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走进不科学

  • 阅读设置
    走进不科学 第569节
      另一架相同模样、通过一条线路与此处相连的红色机器同样开始滋滋作响。
      并且慢慢的‘吐出’了另一张纸。
      五分钟后。
      两台设备同时静止。
      西索科小跑到红色机器的位置上取回新出现的纸,赶回现场后,又从原先黑色设备的中部抽出了被‘吞下’的那张纸。
      接着他将两张纸抖平,递到艾维琳面前,得意的道:
      “看看吧。”
      艾维琳接过两张纸,与众人对比了起来。
      这两张纸上并未刻字,而是画着两个相同的十字架。
      图形简陋,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却非同小可。
      眼见艾维琳等人的表情逐渐凝重,西索科顿时在心中暗自松了气。
      只见他胸口一挺,介绍道:
      “这是由我们牛津大学与亚历山大·贝恩先生合作研发出的一台设备,叫做传真机。”
      “它能够通过预设线路,远距离的将图像和文字传输到另外一个终端上。”
      “对于消息的传递以及商业办公有着极大的帮助,势必将会改变未来通信的格局!”
      西索科的语气斩钉截铁,显然对传真机的前景笃信不已。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倒也确实没说谎。
      众所周知。
      说起近代通信手段,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电报、电话,传真、以及互联网。
      电报这玩意儿的本质虽然是电磁波传播信息,但并不代表它出现的时间是在电磁波被发现之后:
      早在1837年。
      塞缪尔·摩尔斯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报机。
      1844年。
      他更是亲手发出了第一份50公里的电报。
      没错。
      此人就是摩尔斯电码的那个摩尔斯,不过翻译的时候经常被翻译成莫尔斯——而提及电码却是摩尔斯,导致很多人没法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按照正常的发展史。
      电报之后出现的是电话,由贝尔发明。
      其次才是传真。
      不过这里的顺序指的是技术被运用的顺序,而非雏形出现的时间。
      就像巴贝奇他们搞出了电脑的原型机一样,传真机的原型机同样在19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
      而且很凑巧的是。
      第一台传真机的原型机,也是在1851年的万国博览会上登场的。
      只是在功能性上连牛津的这台都远远不如。
      那台原型机只能在十五米内传输104个摩尔斯电码,所以最终被摩尔斯以侵权的理由告上了法庭,计划至此流产。
      因此从时间上来说。
      如今徐云等人在万国博览会上见到这么一架略微加强过的传真机,其实并不稀奇——毕竟在这个时间线,亚历山大·贝恩得到了剑桥大学的投资来着。
      但另一方面。
      既然说这是一架‘原型机’,那么它在功能上自然远远没有成熟。
      想到这里。
      徐云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一旁的基尔霍夫却先他一步发声了:
      “这位西索科同学是吧……按你所说,你们的这台设备可以传输图像和文字,那为什么演示的只有这么一个简单的十字架呢?”
      “莫非是……它只是一个很简陋的雏形,远远没有达到理想化的程度?”
      “……”
      看着一脸好奇的这个大胡子,西索科又是一愣。
      不是吧,这些人怎么不按套路走的?
      按照他原先的想法。
      此时艾维琳等人在回过神后,应该质疑的是他在造假——例如事先准备好了两张相同的纸云云。
      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传真涉及到了电信号,实在有些超前。
      然后他就可以顺势让艾维琳在纸上画个简单的标记,现场再传真一次,用事实来狠狠的打上一次脸。
      而他,西索科·胡克,则会被以优胜者的姿态记录在历史中。
      结果……
      这些人直接越过了基本的怀疑,反倒问起了传输内容?
      想到这里。
      西索科顿时眉头一皱,摇着头道:
      “这位同学,你懂电路吗?”
      “你可知这种原理上的问题非常复杂,必须要专业人士才听得懂,像你这种一看就不懂电路的书呆子,和你说了也没什么用。”
      “复杂?”
      听到西索科这番夹枪带棒的话,基尔霍夫脸上丝毫没有不喜,而是看傻子一般望着这个胡克后代:
      “这有什么好复杂的?”
      “不就是搞出若干个互连起来同步的字母钟,钟摆上加上一个扫描针,起着电刷的作用。”
      “另外将电接触点组成的放到一个盛物板上,如果有电流脉冲,纸面上就出现一个黑点。”
      “盛物板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地向上移动,使指针一行一行地在信息板上扫描,把盛物板上的图形变成电脉冲传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的盛物板也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移动,这样就在电敏纸上留下图形,形成了与发送端一样的图形。”
      “恕我直言,这不是有手就行吗?”
      西索科:“??????????”
      看着眼珠子快瞪出来的西索科,徐云的心中不由闪过一丝同情。
      你惹谁不好,偏偏惹上了基尔霍夫。
      这位可是被未来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设立唯一“基尔霍夫奖”的神人,21岁就提出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真大佬啊……
      君不见后世多少倒霉蛋挂在他的手上?
      诚然。
      在没有任何思路的情况下,基尔霍夫不一定能发明出传真机——例如原本历史中他就没有取得这个成就。
      但发明是一回事,解析成品是另一回事。
      在已经有成品机型的情况下,基尔霍夫想要逆推出原理还是非常非常简单的。
      前有黎曼,后有基尔霍夫。
      这个胡克后人咋说呢……
      是挺倒霉的。
      而就在西索科自闭之际。
      徐云等人的耳朵里,忽然传来了另一道饱含愤怒,但却有些熟悉的声音:
      “我囸氼鬕!你这个叛徒!你还有脸出现在这里?!”
      第329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我囸氼鬕!你这个叛徒!你还有脸出现在这里?!”
      这句饱含怒意的话语如同迪达拉的炸弹般突兀炸响,瞬间便令原本有些嘈杂的展台为之一静。
      连同西索科在内。
      徐云一众人同时转过头,望向了出声之处。
      此时此刻。
      距离他们大概十多米的展位上,正有数人态度鲜明的分成两个阵营,剑拔弩张的彼此对峙。
      右侧五人,左侧三人。
      上头那道愤怒的声音正是出自左侧三人之一,不过在看清他们的面容后,小麦便下意识的喊出了声:
      “咦?是巴贝奇先生和阿达女士?”
      其实不用小麦提醒,徐云等人也发现了对方的身份:
      此时左侧情绪最为激动的出声之人,赫然便是……
      查尔斯·巴贝奇!
      难怪徐云会感觉声音有些熟呢。
      这位名字和2022年英国国王完全相同的小老头,此时正被洛夫莱斯伯爵和阿达一人一边死死拦住肩膀,双目冒火的看着某人。
      而在他的对面,也就是众人看去的右侧,则站着六个不同年龄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