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走进不科学

  • 阅读设置
    走进不科学 第560节
      当现场的唱诗班唱起《弥赛亚》时。
      “希生老爷”抑制不住激动心情,从外国使节、达官贵人中走到女王面前,优雅地向女王行礼,大肆赞美伦敦的繁华兴盛,甚至称英国的太阳都要比东方的亮。
      这一幕是不是有些熟悉?
      没错,几年前也有一个东方留学生,在老美某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过一句“这里的空气是如此的香甜”。
      二鬼子这玩意儿,从来都没有消失。
      后来希生得到了女王的奖赏,允许他在伦敦自由贸易。
      于是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希生一直在做一件事:
      将东方的宝藏卖给英国人。
      目前已知经过希生之手的文物便超过了六百多件,有超过四百件存列于大英博物馆中,还被英国人无耻的写下了‘自希生处购得’之类的简介。(britishmuseum.org可查,光是标注关键词的就有423件)
      在如今这个时间线。
      希生虽然只是个跟船前来的随行人员,没能像原先历史中那样瞒天过海。
      但徐云依旧对他没啥好感。
      奈何眼下自己的身份是个翻译,因此纵使心有不满,徐云却也无法表达出来。
      只见他快步走到希生面前,面无表情的朝对方拱了拱手:
      “剑桥大学学子罗峰,见过大人。”
      希生闻言连忙摆了摆手,脸上还是一副很和蔼的表情:
      “言重了言重了,老夫只是一位随行商人,担不起大人的称呼,如果小哥愿意,就叫我希先生吧。”
      徐云眼中微不可查的闪过一丝厌恶。
      越了解希生所做的事情,就越会对他所摆出的笑脸感到恶心。
      实话实说。
      希生确实可能没实质性的伤害到谁的性命,但他所犯下的罪孽,却比单纯的杀人要深重的多。
      不过希生却没注意到徐云脸色的变化,而是继续套着近乎:
      “罗峰小哥,不知你是何时来到的不列颠国?”
      徐云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道:
      “希先生,晚辈自祖辈前起便定居于欧罗巴大陆,距今已有百余年了。”
      希生轻轻的‘哦’了一声,目光飞快在徐云的脑后一扫:
      “原来如此,难怪小哥未曾蓄发……那不知小哥祖籍何处,可曾回过东方?”
      “祖上闽省人士,可惜山高路远,未曾回过家乡。”
      “既然如此,不知小哥如今做何营生?”
      “晚辈并无外业收入,暂在剑桥大学读书。”
      “无外业?”
      希生闻言一愣,下意识的便脱口问道:
      “若无外业,小哥的吃穿用度从何而来?”
      徐云摇看了他一眼:
      “富婆报销。”
      希生:“?????”
      看着满头问号的希生,徐云并未深入解释。
      对于希生这样的买办人士,他一直坚信一个道理——这些人可能坏,但绝不会蠢。
      实际上恰恰相反。
      这种人往往在看人接物上有着远超常人的精细与敏感度,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到对方预设的坑里。
      历史上的1850年一鸦早已爆发,当时的英国人在国内属于绝对的大爷,稍有不满便会掀桌子。
      而希生在这些侵略者面前都能游刃有余,情商这块决然要远高于常人。
      所以在他面前,徐云宁愿把水搅乱,也不愿陷入对方的节奏。
      眼见徐云似乎没什么闲聊的兴致,希生便也不再套近乎了,而是话锋一转,说道:
      “罗峰小哥,不瞒你说,老夫此番蒙上官看重,得了个交接点数部分货物的活计。”
      “所以可否烦劳小哥传个话,就说编号三十五至七十的展品需人校对,请不列颠国派个管事的过来协助一番?”
      徐云这次倒没拒绝,毕竟这本就是他的职责来着。
      于是他转身回到比格·艾斯身边,将这些话告诉了对方。
      “三十五到七十……”
      比格·艾斯翻动了几下手中的记事本,扭头朝边上的一名肥胖中年人一招手:
      “克莱恩,你随他去吧,记得连同编码在内一同拍照。”
      名叫克莱恩的男子点点头,指着胸口的相机说道:
      “明白。”
      点数、并且拍摄货物存档。
      这是双方在参展协议签署时就约定好的重要环节。
      毕竟这年头英国还不太了解东方,为了避免出现扯皮的事情,卸载货物前的点数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得到允诺后。
      徐云带着克莱恩走到希生身边,简单介绍完身份,三人朝三桅木帆船走去。
      希生他们乘坐的这艘船长度足足有五十米,宽度接近十五米,通体木制,比历史上的耆英号还要大点。
      据希生介绍,这艘船叫做“洪泽”号。
      与其他大型帆船一样。
      “洪泽”号的船身两侧各有着两条呈汉字‘八’状分布的木台阶,宽度大概一点五米左右。
      其中一条用于上下人,另一条负责装卸货。
      当徐云和希生走到甲板上时,耳边恰好传来了一阵号子声:
      “一、二、三,抬起!”
      “左边左边,好,往前,往前!”
      徐云和克莱恩同时顺势望去。
      出声的是十多位梳着辫子、身穿白大褂的东方人。
      这些是先一步上船卸货的苦力,由田才明出面招募,人数据说有三四十人。
      不过这年头的东方人见多了也就那样,因此徐云只是匆匆一瞥,便准备继续跟着希生前进。
      然而就在他准备收回目光之际,他的余光骤然扫到了其中一人。
      那是一个头领模样的男子,身材高大,脸上一道刀疤极其引人注意。
      这也是徐云第二次见到这条刀疤了。
      没错。
      此人便是徐云当初在伦敦回酒店途中,遇到的那位甩田浩所巴掌的东方人。
      按照车夫的说法。
      对方名字的发音应该是叫siyuepiao,不过大概率和实际姓名存在出入。
      因此如今徐云在意的并非是对方的名字。
      而是……
      这个刀疤脸出现在这里,是巧合还是另有他因?
      虽然按照当时加尔奥的说法,刀疤脸是个码头运货的劳工头目,被招募到这里倒也合情合理。
      但根据当初刀疤脸的表现来看。
      他的身份应该不止是苦力头领那么简单,至少和英国警察方面有着一定的牵连。
      与此同时,徐云又想到了田才明的身份。
      早先提及过。
      田才明作为一名东方人,能够在1850年成为市议院的议员,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抱住了某个势力的大腿,做个白手套之流的马仔。
      那么他和刀疤脸男子之间,会不会有其他一些关系呢?
      徐云感觉自己已经触及到了某些谜团的边缘,但却离真相还有好几章的距离。
      就在徐云出神之际。
      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希生的声音:
      “罗峰小哥,你怎么了?”
      徐云这才回过神,看了眼身边的克莱恩,轻轻摇了摇头:
      “没事,只是从未见到这般风格的帆船,一时有些惊讶罢了。”
      “希先生,请吧。”
      希生对徐云的解释倒也没太过怀疑,他在粤省的时候可没少遇到过没见识的泥腿子:
      “请。”
      随后他带着徐云和克莱恩走向了甲板的另一侧。
      三桅木帆船是一种典型的强载船,字如其意,它的船上有三根桅杆,能利用65度角以内的风行驶。
      而在内部构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