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我为中华修古籍

  • 阅读设置
    第81章
      
      左佑佑震惊了:这么快吗?
      长发女生疑惑:已经一分钟了啊,才15个赞。
      这就是美女的威力吗?
      左佑佑五体投地:佩服佩服。
      第59章 得知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长发女生单纯地安慰她:30个赞也不多,不需要搞这么久。
      就在这一瞬间,她的脸庞和柏辛树的脸庞如此相似,就连疑惑都是一模一样的真实。
      好的,左佑佑悟了。
      不光帅哥的烦恼清新脱俗,美女的也不会也拥有凡人的烦恼吧。
      左佑佑终于集齐了赞,交警挥挥手放人。简行舟跟着左佑佑的脚步刚走了两步,就被交警喊住:
      喂喂喂,你还没集够,没让你走啊!
      简行舟对着美女露出求助的目光。
      还差多少个?长发女生自来熟地挽起左佑佑的手臂,凑过去看简行舟的手机,咦,你怎么只有8个赞?
      她疑惑地看着简行舟:你这张脸白长了?这么帅,人缘还这么差,你肯定做人不怎么样吧?
      左佑佑忍不住笑出声了。
      简行舟的眼中露出痛恨的神色,但碍于现实,又不得不忍着。
      女生说:等一会吧,你还需要22个赞。
      简行舟闷着一张脸:嗯,好。他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纸稿,叹了口气,不知道要拖
      22个赞够了。长发女生对交警说。
      简行舟刚刚把话说完:多久。
      时间一共也就过去了两分钟。
      真的好快。
      简行舟把纸稿一抱:行了,咱们走。
      左佑佑转过头看了一眼简行舟,他清俊的侧脸在路灯下,半明半暗的光影流动,暖光给他的脸庞镀上一层黄晕。
      此情此景,简行舟称得上一句如此美人的夸赞。
      左佑佑这么想着,由衷地感叹:简行舟,你是真的帅,也是真的狗。
      简行舟一时间分不清左佑佑在骂他还是在夸他,最后挤出一句:谢谢,你也是。
      左佑佑一时间分不清简行舟是嘲讽还是道谢:不用谢。
      柏辛树刚刚跑过来帮两人解围,隔着几步路的距离,刚好听见左佑佑对着简行舟说:
      简行舟,你是真的帅。
      这话锤在柏辛树的脸上,把柏辛树前进的脚步锤得一个踉跄。
      他心中燃起了被欺骗的火焰。
      刚刚,就在刚刚,左佑佑还在办公室里,夸赞自己长得比较帅。现在,又站在这里,夸赞简行舟长得帅?
      柏辛树气得停下了脚步,站在人群中,没有再走过去。
      他转身就走,很快就消失在黑夜中。
      另一边。
      左佑佑加了长发女生微信:谢谢,你叫什么名字?
      长发女生说:陈砚兮。
      这个名字像一道惊雷划过左佑佑的耳膜,左佑佑失声惊叫:陈砚兮?你就是陈砚兮?砚台的砚?
      陈砚兮意外:嗯?你竟然猜到了我是砚台的砚?大家都叫我陈妍希的。
      左佑佑心想,她可太知道了,毕竟前几天才被她爷爷带人拎着棍子团团围住,差点交代在杭州富阳呢。
      她咳了一声:真是个好名字你在文化行业工作?
      陈砚兮惊喜道:天呐,你可真会猜!我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
      左佑佑心想,她可太知道了,毕竟她爷爷可拿她的名字登上古籍前言来谈条件呢。不过,前提是,那几页从陈家祖宅找到的私人记账能够出版。
      左佑佑暗搓搓发微信给柏辛树。
      柏辛树秒回了一个字:
      哦。
      哦?
      哦是什么意思?
      是知道了,还是不知道?
      不管柏辛树知不知道,左佑佑都觉得自己已经尽了向领导汇报的义务。在她心中,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
      另一边,柏辛树抓着手机,等了很久。
      手机毫无动静。
      终于,柏辛树意识到一个事实:
      左佑佑不会再发微信过来了。
      柏辛树在办公室里转了个圈,先是生气,然后又觉得自己好笑。
      这究竟有什么好气啊?他究竟在生气什么啊?
      柏辛树觉得自己一定是最近工作忙得发昏,导致脾气不顺,这才想往下属身上撒气。
      迁怒可不好!柏辛树告诫自己,试图平心静气。
      柏辛树在办公室里心浮气躁,左佑佑毫无察觉。
      陈砚兮力邀左佑佑共进晚餐,左佑佑表示自己还有工作,遗憾地与她交换了过信息,约了改日午餐,就分开了。
      左佑佑和简行舟一起离开,她顺利抵达了排版公司,赶在方方下班之前,找到了她。
      左佑佑把整理好的一部分账本交给方方,然后指着一处说:
      这个地方,是记账人的笔误,我自己加了个编者注,请注意这一段的版式,放脚注,我标记在旁边了。
      在整理文献的时候,有时候会发现史料残缺、错漏、笔误、不全、模糊、破损等现象。在一些时候,编辑需要通过文献考据,将缺失的部分补齐。还有一些时候,为了保持史料的真实性,会把残缺、笔误等问题原样呈现出来,并在脚注处加上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