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细说红尘

  • 阅读设置
    细说红尘 第238节
      在馒头都起了焦香的时候,灰勉的视线从馒头上移开,看向了门口方向。
      而易书元也是不由笑了一下。
      “在这样的夜里,这样的荒野废屋,按志怪故事中的说法,也确实容易遇上点什么事。”
      “先生,好重的阴煞气啊……”
      “嗯。”
      没过多久,有脚步声、马蹄声和车轮声正在接近,驿站外显然来了不少人
      驿站外此时停着一辆马车和一辆大板牛车,马车较为平常,但牛拉的板车上面则捆着一口棺材。
      除了两带轮子的车,还有好几匹马,以及众多骑马的人。
      “这屋子里有人了啊!”
      一人一边说着一边从马上下来,另有人说道。
      “有赶路的落脚也很正常,走,过去看看。”
      说着两人便走向那透出火光的破门,伸手一推,果然里面有东西挡着。
      “砰砰砰……砰砰砰……”
      “里面的朋友,前后无处避风雨,这个老驿站过路之人都能用,可否行个方便?”
      靠着易书元睡觉的石生被敲门声惊醒了,看向了身边的师父。
      “师父?”
      “没事,师父去开门。”
      说着易书元就站了起来。
      “来了来了!”
      易书元过去将几块石头挪开,撑着门的木棍顿时就和泄了劲一样倒了。
      “呜呼……呜呼……”
      门外的狂风呼啸起来,一下子就在“吱呀”声中将门吹开了。
      易书元朝外头一看,嚯,人还真不少,下马的和下车的一共得有十几人。
      第211章 运尸术士
      这些人的装束分成三种风格。
      两个人衣着虽然看着色泽并不华美,但服装精致也披着带绒的斗篷,显然是马车上下来的,围绕他们身边的三个人显然是仆从。
      至于另外十一人显然又是一种风格,短打、皮夹、又扎绑腿又缠手,显得十分干练,有几分江湖气又有几分不同。
      三种人也有三种气数,或晦暗或明朗或驳杂,只是扫了一眼,一切都在易书元眼中显得分明。
      而此刻门外的人也才看清楚开门者的样子。
      “这么多人啊?”
      易书元露出诧异皱眉的样子,好像是看到人多,下意识往后退缩了一下。
      “师父!”
      石生在内部角落的篝火旁站了起来。
      一看到易书元的样子,再看到篝火旁的石生,不少人顿时放松下来。
      有个戴着幞头留着短须的中年男子快步上前。
      “这位书生,我们也不过是过路之人,找地方宿营一夜,这老驿站还有些地方,容我们一起休息休息如何?”
      术士?
      易书元看了看外面,带着小心谨慎又无奈的语气。
      “这也不是我家,你们要休息就休息吧……”
      “多谢了!”
      易书元点了点头,又看了外面一眼便直接回了内部的角落,坐到了石生的身边。
      石生一点都不怕,凑到易书元身边好奇道。
      “师父,好多人呀,他们是干什么的?”
      “没什么,路过的,再睡一会吧。”
      石生立刻摇了摇头。
      “睡够了,一会要行气呢!”
      说话的时候,石生好奇地眼神一直盯着新到的路人,这会已经有部分人进屋清理,另一部人则在外头做准备。
      清扫地面的人时不时回头看看角落的易书元,他要么回个微笑,要么没什么反应。
      驿站外,刚刚和易书元攀谈的人正在解着固定棺材绳索,不过解的只是棺材和牛车固定的绳索,而棺椁本身还有绳索捆着。
      等该解的绳索都解下来了,其中四人分别站在棺椁的四角,用双手托住棺椁底座。
      “一二三,起!”
      随着为首者一声令下,棺椁被四人缓缓抬起,随后朝着驿站内部走去。
      “小心点小心点,别磕着!”
      两个衣着精致的人小心地在边上看着,不时招呼几人小心一些。
      里面一群人好一阵忙活,见到棺材进来,纷纷让开或者前去前去接应。
      “哎哎,我说你们怎么把棺材也抬进来啊?”
      易书元终于说话了。
      一个披着斗篷的男子赶紧上前一步。
      “叨扰叨扰,见棺发财嘛,没事的没事的!”
      刚刚和易书元在门口聊过的那个术士此时正在指挥着四个抬棺的人,他们低声喊着号子,随后缓缓抬着棺材到了内里的角落。
      “好,就这,慢慢放下!”
      地上垫了枯草,好几块方木,都是本来就携带过来的,此刻棺椁缓缓下降,最终“嘭”的沉闷一声后被摆到了方木上。
      那名术士微微点头,这才看向那边的易书元,笑着解释道。
      “这位书生,万一要是下雨淋着棺椁不太好,便抬进来看顾,我们已经尽量挑选小路不惊扰别人了,今晚实在是凑巧撞上了,还望见谅!”
      “唉……”
      易书元摇了摇头坐下了下去,倒是石生一直好奇地盯着。
      片刻后,外面的车架和牛马也已经被固定到了原本老驿站的马厩位置,那三个仆从最后进来,关上了驿站的门。
      寒风的呼啸声一下子就弱了下来,寒冷也被部分隔绝在了室外。
      “书生,借个火如何?”
      “请便吧!”
      易书元这么说了一句,那个术士便走到了他们身边,虽然是蹲下去抽柴枝,但眼神却细心打量了一下角落的两人。
      随后一根燃着火的木柴被抽离,男子道了声谢就回了那边的人群中,借着这根柴枝点篝火,肯定能省不少事。
      随着又一堆篝火升起,那边的一群人明显也放松了不少,火焰带来的不只是温暖,也有安全感。
      “都注意着点,别睡太死,盯着那边的人。”
      马车上下来的一人正在烤着火,此刻闻言又看了看易书元和石生,这会易书元正掰开一个烤馒头递给孩童一半。
      “法师,这不过是一个书生一个书童啊!”
      “此言差矣,带这么小一个孩童出门,不哭也不闹的,还是多留心一下为好。”
      篝火上加了支架,很快支起了锅,也不是新炖东西,而是本身就有一锅冻住的肉汤,此刻不过是化冻即可。
      很快香味就飘满了老驿站内部。
      石生趴在易书元的腿上盯着对面的一群人,嘴里不停咽着口水。
      “师父……”
      易书元也看向那边,却正好见到那术士端着一个木碗起身走了过来,碗边搭着一只木勺,碗中正冒着腾腾热气。
      “这是白日里炖煮的一锅肉汤,热了一下又加了点新料,不嫌弃的话就吃点吧!”
      “不嫌弃不嫌弃!多谢了!”
      易书元起身双手接过肉汤,坐下来用勺子连汤带肉装了一勺,石生趴在腿边十分期待,但还是说了一句。
      “师父,您先吃!”
      易书元也不拒绝,先吃了一口咀嚼着品味,然后再盛了一勺吹了吹递给石生,后者这才吃了下去。
      “好吃!”
      易书元看向送汤之人再次露出感激的神色。
      “多谢了!”
      “不客气!”
      男子回到了自己那一方的人群中,看着易书元和石生毫无戒备的样子,显然并不像常走江湖的样子。
      这边的篝火旁也已经吃开了,干饼配着肉汤,在这样寒冷的冬夜别提有多香了。
      “赶紧吃,吃完赶紧休息。”
      “是!”“知道了!”
      “师父,棺椁中的尸体……”
      “不用担心,算好时间,到地方了自然正好合适,今晚喂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