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兽世养山君[种田]

  • 阅读设置
    第44章
      晴尾巴勾着他,领着人趴在自己背上。
      “抱好。”
      许霜辞懒懒抬手,眼睛已经睁不开。
      他含糊道:“不会摔的。”
      晴:“养成习惯。”
      感觉到脖子上的拉扯感,晴站起来,慢慢往山洞走去。
      许霜辞迷糊睡着又叮嘱:“下次捕猎,记得给猫部落带个消息。”
      晴:“好。”
      交代完这一句,许霜辞安心在宽厚的肉垫上睡熟了。
      从山洞到河边已经被他俩走出来一条路,晴踩着新长出来的杂草,平稳将人背进山洞。
      知道他爱干净,又变做人形拧了帕子给他擦了擦。
      至于自己毛毛上的灰尘……
      晴反反复复用兽皮擦了几遍,烘干后才进被窝。
      期间许霜辞不是没睁过眼,可当看到熟悉的白毛大美人时,他只当做美梦。
      脑袋一歪,睡得更熟。
      休息一天后,晴出去捕猎。
      许霜辞将陶坯放进陶窑里,等着猫部落的兽人们来盖个章。
      虽然他对单独跑个一两天过来,就为了给陶锅上加几道花纹很不理解,但他也尊重猫祭司的爱好。
      毕竟是自家用的东西,当然是自己喜欢最重要。
      晴打猎回来,等了两天后,猫祭司过来了。
      当许霜辞看到陶锅上一圈一圈的梅花印大小交错,结成圆环时,他沉默。
      还挺有艺术感。
      但多半是按爪按上瘾了,除了陶锅,猫祭司连带两个猫崽子连两个陶缸都没落下。
      来回四天,办个事儿只需要半个小时。
      等陶罐阴干,许霜辞立马开烧。但跟猫部落交换的时候,开春的第二个月也已经快到尾巴了。
      “霜!晴!”
      当阿毛跟阿乌两个小猫崽出声时,许霜辞已经打开了门。
      这得益于他迅速提高的听力。
      或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适应之后,身体方面也得到了某些改善?
      许霜辞不确定,但他只能这样想。
      不然怎么解释。
      带队过来的依旧是祭司。
      这次祭司身后还跟了一大群的猫猫。
      其中最大体型的居然是猞猁!
      他们背上架着藤条,是拉着木制的板子来的。
      许霜辞帮他们装车,确保稳固之后,又用干草垫严实了防止路上磕碰。
      再三叮嘱这东西会碎之后,许霜辞就捧着祭司给的种子窝进了山洞中。
      晴目送猫部落的兽人走远。
      在许霜辞没注意到的地方,猫兽人们瑟瑟发抖。
      “那老虎好凶!”
      “就是,我明明想帮霜的,但都不敢变成人形。”
      “对对对!你没看见,我就尾巴不小心擦过了霜的腿,那老虎就像要把我吃了。”
      “下次不来了。”
      “我也不来了。”
      祭司:“那陶碗、陶盆、陶罐子不要了。”
      “要!”
      兽人们一致看向那巨大的水缸。
      水缸半人高,可以装好多东西。明明祭司说是泥做的,可是摸起来的手感完全不像泥。
      硬硬的,就像石头。
      “祭司,下次来,我们可以问霜是怎么做的吗?”
      “你觉得呢?”
      “我觉得可以问……嗷!”说话的猫兽人吃疼捂着耳朵。
      祭司:“不该问的别问。”
      *
      开春两个月,到现在许霜辞才感受到春暖花开的感觉。
      就这一下,身上穿了一个冬季的兽皮就该换了。
      毛软和的,像金瞳兽的兽皮现在只能当毯子,毛硬的穿着又不舒服。
      许霜辞每天就是里面穿自己的睡衣,外头套之前做的那一套春季做的兽皮衣。
      睡衣三两天一洗,现在看着都旧了不少。
      洞外,许霜辞将已经习惯了吃白食的红羽兽放出来。
      它立马带着已经长个头的小鸡崽咕咕叫着,在山洞前一片林子里四处翻找虫子。
      这会儿的鸡可以喂养菜叶了。
      许霜辞将绿耳菜扔了些在山洞前,只唤一唤,它们就能回来。
      担心山洞跟前那块药田被祸祸,许霜辞砍了些细木棍绕着药田插了一圈,做了个围栏。
      山洞前是一群鸡,一块田,外面晾着兽皮。
      洞里有一只酣睡的大猫,还有洞中弥漫出来的饭菜香……
      有点家的感觉了。
      但低头看看身上的兽皮,许霜辞扯了扯领口,缓缓吸了口气。
      兽皮好是好,放在冬天是能救命的东西。但春天穿太闷,跟透不过气似的。
      而且谁好人家一天到晚只有兽皮穿。
      连个正经衣服都还是身上被裁了袖子的睡衣。
      许霜辞打算做衣服。
      不过衣服还没开始做,晴就告诉他,他们要搬家了。
      许霜辞只能暂且压下,又问到最紧要的盐那边有没有,晴摇头。
      于是,许霜辞开始囤盐。
      之前山上的盐田晒出来的盐已经够吃,所以许霜辞还没用过陶罐来煮盐。
      这次走了要秋季才能回来,所以需要囤的盐不少。
      他将那些巴掌大的陶罐都拿出来,带到山上去。几十个小罐子里装满盐泉水,直接用火烤
      陶罐小,水蒸发得快。
      一批次的盐煮出来就够好几天的用量。期间取了盐后反复加水,连带着盐田一起使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