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穿越考科举

  • 阅读设置
    穿越考科举 第612节
      从这个有些极端的例子就能看出来。
      省工省力,才是机械科学发展的方向。
      纪元想研究出来蒸汽机,就是从省功省力的方向走。
      宁安州的两户一头牛,只是帮他们省力气了。
      却依旧要受困在田地上。
      最好的方法,肯定是全面机械化种植。
      问题在于,科技比科举难多了,不可能一口气吃个胖子。
      所以,纪元即使知道最后的答案,解题步骤同样要写下去。
      在农业方面,推广耕牛,培育良种,就是在写解题步骤。
      跟农业方面的稳扎稳打不同。
      蒸汽机方面。
      纪元从一开始,就拿出了更为完善的蒸汽机图纸。
      算下来,也有四年的时间了。
      建孟府高夫子,殷博士,还有高夫子的师兄弟们,研究了四年的时间。
      依旧要退回去,从问题的第一步开始解题。
      等于说,纪元先给出了答案。
      可给答案又有什么用,解不开里面的问题,依旧是无用的。
      纪元从头梳理,就知道自己在蒸汽机上,还是心急了。
      当时高夫子还安慰他:“也不算心急,你要是不给这个图纸,我们都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努力。”
      给个标准答案,才更能朝这个方向靠拢。
      如果这东西弄出来,便是真的可以省功。
      纪元解释一通。
      听得蔡丰岚叆叇都要掉了,震惊道:“你的意思是,这个东西做出来之后,织布机可以自己织布?人不用动手?”
      “那不是神仙本事?”
      “还能驱使车辆,船只航行,不用马匹,也不用划桨?”
      蔡丰岚之前知道殷博士跟高夫子他们,没事就往炼铁的铺子跑。
      却不知道他们在研究这种古怪的东西。
      那会他一心科举,完全没注意过。
      可是这会想想,如果那会让他知道这些,肯定被勾得心痒痒,天天去看蒸汽机研究的进度。
      没办法,这种设想实在太诱人了。
      纪元再次道:“不是神仙本事,是从火中取力。”
      火烧水,水产生蒸汽,蒸汽便是力。
      所以是火中取力。
      蔡丰岚明白归明白,但还是觉得神奇。
      可再想想平时烧水时,喝茶时,那水汽厉害的,能把手上烫出泡,根本不亚于火的力量。
      解释之后。
      纪元把高夫子们研究出来的成果罗列出来。
      他们的目标以及标准答案,那就是蒸汽机。
      所以一切研究,都在研究如何造一个合理且完备的蒸汽机上。
      首先是材料。
      大部分材料已经解决了。
      建造蒸汽机的钢材需要格外精细,也需要顶尖的手艺,以及极好的密封性。
      单是这点,一共用了三年的时间。
      接下来,就是如何利用热能了。
      纪元从建孟府走的时候,蒸汽机可以勉强运作。
      可大大小小的问题还是有不少。
      小问题甚至可以暂且放到一边。
      大问题有两个。
      一,热量浪费。
      高夫子计算,蒸汽的热能利用,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等于说,一百斤木炭产生的热能,实际发挥作用的,不到一斤。
      这种浪费堪称可怕。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第二点也很离谱。
      那就是蒸汽的使用不够连贯,温度控制是大问题。
      过冷会停摆,过热直接炸炉。
      后者是会出人命的。
      纪元没记错的话,他那个时空的纽卡门蒸汽机到人们熟知的瓦特蒸汽机,似乎用了五十四年时间。
      他这边四年时间,确实只踏入一个小小的门槛。
      有时候就算知道答案,也抄不来啊。
      科学到底是不同的。
      蔡丰岚方才还在因为设想兴奋,这会也觉得离谱。
      但事情都需要解决。
      也都会解决。
      他们无比相信纪元。
      纪元闭上眼,细细思索蒸汽机的发展过程。
      从蒸汽动力时代的开始,再到蒸汽动力的运用。
      他们到底哪里做得不对。
      片刻后。
      纪元忽然坐起来。
      是实践。
      是关于蒸汽机的一切研究,都没有付出真正的实践。
      他一直强调,蒸汽机可以改变纺织行业。
      但是高夫子也好,殷博士也好。
      他们了解纺织行业吗?
      他们碰过纺织机吗?
      没有,便是自己,也只知道原理,不知道具体的运行步骤。
      所以,那要怎么办实践。
      “原来是这样。”
      而他那个时空的蒸汽机,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
      比如纽卡门蒸汽机,是为了解决矿井抽水问题。
      是先有问题,再去一步步地解决。
      所以,即使那台蒸汽机笨重,效率不高,甚至是很多现有东西拼凑出来,但他依旧是蒸汽机。
      后续,也跟着那台蒸汽机,研究出更完备的蒸汽设备。
      反观他们这边。
      只知道研究,却并不付诸实用。
      纪元狠狠拍了自己脑袋:“怎么这样糊涂。”
      若不是这次去建孟府,若不是腾出时间好好思考。
      估计到现在,大家还是在闷头研究。
      所以研究不落地,那又有什么用。
      科学是要跟实践结合起来的。
      提了纺织机又如何。
      虽说研究数科的高夫子他们如今不受科举仕途的待见。
      可他们依旧是士,依旧是贵族。
      纺织机,以及操作纺织机的女工们,一个是匠,另一个是匠人,甚至是女匠人。
      在士农工商里。
      他们是不会有太多接触的。
      自然也不会真的去研究其用途。
      换句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