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在北宋当名医

  • 阅读设置
    在北宋当名医 第394节
      不差时,惊吓得摔倒在地,手里的油纸伞咕噜一吹,被吹到旁边。
      这次来不及抓住人的许黟沉默了。
      “……”
      他连忙上前扶起对方,关照问:“可摔到哪处?”
      庞敏才没听清他的话,目光直直落在许黟身旁的小黄上面。
      小黄敏锐地察觉到眼前这男人害怕它,呜呜地往后退,缩在许黟脚边。
      许黟也察觉到对方的害怕,语速飞快说道:“这是在下养的狗,名叫小黄,从不咬人,请郎君莫怕。”
      “我没怕。”庞敏才咽咽口水,总算回过神地看向许黟。
      两人都被雨淋成落汤鸡,又不小心相撞到一起,只好先寻个遮雨的地方。
      不多时。
      他们坐到对面齐娘子的摊里,这位齐娘子看着四十多岁,与庞大夫一家常有来往。看着他们这般狼狈模样,捂着嘴笑着给他们拿来擦脸的汗巾。
      “快擦了脸,吃碗热乎乎的咸圆子。”齐娘子说着,回到灶前,给他们下汤圆。
      庞敏才不忘喊道:“齐娘子,我不要葱,多给我加香油。”
      “好嘞。”齐娘子应了声,顺便问许黟,“这位许郎君可要葱?”
      许黟礼貌起身:“要葱,不用多加香油。”
      庞敏才听到这话,不由地扬起眉梢,盯着许黟反驳道:“多加香油才好吃。”
      许黟不紧不慢回他:“吃法不同,这圆子本有诸多吃法。”
      “嘁。”庞敏才哼了一声,倒也没故意辩驳。
      等待齐娘子端上咸圆子时,许黟打量地看向对面这青年,瞧那模样,比他还要小个两三岁。
      与阿旭阿锦差不多岁数的样子。
      许黟看着他,诚然道:“在下姓许名黟,并非有意撞到足下,不知足下名讳可愿告知?改日我上门赔罪。”
      “你不识得我?”庞敏才闻言诧异地看向他。
      在浠水南,左邻右舍谁不晓得他们庞氏医馆?
      第231章
      庞敏才寻思片刻, 漫不经心地摆正宽袖,脸带笑意说道:“在下姓庞,家住浠水南, 许兄叫我一声敏才便是。”
      许黟听到他姓庞,微惊:“你是庞大夫?”
      眼前这人太年轻了,和船夫口中所说的庞大夫有所出入。
      孰料庞敏才听到他这么问,毫不掩饰地大笑起来, 连连摆手道:“非也非也, 庞大夫是我爹,我呢, 人称庞小大夫。”
      许黟:“……”
      庞敏才促狭一笑, 双目有神地盯着许黟问道:“许兄不是蕲水人吧?若不然, 怎么会不知我庞家。”
      “确实不是蕲水人,我从蜀中而来,游历到此, 听闻庞氏医馆医术闻名, 便想来拜访一二。”许黟淡定说完,接而笑道,“没想到如此巧合,竟与庞小大夫撞上。”
      庞敏才听了,深感惊讶,没想到会是这样巧合, 他挎着袖子喊道:“你是来见家父的?难道你是大夫?”
      许黟点头。
      他道:“在下一游方郎中,确实想一见令尊。”
      庞敏才道:“家父如今年事已高, 除了在医馆里坐诊, 已许久未接待外来友客,甚少与其他大夫论道了。”
      他们庞家的医术虽是家传, 但其实说起来,医术并非如何高明,只是在蕲水有救死扶伤、济贫拔苦之名。
      “你想要与家父论道,恐怕要失望了。”
      庞敏才说罢,另一头的齐娘子端来木盘,将上面的两碗咸圆子摆到他们面前。
      齐娘子笑盈盈说道:“这论不论道的暂且搁着,先将这碗咸圆子吃了,好暖身子。”
      “我就好齐娘子做的咸圆子,其他摊子可没你好手艺。”庞敏才夸赞罢,朝着许黟使了个眼神。
      许黟淡笑道:“多谢齐娘子。”
      他这会也有些饿了,这咸丸子汤面飘着翠绿葱花,葱香与香油的味道融合为一。咬开外面是糯叽叽的江米做的外皮,里面是咸芝麻馅的,芝麻香味扑鼻,香而不腻。
      碗里有八个数,同荔枝大小,不怕吃不完。
      许黟吃罢,被雨淋到的四肢都暖洋洋着。
      他摸了摸趴在脚边的小黄,从佩囊里取出来装肉干的布袋,给小黄喂肉吃。
      庞敏才眼角余光瞧见,小声问:“这狗怎么养得这般大?”
