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走进不科学

  • 阅读设置
    走进不科学 第644节
      赵政国笑吟吟的看着他,又问道:
      “那有没有可能是介子呢?”
      徐云愣了几秒钟,飞快的摇起了头:
      “绝对不可能,介子是玻色子,玻色子的自旋是整数,这可是公论……甚至可以说是准公理了。”
      众所周知。
      自旋,属于粒子的内禀自由度。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
      如果两个全同费米子拥有完全相同的波函数,那么它们重叠后的波函数给出的分布概率密度是0。
      所以费米子只能拥有半奇数的自旋,也就是1/2,3/2,5/2,7/2等等——有些时候也称为半整数,具体乘个2就明白了。
      电子、质子、中子、重子都是费米子。
      而介子、光子、弱胶子、希格斯粒子都属于玻色子,它们的自旋是整数。
      这是微观领域没什么争议的公论,即便是民科也都不会质疑这种问题——因为对撞机的结论摆在那儿呢。
      玻色子是费米子间传递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好比动车和轨道。
      在生活中。
      有些人可能分别不出动车、高铁甚至绿皮车。
      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轨道说成是高铁。
      实验室里。
      看着信誓旦旦的徐云,赵政国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
      “但是小徐,你可知道,我们根据你那条轨道计算出来的粒子……”
      “它的自旋虽然是半奇数,交互现象的观测量级却是140mev,属于标准的……”
      “电中性介子范畴。”
      听到赵政国这番话,徐云顿时呼吸一滞。
      回过神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
      赵政国和鸡汤来了的薛司令一样在开玩笑。
      但他观察了赵政国好一会儿,却丝毫看不出任何玩笑的影子。
      几秒钟后。
      他终于忍不住了,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赵院士,您说的是真的?”
      赵政国的脸上没有露出丝毫被质疑的不满,毕竟当初在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他也是这副表情:
      “真的。”
      徐云默然。
      他当初计算出来的粒子理论上属于超子范畴,超子则是质量超过质子的三夸克组成的奇异数粒子。
      从比喻上来说……
      超子可以看成是个胖子。
      介子则可以看成是是个瘦子。
      你让一个瘦子和一个胖子一起去跑100米,相同距离之下,胖子消耗的能量——也就是交互现象的观测量级肯定要更多一些。
      也就是半奇数自旋(胖子)和140mev的观测量级(属于瘦子消耗的能量),二者不可能同时共存。
      除非……
      想到这里。
      徐云的瞳孔再次一缩,猛然看向了赵政国:
      “莫非……那颗微粒的运动不是‘奔跑’而是……”
      “跃迁?”
      ……
      第355章 赵政国的来意(下)
      实验室里。
      看着嘴中冒出“跃迁”二字的徐云。
      赵政国眼中顿时闪过了少许意外。
      徐云能够猜对答案并不稀奇,但他只用这么点儿时间便做出正确判断,这就有些出乎赵政国的意料了。
      不过徐云毕竟不是他的学生,出现误判倒也还算正常。
      随后他沉吟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
      “……”
      徐云拎着水壶的手微微一抖,一小股茶水从壶口流出,在桌上绽开一朵水渍。
      但他却仿若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一般,目光直愣愣的看着赵政国。
      曾经变身过迪迦的同学应该知道。
      在现有的所有微粒模型中,有一个粒子极为特殊。
      它就是光子。
      光子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光速,而其他粒子无论如何都加速不到这个量级。
      导致这个情况的核心原因不是加速设备的技术问题,而是光子的特殊性:
      它不存在静质量的定义。
      注意。
      是不存在静质量的定义,而不是为0。
      学过高中物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如果把一个粒子加速到一定速度v,牛顿力学定义了这个粒子的动量p。
      动量正比于速度v,它的比例系数便称为粒子的质量m。
      而在狭义相对论中。
      老爱把牛顿力学中动量p的定义进行了推广。
      尽管p和v指向同一方向,但它们不再成正比,它们通过相对论质量联系了起来。
      当粒子静止时,它的相对论质量有着最小的值。
      这个值就是静质量。
      在目前的微粒框架中,几乎所有粒子都可以测出静质量。
      比如以正负电子湮灭反应和高能γ射线光子的电子对效应,就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质量为大概是9.10956x10^-31kg等等。
      唯独光子例外,因为光子不会静止。
      目前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光子静质量为0’或者‘光子的质量是10-^55kg’之类的文章,它们实质上讨论的都是四波矢类光。
      涉及的是诺特定理中均匀空间中平移不变性的守恒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光子静质量。
      目前对光子真正的释义是这样的;
      光子不存在静质量的定义,但它拥有能量。
      没有静质量定义,这也是超距作用的支撑之一。
      当然了。
      还是那句话。
      现有的微粒模型依旧存在很大的补充空间,随时可能出现一些颠覆性的发现。
      比如说希格斯粒子。
      比如说引力波——之前写到引力波的时候居然还有人说引力波是概念,没人能证明它存在。
      说这种话的要么是把引力波看成了引力子,要么就是个15年之前来的穿越者……
      又比如15年拿诺奖的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振荡是中微子有质量的一个证明,而根据标准模型中的理论推导来看,中微子其实是没有质量的。
      人类的科技、理论,就是在一次次的推倒、修补中得以完善的。
      而很明显……
      这一次。
      人类又发现了一个无法触摸的‘幽灵’粒子。
      “……”
      实验室内。
      在从赵政国的口中得知了实验结果后。
      徐云足足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呼出了一口浊气。
      实话实说。
      在计算出那条粒子轨道的时候,他真正在意的并非是可以被捕捉的粒子,而是那条轨道方程。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