      南诏佛教、虹光、空荡的石坎。
      “密宗虹化?!”
      南诏大理时代,佛门兴盛,迄今洱海边还矗立着崇圣寺三塔。
      不过,滇南佛门,并非汉地白马寺传下的那一支,而是更接近于藏传、密宗。
      从身下这座经幢上所刻经文以及菩萨法相便能看出一二。
      “不错。”
      陈玉楼吐了口气。
      目光落在石坎之中。
      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出一点盘膝打坐的痕迹。
      而在石坎正中,还留着一枚手指大小的石珠。
      色泽古朴。
      “舍利子!”
      “是那位高僧留下?”
      见他面露异样,鹧鸪哨也反应过来。
      那枚石珠实在太过普通,又几乎与周围砂石融为一体,不凝神看的话,实在难以发现。
      他知道密宗虹化,自然也清楚舍利一说。
      而且。
      在看到它的一瞬间。
      心中不解与疑惑,也随之烟消云散。
      难怪刚才登楼向上时,总有一种被人窥探之感。
      比起他。
      陈玉楼则看得更为深远。
      古幢经帏能够得以镇压蛟龙千年。
      皆是因为舍利中蕴藏的佛性不灭。
      所以,经幢才能历经风风雨雨而不毁。
      无人催动,也能自行放出佛光。
      再想到之前蛟龙逃离石门的那一刻,经幢上无数经文交织,将其强行缚住的一幕。
      视线中仿佛看到。
      千年之前。
      听闻龙潭中有蛟龙行恶,食人无数,僧人毅然到此,于深潭中将其擒获。
      只是龙属难以斩杀。
      无奈下,只能铸经幢宝塔将其镇压。
      又担心多年后,蛟龙会破塔出井再次为祸,于是他选择圆寂坐化,留下舍利于此,以自身永镇蛟龙。
      呼——
      长长吐了口气。
      陈玉楼眼神渐渐清晰。
      早就听闻密宗虹化,与禅宗金身、道门飞升,几乎是一个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