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穿越考科举

  • 阅读设置
    穿越考科举 第50节
      所有身家荣辱皆系于此。
      甲等堂的秀才们看着,眼神带了怜悯,他们何尝不是这样过来的。
      丙等堂的学生们则有些惊愕,好像看到自己将来的模样。
      文庙祭祀后,众人纷纷各自的明伦堂。
      这对丙等堂学生的冲击最大,忍不住道:“他们怎么哭成那样。”
      “成败就在于此,能不哭吗。”
      “十年寒窗,就在五日后了。”
      “这日子,咱们不是也在过吗。”
      这说得不少人心里有些发虚。
      他们真的寒窗苦读了吗?
      他们真的有那么用功吗?
      县学里甲乙丙三个明伦堂,甲等先不说,那是不同的阶级。
      只说乙等明伦堂的学生,其用功大家都看在眼里。
      能在他们县学考试中突出重围,上了乙等的,必然用功。
      即将到来的县试对他们来说,都犹如天堑,那对他们来说呢?
      他们既不用功,也不努力,等他们面对这一日的时候,又会如何?
      或者,他们根本没机会面对。
      便是想要去考试,也要努力的。
      开学半个月的荒废学业,让大家心里戚戚然。
      再看到用功读书的纪元时,更是心虚。
      照例来上四书课的夫子,见到丙等堂学生犹如鹌鹑一样,嘴角弯了弯,装作没看到,继续按部就班今日的课程。
      上完课之后,马上离开。
      他真的很忙,忙到都没空给大家布置课业。
      不过没关系,等到县试结束,让丙等堂学生们把这半个月课业补上来就好。
      什么?
      太多了?
      清闲半个月,后面不忙点,怎么可能。
      他们正荣县县学的夫子,是那么好糊弄的吗。
      中午吃饭,食堂里的学生们重新有点生机,只是看到纪元的时候,见他还一如平常。
      这个人怎么回事。
      看到文庙祭祀时丙等堂学生的模样,就不怕吗?
      原本想看纪元什么时候放弃的众人,心中突然有了答案。
      人家怕什么。
      人家一直在努力学习,对他来说,又有什么影响。
      眼看纪元拿着厚厚的空白纸张,再次去尊经阁,众人就知道,他还会继续抄书,直到自己拥有书本。
      而他们抱着买来的书本,还在玩闹。
      怎么办,突然愧疚了。
      纪元到底是不是人啊!
      才九岁,就这样可怕?!
      尊经阁里的纪元,他翻开近十万字的礼记,长舒口气。
      抄十万字,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阁内寂静如旧,只有纪元写字翻书的声音。
      一直不爱说话的老夫子端着茶从他后面走过,不经意瞥了眼纪元抄书的字迹,手差点一抖。
      好丑的字。
      老夫子懒得再看,继续回到位置上写写画画。
      太丑了。
      怎么会那么丑。
      第29章
      第29章
      进入二月, 天气渐渐暖和,县学的气氛也变得不同。
      大概跟昨日祭文庙有关,所有人口中谈论的, 也多是即将到来的县试。
      就连早上的四书课程也暂时取消, 全部改为自习。
      纪元还是早上来了, 才知道取消的事, 看来县学也是临时通知。
      也有人讲:“既然夫子们都不在,为何不放假?”
      “不知道,反正不让出县学,让我们自己学。”
      这些牢骚说完,大家的话题又回到二月初六的县试上。
      读书人,无不想考上秀才。
      但考秀才功名, 要经历三大场考试。
      县试,府试,提学院试。
      全部考完,才能被称为秀才。
      放在现代, 就是一试, 二试, 跟终试。
      如今乙等堂学生们忙的,就是第一关。
      若头一关都过不去,后面的不用想了。
      “刘嵘听说你祖父被请做这次县试的阅卷官?真的假的?”
      这话一说,丙等堂五十几个人都看过去。
      被喊刘嵘的人,今年十三,也是今年刚入学的学生, 他面容看似淡然, 实则有些倨傲,努力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傲慢:“是啊, 他老人家原本不想来的,但县令大人的命令,不得不从。”
      当地官府忙碌的时候,是可以请当地的秀才,举人过来帮忙的。
      用这里的话来说,便是主持清仪。
      这不仅是件极为体面的差事,办成之后,还会被请为宾客,拿些额外的俸禄。
      对刘举人来说,邀请他做县试的阅卷官,自然不在乎几个米粮钱,更重要的还是名声。
      就连家族也能沾光。
      “你祖父是刘举人,年轻的时候还做过官,正荣县里也没几个,请他是自然的。”
      “举人来做阅卷官,必然合适啊。”
      如果说新入学的二十名学生里,纪元凭借年纪跟竹石被喊作小神童而出名。
      刘嵘便是第二个有名气的,不仅因为他有个举人祖父,也因他家在本地有些根基,是有名的豪绅。
      刘嵘本人也是从小天赋异禀,都知道他是个聪明的,是整个刘家,最有希望考中功名的晚辈。
      纪元也多看几眼,知道平日闹事的富家子弟王兴志等人,也只是刘嵘的跟班。
      正好刘嵘看过来,纪元朝他笑笑。
      那刘嵘似乎没想到,也勉强笑了下,下意识想去看书,又想到周围人都不看,他还是回家再读。
      纪元怎么回事,难道他就不会被影响?
      纪元听大家说完八卦,跟李廷说了一声,又收拾东西离开。
      反正是自习,不如继续去抄书。
      礼记跟春秋加起来,二十八万字,非常需要争分夺秒。
      纪元上午出现在尊经阁,让老夫子有些意外,不过也没说什么,还是按照老规矩,先登记再抄书。
      一整日,纪元都泡在尊经阁里,抄书的进度总算加快了。
      老夫子欲言又止,又走近看了看。
      确实很丑。
      老夫子问道:“你还有多少本要抄?”
      纪元老老实实回答:“五经里,还有礼记跟春秋,若带上儒家十三经,那还有十本。”
      儒家十三经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
      老夫子欲言又止。
      字数如此之多,若真把这些书全抄了,写字的坏习惯只怕要深入骨髓。
      纪元见老夫子不再说话,继续抄。
      现在手上这版本的《礼记》共计四十九篇,他抄到第八篇的《文王世子》。
      这篇主要的内容为记录世子教育问题,以及教育制度等等。
      但文王世子的文刚写完,就听老夫子道:“错了。”
      错了?
      纪元反复确认,“文”字没写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