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穿越考科举

  • 阅读设置
    穿越考科举 第452节
      这路上会不会死?
      会不会有意外?
      会吧。
      但他并不怕。
      只觉得留在这,或者距离京城更近点,才死得更快,哪有千日防贼的。
      白和尚沉默,微微叹口气。
      算了,他帮着收拾东西吧。
      说话间,聂世鸣也过来了。
      聂世鸣才是紧皱眉头,他想让叔叔帮忙,但他叔说几方的压力都让纪元的外派通过了,实在没办法。
      纪元到底得罪多少人啊!
      聂世鸣道:“放心,那个谢志福也不是什么聪明人,他还是头一次派官,在应天府肯定干不下去。”
      纪元笑:“这事跟他没有关系。”
      聂世鸣张张嘴,什么也不能说。
      讲好的他们一起去应天府啊!
      聂世鸣没发现,他已经把纪元当主心骨了。
      在正荣县时,他喝得晕晕乎乎,纪元一起整合当地畜牧业,就让他找到灵感。
      否则这次外派,不会顺顺利利去应天府。
      现在说这些也没用,聂世鸣带了不少好药,让纪元一定保重身体,甚至还要给他送马匹,被后来的董康制止了。
      知道纪元要到自己的家乡,董康就一直叹气。
      那地方很好,只是人烟稀少,有时候那些动植物还对人很不客气。
      他这种土生土长的人,都会说一声艰难,何况纪元。
      更别说,他们家位置还靠里面一点,算在滇州府的中间,距离京城四五千里地。
      纪元要去的宁安州,他甚至都没去,那地方更远,远到离谱的程度。
      董康看了看聂世鸣带来的药,直接道:“这些很有用,但是本地的药材会更好,最好给纪元方子,让他到地方自己配。”
      再者:“马匹就不用了,纪元你到建孟府府城的时候,跟着我家的车队一起去吧。”
      有滇州府的商队带着,路上会更安全,至少水土不服这种情况可以很快救治。
      董康说了一堆,全都是很有用的,纪元再次感谢。
      纪元没想到,上辈子没去他那个时空的滇州府,这辈子倒是有机会了。
      不过要说地方完全一致,那肯定不可能。
      虽说风土人情有些像,但很多小国跟部落,都是不同的。
      天齐国的历史也不一样,更不要收其他的了。
      所以即使他上辈子去过,那也还是董康的经验最值得信赖。
      说了许多,董康他们还是担心得很。
      纪元对他们道:“没事,我们先回家,回家之后给你们寄信,到时候真正去往宁安州,一定会跟你们讲的。”
      等到大家离开,纪元对白和尚道:“等我寄信过来,说我要正式出发去宁安州,你一定要把消息告诉其他庶吉士。”
      为什么?
      白和尚依旧不解,但还是点头。
      他对纪元无比信任。
      纪元笑。
      引蛇出洞,自然要放好诱饵。
      从京城去建孟府,这路上还繁华一些,那么谨慎的蛇肯定不会出洞。
      等他踏入滇州府,去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对方肯定会出来的。
      纪元希望自己没猜错。
      对方越视他为未来的强敌,越会动手。
      就像把他直接弄到六千里外的宁安州一样。
      纪元有种奇怪的自信。
      到时候,就能知道王长东背后的人是谁。
      或许他一时半刻动不了对方。
      但至少知道敌人是谁。
      不至于敌暗我明,什么时候被咬死了都不知道。
      而且另一方面,算是证实他的猜测。
      王长东背后依靠家族或者某个势力。
      他背后的人,才是帮他摆脱罪名,让他一路高升的。
      知道这些,纪元心里反而踏实了。
      慢慢来吧。
      他有耐心一步步走上来,就有耐心一步步让自己变得更厉害。
      状元或许还会任人拿捏。
      更高的位置呢?
      他等着呢。
      纪元闭上眼。
      再大的事,都不能耽误睡觉!
      一月二十二。
      新科进士们基本都离开了。
      纪元带着已经开了路引的邬人豪,以及租来的马匹准备回建孟府。
      回去的时候,同为建孟府的章进士等人主动找过来,让他们一起回。
      章家在建孟府有些势力,他虽然不爱彰显,但见他家的车队就明白,他家背后底蕴多深。
      纪元还调侃:“我如今是去滇州府,还要跟我结交吗?”
      章进士曾经也是建孟府的解元,两人同为解元,颇有些惺惺相惜。
      章进士笑:“以你的本事,必然不会止步于此吧?”
      “现在远离的,才是傻子,我这叫雪中送炭。”
      正说着,程家也来人了。
      或者说,程家一直在帮忙,只是程大人自己都深陷官司,问的人都不搭理而已。
      程大人摸摸鼻子,颇有些不好意思。
      程夫人,程家小姐,少爷,此刻都来给纪元送行。
      要说惺惺相惜,他们这两家更算了吧?
      同样也是雪中送炭。
      程亦珊道:“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圣人于年之少者,以有成期之,以无成警之也。”
      她又道:“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前面那句,是纪元乡试文章题目。
      第二句则是在念他写的文章首句,意思是圣人是想让少年人有所成就,所以贬低少年人,是期盼后来者的成就。
      如果单单这么听,像是帮背后之人辩解,说对方是期待你成功,所以打压你。
      其实不是,是程小姐用纪元自己的句子来宽慰他。
      因为后面讲,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给你斟满酒,喝完之后可以有所慰藉。
      人的心反复无常,跟起伏不定的波涛是一样的。
      纪元看了看程小姐,笑着接道:“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多谢。”
      后面未说的两句,大意是小心身边的人,提防朝中的同僚。
      此诗还有后面四句,两人都未说。
      总之是,不要害怕这些事,也不要担心未来。
      不如心情豁达,纵情在山水间,睡睡觉吃吃饭,反而心情会更好。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1
      纪元拱手,算是拜别众人。
      程家四口人朝他挥手。
      白和尚要自己回纪宅了。
      远远的李首辅马车停着,纪元早就告别过了。
      纪元骑着马,跟众人最后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