      他从小怕狗,在蕲水还没见过这般大的黄狗。
      许黟自信说道:“它是田犬,日常食肉,长大后自然就壮实了。”
      田犬便是猎犬,打猎时的好帮手,庞敏才听后震惊,止不住地打量许黟,看着他那儒雅装扮,实在想不出来他会打猎。
      但转念一想,他们同为大夫,偶尔也会上山采药。
      养条田犬好像也合理。
      庞敏才啧啧说道:“它比我瞧的其他田犬都大多了。”用肉喂大的狗,多难见啊。
      “它可有名字?”
      “它叫小黄。”许黟心里加上一句,适才说过的。
      庞敏才恰有其事地点头道:“全身黄毛,这名字甚好。”
      许黟缓缓一笑,当初他就是按这来取名的。
      这时,站在旁侧的齐娘子忽然出声:“咦,雨停了。”
      两人回首望向摊子外,便见方才还淅淅沥沥落着的春雨,这会儿悄无声息地停歇了。
      “既然雨停了,那我们也该告辞了。”庞敏才起身,弹了弹衣袍,朝着许黟行了一礼,“今日咱们衣裳都湿了,实乃有失礼数,若是许兄不嫌弃,可到我家中换身衣裳。”
      许黟谢过他的好意,说道:“衣裳快要干了,我回去换一身便是了,只是带了小黄出来,不好上门,下回定是登门拜访。”
      “好,那就依你之意。”庞敏才不甚在意。
      他与许黟道别,就施施然地回来医馆。
      刚进门,就瞥见庞阳煦两眼巴巴地盼着他回来,看到他两手空空,那期待的脸色猛地一垮,生气道:“咸圆子呢?”
      庞敏才脚步顿住,糟糕,他给忘记买了。
      “哼,你去了那么久,到底哪去了?”庞阳煦咬牙切齿地看他,一面又委屈极了,“方才祖父寻你,我还给你打掩护,你可好,失了约不说,还这么晚回来。”
      庞敏才急忙道:“哎呀是小叔的错。我刚才出门就撞到了人,与他多说几句,就把这事给忘了。”
      “哼。”庞阳煦明显不信。
      庞敏才见状,只好叹气道:“罢了罢了,我这就给你买去。”
      话音一落,他转身就要出门去,还没迈出医馆大门,身后就有人叫住了他。
      他回首,便看到他爹不悦的眼神。
      庞敏才缩了缩肩膀,将那跨出去的脚收回来,使劲地往庞阳煦那边挤眼睛。
      哪料庞阳煦理都不理会他,扭头就跑了。
      庞敏才:“……”
      他呵呵干笑:“爹,我就是去漫步消食了。”
      庞老爹冷笑地看他:“我怎么记得,你早食只吃了一碗粥。”
      训斥完,他便叫庞敏才给他背诵《脉诀》一书里面其一一卷。
      庞敏才:“……”心里暗自苦笑,这碗咸圆子代价真大。
      失了兵,还蚀了米。
      ……
      雨后,上山采蘑菇的平民百姓不少。
      阿旭从街坊邻居里得到消息,说附近几户人家要组队上山,见着他们是新搬来的,便打发了个瞧着亲和好说话的来,打趣问要不要一同去。
      “这野菌子二三月时正当季,煮出来的菌子汤味道极好,错过可惜咯。”
      颜曲月和阿旭等人听得心动,便来问许黟能不能去。
      “方来到这里,该和邻居街坊们打好关系,她们主动来问,咱们也不能驳了面子。”颜曲月为了上山采蘑菇,连这种客套话都学得惟妙惟俏。
      “有街坊和二庆在,他们都识得这菌子能不能食,何况闷在家中无趣,不如去登山踏青。”
      许黟憋着笑,说道:“依你的,我命阿旭备车,咱们都同去。”
      “那虎霸王和小黄呢?”颜曲月欢喜地问。
      许黟道:“让它们在家里歇着吧。”
      小黄年龄大了,腿脚不如以前那般利索,像爬山打猎这等事,许黟都不叫它跟着。虎霸王虽年龄不比小黄,可算下来也不小了,越发懒怠,素日里不常串门去玩儿。
      颜曲月也觉得是这理。
      她回屋换身便捷的窄袖褙子裙,外面的石青色开衫系上结,再穿一双及脚踝的皮面鞋,挎上佩囊便可出门。
      反观许黟这边,则是与阿旭二庆他们一样,穿上方便干活的短褐。
      半晌。
      许黟一行人驾着驴车出现在街坊邻居的队伍里。
      虽穿着普通的棉制短褐,可这些街坊们看他神采英拔,知书通礼,很快就成为了他们这一行人的领头人物。
      同行中有一个年轻的青年,他跑来询问许黟:“许兄,这采菌子甚要小心,不知道许兄可知道何谓毒菌?”
      像这样相貌堂堂之人,若是跟着他们采菌子吃出问题,怕是要引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