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 阅读设置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26节
      ——『难道……是关麟请他出山,配合着演了这么一出戏,表面上的目的是哄抬军械的价格,可背地里嘛……』
      关羽不由得又联想到,此前的顿悟。
      ——『治乱,数也;』
      ——『勇怯,势也;』
      ——『强弱,形也。』
      因为关麟的缘故,关羽对《孙子兵法》多出的这些感悟,驱使着他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这件事儿背后掩藏的东西,又或者说……他关羽眼睛里看到的,其实是某些人想让他看到的。
      整个事件,或许本身就是一个局。
      当然,这只是猜测……
      关羽随口问出一句:“云旗可曾去过西城郊……”
      这个……
      周仓眼珠子转动,起先没往这边去想。
      可现在……突然牵连到四公子,周仓突然想起了什么。
      “去过!”
      周仓的语气笃定,“此前……云旗公子每隔半个月就会去一次,而往往去过之后,就能带回许多炖好的牛肉,是府中的文吏亲口告诉末将的!”
      因为是与牛有关,总是会有“爱牛人士”状告关麟,周仓自然不会陌生。
      可……
      这么一想……
      ——『难道……』
      周仓眼珠子一凝,连忙开口:“关公,难道……难道云旗公子……”
      不等周仓把话讲完,关羽一摆手……示意他不要再继续说。
      连起来了……
      这下,整个事件,统统都连起来了!
      诚如关索,他是不会无缘无故的,往东城郊的鲍家庄跑;
      云旗这小子,自然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往西城郊去。
      再联想到,近来关麟发了笔小财,联想到那大肆木材、镔铁的购置,且运往西城郊的山庄,联想到那史火龙、游坦之是借关麟的台,才将这神奇的军械公之于众。
      关羽有理由相信,这事儿必定有这小子参与。
      ——『这小子,竟能将黄承彦拉拢到身边么?』
      关羽越是这么想,竟隐隐还有几分不服气。
      黄承彦,他关羽也见过,可两人脾气不对,话不投机……
      黄承彦从未给关羽好脸色看,关羽何其傲气,又如何会再去拜访他?
      当然,话不投机归话不投机,这位沔南名士,关羽还是钦佩的。
      他是孔明年轻时的半个师傅们,又能培养出才思如黄月英这般的奇女子,绝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这么去想……
      “黄老邪”也好,“黄承彦”也好,这些就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云旗这小子与黄承彦的这一波合作,他的目的是什么?
      他在算计着什么?
      可能是出于“受害者”的经验,也有可能是因为被儿子算计的多了,关羽一眼就能看出来,关麟在图谋不轨。
      当然……
      这份图谋未必对荆州不好,但是,关羽敢笃定,这份图谋一定会对这小子大有益处!
      呼……
      这下,关羽总算吐出一口浊气,这一刻的他,像是恍然大悟了一般。
      而同样恍然大悟的也包括马良。
      所有的一切都联系起来,马良的想法与关羽如出一辙……
      他方才还疑惑,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能悄无声息的收购到这么多的良木,这么多的镔铁。
      这种能量,绝非一个小门小户可以办到的。
      可如果是黄承彦,那……就果不其然了。
      作为沔南名士,他在整个荆州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又有孔明专程派来的人协助办事。
      别说一些木头、镔铁……
      只要他能想到的,他什么都能搞来!
      也唯独他,能兴建起这么一处“工房”!
      不过……马良眼珠子一定,连忙提醒道:“关公,若这件事儿真的是四公子与黄老……那……”
      关羽知道马良的想法,当即吩咐周仓。
      “周将军!”
      “末将在。”
      “此事到此为止,不要再查了。”
      “啊……”周仓一愣,好不容易有眉目了,又牵连到黄承彦,牵连到四公子,牵扯到了那批军械……
      不更应该查清楚么?
      “这是军令!”关羽的声音不容置疑。
      “喏……喏……”周仓只能领命。
      这事儿,关羽与马良想的更远,既然这事儿涉及到了黄承彦,那不管有没有关麟这小子的参与,都不能再查了。
      黄承彦的身份太特殊了,他是孔明的岳父,若关羽公然调查孔明的岳父,这若传到成都成何体统?
      刘备集团内部讲究的,可不止是打打杀杀,更是那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人情世故啊!
      关羽,岂会是让刘备难堪?
      再加上,虽然这件事儿调查出了些许端倪,但马良的意思,关羽明白。
      ——按兵不动。
      ——静观其变。
      一如上一次洪七公引发的那沸沸扬扬的“合肥赌约”的风波,最后的结局,静观其变的刘备集团,不正是最大的受益者么?
      且看看这件事儿会向怎样的走势发展,也看看这批军械最后会落入谁的手中。
      退一万步讲。
      如果关麟当真参与其中,那正好看看,他这小子又使得什么坏,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念及此处……
      关羽琢磨着。
      ——『突然这件事儿就变得有趣了起来!』
      就在这时……
      ——“报……关将军,门外糜芳太守求见。”
      一名侍卫轻声步入书房,拱手禀报道。
      关羽知道糜芳定是来禀报,与那商贾商谈的结果,正想招呼糜芳进来。
      马良的手却立时压在了他的肩膀上。
      关羽会意……直接吩咐,“领子方去正堂,关某更衣便去!”
      “喏!”侍卫再度拱手,快速退去。
      而等侍卫走远。
      关羽看出了马良的想法,目光幽幽的转向望向周仓这边。
      马良的声音也适时传出,“周将军,今日之事干系重大,牵连甚广,无论是我们提到的人,还是事儿,唯独你、我、关公三人知晓,切不可泄露出去半字!”
      严肃的口吻……
      再加上关羽那一丝不苟的目光,周仓心知此事干系重大。
      当即拱手,“我周仓绝不是那等乱嚼舌根的小人!”
      关羽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周仓的肩膀,此举……表达了他的赞许。
      马良则是一边感慨,一边再望向关羽:“如此……接下来,关公需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静观其变!”
      言外之意是……糜芳那边该怎么说,还按原来的去说。
      这批军械该怎么争取,就按原本的去争取。
      关羽一捋长髯,沉吟了一下,别说……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他其实更有底气了。
      哪怕最后,这批军械哄抬到了天价。
      哪怕是他关羽豪掷千金购得这批军械,当了这大冤种,可这笔钱,也没有落入外人的口袋。
      当然,因为是给云旗这小子做“大冤种”……
      多少还是让关羽的心情有那么一些的落寞!
      怎么……
      这事儿到最后,他关羽……竟给这小子做了“大冤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