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 阅读设置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211节
      法正?
      这个名字,黄承彦并不陌生,法正的曾祖父法雄在南郡做过太守,法家与荆州许多大家族也都有所联系。
      其祖父法真,字高卿,东汉名士,号“玄德先生”对诸子百家经典以及谶纬之学都颇有造诣,以清高著称。
      黄承彦年幼时,还在他那儿求过学,算是有半个师徒之情。
      而法正的父亲法衍,则是黄承彦少时,在官学时的同窗。
      只是……可惜,法衍举孝廉后,任廷尉左监时,病逝在路上。
      相传……那是一种能猝死的病。
      也正因为此,法正十岁以前都是其祖父养大的,其祖父很是担心,法正也会遗传他爹的病。
      ——『难道……』
      黄承彦心里已经有了微微的眉目。
      而张飞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想。
      “就是这个法正,让俺大哥喜欢的不得了,这法正也的确在俺们入蜀时立下了不少功劳,有些本事,可偏偏……他得了一种病!一种说不来的怪病!”
      听到这儿,黄承彦已经能够确定……
      他反问:“可是……经常胸闷、胸痛,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喘息困难,还时长晕厥!”
      张飞一听,眼珠子一转。
      “一点儿不差,你咋知道?”
      黄承彦长长的叹了口气,“我与他爹是同窗,他爹就是这么猝死的!”
      “啊……猝死啊?”张飞一愣,正想向黄承彦求问,有什么办法没有。
      再不济……介绍个名医啥的。
      黄承彦像是早就预料到了张飞的话,他叹出口气。
      抢先道:
      ——“他爹法衍当初就是遍寻明医,却最终……便是什么病都说不清楚,更无从谈及医治了!”
      似乎是回忆起了某件不堪回首的往事,黄承彦的脸色一下子就黯淡了下来。
      而这突如其来的冷峻气氛,让张飞心头“咯噔”一响。
      他下意识的感觉就是……
      完了,完犊子了呀!
      这还找茄子的名医啊!
      法孝直啊法孝直……他……他这……这不铁定就是,秋后晒太阳——早晚要凉的事儿!
      诚然,张飞是这么想的。
      可张飞绝不会知道。
      法正的死,对于蜀汉……意味着什么?
      说是“狂澜既倒,大厦将倾”有些过了,可史书中有一句评价,叫做“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这话,是有点过了。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法正对于蜀汉的重要性!
      不夸张的说,如果法正在,许多历史上有关蜀汉的故事,都会改写!
      ……
      ……
      第149章 侄儿这,穷的就剩下钱了
      ——执掌蜀中政务的卧龙诸葛亮。
      ——殒命于落凤坡的凤雏庞统。
      以及……即将在两年后猝死的——“蜀之奉孝”法正。
      这是刘备手下的三大谋士,三大军师。
      他们境遇不同,结局不同,理念也不同。
      “汉贼不两立。”
      “每与操反则事竟成!”
      这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来的战略规划,也是刘备行为的“准则”,是他对自己清楚的“定位”。
      可事实上,在隆中对之后,刘备依旧在输。
      ——败当阳,奔夏口,弃新野,走樊城,“备”尝艰辛!
      为什么战略规划有了,准则有了,定位有了,却依旧难觅一胜呢?
      直到遇到了庞统,庞统告诉刘备,“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庞统不是反对刘备仁义,而是他觉得刘备太过强调仁义,太过强调“每与操反”,所谓过之而不及!
      于是庞统劝刘备,“兼弱攻昧,五伯之事”,意思就是说,有时候要和曹操一样,该狠的时候就要狠啊。
      如果说诸葛亮是为刘备建立了一个“伟、光、正”的战略、准则、定位。
      那庞统,就是斩断了刘备一切的小仁义,提醒刘备“可以保持理想”,但更要“立足现实”。
      于是,一个个见不得光的诡计,从他口中说出。
      庞统为了让刘备黑化,教会刘备什么是人主?
      教会刘备,在这乱世,想要立足,那就必须采取狠辣、阴损的手段。
      可惜的是,一场意外,庞统人没了。
      幸运的是,上天为刘备关了一扇窗,却又打开了一扇门。
      法正出现了。
      法正的“大军团”作战能力与他的“奇谋诡计”,让刘备的军团战斗力呈现质的飞跃,而这还不是刘备最喜欢法正的地方。
      刘备和法正是同一类人。
      法正是最懂得刘备心中所想。
      也正是为此,所有汉臣只会关心刘备飞的高不高,唯独法正关心的是刘备飞的累不累。
      汉中战场,刘备杀红了眼。
      他等了一辈子,等的就是这一场与曹操的决战。
      他冲在箭矢之中,谁也不敢劝刘备,因为……刘备是主公!
      唯独法正,他拦在了刘备的面前,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他只是说“我主上都不怕,我怕什么?大不了,我去地下见庞统就是了。”
      那时的刘备想到了……
      落凤坡被箭射死的庞统,差点没哭出来!
      再也不红眼了,也就退下去了。
      这便是,法正与诸葛亮最大的不同。
      他更懂刘备,这就类似于……诸葛亮是刘备敬仰的师傅,而法正却是刘备惺惺相惜的好基友。
      唯独可惜,法正……英年早逝。
      否则……不说蜀汉的故事势必改写。
      至少,在发动夷陵之战时,面对诸葛亮陈明大义的劝阻,法正一定会说。
      ——“陛下,臣与你一道去干那东吴碧眼儿,马上就出发!”
      之后的结果,必定是——陆逊卒,东吴败!
      对于蜀汉,对于刘备,诸葛亮是有德有忠,庞统是阴谋诡道,可法正是有情有术。
      这就是法正之于蜀汉,之于刘备的巨大意义。
      这就是为何,有人评判——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唯独可惜,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死在了两年后……
      死在了汉中之战大捷,死在了他亲手缔造出的刘备最风光的时刻。
      当然,张飞不知道这些。
      只是觉得,孔明交代的事儿,咋一件件都这么难呢?
      洪七公……到现在,还没搞清楚是谁,这也就罢了。
      偏偏,法正眼瞅着也、也、也……也没救了。
      这都是什么事儿嘛?
      当然……任务完不成就完不成了,这本没什么,可张飞是懂大哥刘备的,一想到万一这法正也跟他爹“法衍”一样猝死,那大哥得多伤心哪?
      等等……
      张飞突然想到什么,连忙追问。
      “黄老头,俺来这儿荆州的路上,听说长沙郡有个神医,叫什么张仲景的,几年前写出本《伤寒杂病论》救了不少人哪!俺若是带他回去,保不齐……能看出个眉目啊!”
      ——张仲景!
      这个名字一出,黄承彦微微怔了一下,不过,他很快摆手,“他的话,你可请不到!”
      “咋了?”张飞饶有兴致的问道:“难道……是他亲曹?俺可听到坊间的传言,说曹操与那袁绍官渡之战时,有个叫张羡的,担任长沙太守,尽起荆南四郡之兵,去进攻那刘表?这才让那刘表没有履行跟袁绍的约定,合击曹操!很多人说这张羡就是张仲景?真的假的呀!”
      不怪坊间有此传言。
      别说是在这个“三人成虎”、“谣言”满天飞的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