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走进不科学

  • 阅读设置
    走进不科学 第680节
      他的心态确实平和了许多,至少……
      手不再抖了。
      就如同他上辈子写小说时看到后台的数据一般,徐云知道有很多很多人在支持着自己,在告诉着自己一件事:
      他不孤独。
      这股力量能不能创造奇迹他没什么把握,但至少让他暂时拥有了反击的动力。
      当然了。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是……
      破局的点,又在哪儿呢?
      第375章 这就是科大!!
      考虑到徐云肩膀上承载的巨大压力,田良伟并没有在行驶过程中说太多话。
      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安慰的话讲一次两次差不多,再多就成念经了。
      在这种相对沉闷的氛围中。
      车子终于缓缓来到了……
      科大校内。
      由于习惯原因,田良伟在校内行驶的很慢,时速20公里都达不到。
      因此徐云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观察窗外的情况。
      此时的时间点已经临近了下午两点,正是临近上课的节点,学生们陆续开始三三两两的走向了教室。
      看着这些刷着手机的学生,徐云心中不由冒出了一股好奇:
      他们中有多少人是在看自己的新闻?
      看完那篇文章后的想法又是如何?
      质疑?
      愤怒?
      还是与自己同为校友的羞耻?
      某种程度上来说。
      今天的徐云,应该算是名传科大了——只是这名不太好,跟114514似的。
      十多分钟后。
      田良伟的车停到了科大东区的行政楼外。
      科大占地面积很广,能够充当会议室的楼层其实有很多。
      例如物质科研楼啦,理化大楼二楼啦等等,反倒是校长办公室的职能相对有限。
      而位于东区的行政楼,则无疑是众多大佬最喜欢用来开会的一处场所。
      此时的王清尘已经提前得到了田良伟的通知,等候在了行政楼入口处。
      见到田良伟抵达,王清尘快步走了上来,主动帮田良伟拉开了门:
      “田院士,徐博士,你们来了。”
      田良伟朝他道了声谢,又看了眼行政楼的楼体,目光从一层层的窗户上扫过:
      “小王,会议进行的怎么样了?”
      王清尘叹了口气,脸色有些沉重:
      “还是没有结束,不过我趁着张秘书出来换水的时候问了一声,会议的局势依旧很焦灼。”
      “还没结束?”
      田良伟顿时一愣,他从公司总部过来花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呢:
      “怎么会这么久?不对劲啊……”
      随后王清尘引着田良伟来到了行政楼前台,做好相关登记后,三人走入了楼内。
      “小徐。”
      来到楼梯口后。
      田良伟停下脚步,轻轻拍了拍徐云肩膀,说道:
      “我现在和小王上去参个会,你就现在大厅找个位置休息一下吧。”
      “别太紧张,一切等会后再说。”
      徐云重重一点头:
      “我明白,老师,您放心吧,我稳得住。”
      在此前看过诸多微信好友的留言后,徐云在暂时重振动力的同时,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到了眼下这个地步,他反倒是不用太着急了。
      ‘舆论大势已成’这几个字在代表危局的同时,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另一个情况:
      徐云受到的‘迫害手段’也差不多达到了临界点。
      那些网爆者能做的顶多就是继续施加言论上的压力,另外就是给家里送花圈,或者跑学校外部拉横幅。
      也就是形势依旧紧迫,但却也没必要再去争那一两个小时了。
      用更直白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可以暂时开摆。
      待田良伟离去后。
      徐云找了个比较偏僻的角落坐下,开始静静的思考了起来。
      毫无疑问。
      眼下这种局面想要翻盘,脱离科大显然是不可能的,科大方面才是战术的核心。
      但这并不代表徐云自己不能做一些事儿,二者并不冲突。
      而自己眼下可以用到的手段嘛……
      说句实在话。
      徐云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永乐大典》和玉玺的特殊任务。
      以上两者如果有一样能够现世,那么增益buff带来的正本清源效果必然对眼下的局势有所帮助。
      只是……
      《永乐大典》虽然已经确定存放在了永陵中,但整个陵墓的开启时间最最最保守都要大半年,稍微一拖延那就是一两年起步。
      那时候徐云的坟头草都三丈高了。
      至于玉玺……
      且不说按照光环提示,这玩意儿即便是在任务完成后也不会到自己手里。
      光是在这么个节骨眼上再开一个副本搞断章,徐云估摸着自己分分钟得被读者打死……
      所以无论是《永乐大典》还是玉玺,显然这会儿都不能用。
      那么除了这两样,他手上还有啥呢?
      尚无头绪的dna存储技术?
      人工智能模组?
      凝血明胶?
      微生物电池?
      蓦然。
      徐云的脑海中想到了一件东西:
      当初在完成小麦副本后的奖励之一,也就是存有高斯手稿的那份牛皮袋。
      要知道。
      当初高斯交给徐云的那些手稿中,可是有一卷《有关奇完全数不存在的证明》呢。
      它可是困扰了数学界整整近350年的难题!
      虽然它在数学界的地位比不过黎曼猜想或者霍奇猜想,但同样是个相当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能不能获得什么样的荣誉徐云说不准,这玩儿意在荣誉上大概是菲尔兹门坎,陈省身水准的级别——也就是如果近四年内同行没啥数学成果或许能拿到菲尔兹,但要是成果扎堆就得靠边的情况。
      所以荣誉方面徐云没把握,但如果解法被公布,那么它带来的热度一定不会太低。
      至少……
      官媒必然会下场,这点毫无疑问。
      甚至以徐云现在的年龄来看,这个成果一旦公布,甚至可能还会惊动互联网之外的某些媒体。
      而这股力量,或许会对他的处境有所帮助。
      当然了。
      这个“帮助”不是说能够直接为徐云证明清白。
      而是等徐云进行反击的时候,可以保持舆论端的一定公平性。
      至于可行性嘛……
      徐云想了想,似乎还挺大的?
      眼下他已经有了高斯的手稿,只要补充修改部分表述就是一册成品。
      同时以田良伟或者潘院士的人脉,想要做到紧急发刊也并不困难——尤其是在这么大的一个成果面前,一些期刊甚至可能专门进行增刊!
      实在不行甩预印本网站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