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走进不科学

  • 阅读设置
    走进不科学 第249节
      因此很多人将其视为老鹰的院士内部俱乐部。
      但对于没有老鹰院士关系的人而言,《pnas》的难度就非常非常高了。
      可以这样说。
      有老鹰院士关系的话。
      发文难度约等于《scientific report》。
      但若是没有老鹰院士关系。
      难度就会约等于《nature comms》。
      因此在田良伟看来,徐云的这番话确实是有些过于乐观了。
      没办法,毕竟他不知道徐云有光环嘛。
      而就在二人聊天的间隙,时间终于缓缓来到了燕京时间上午8点。
      约翰牛和北京时差为八个小时,此时也恰好是约翰牛时间的凌晨0点。
      几乎在指针走到8点钟的一刹那。
      徐云和田良伟齐齐禁声。
      相隔两地,却同时按下了《nucleic acids res》主页的刷新键。
      发刊日凌晨的期刊主页,这是除了样刊之外能看到最新论文的唯一途径。
      大家熟知的知网平均要在论文发布后的三个月左右,才会将其正式收入进网站中。
      此前徐云已经提前架好了梯子,因此很快他便刷到了《nucleic acids res》主页更新的最新一期论文。
      随后他缓缓的将鼠标往下拉。
      “ddinter:an online drug–drug interaction……不是这篇……”
      “synthetic binding protein……也不是……”
      “zoujinbukexuezhenhaokan……也不是……”
      “effect of imidacloprid on periplaneta americana……找到了,就是这篇!”
      找到自己的论文后,徐云立刻点了进去。
      他所登录的账号是科大的官方号,因此不需要付费便可以直接进行全文阅读。
      “periplaneta americana,which belongs to blattaria and blattulidae,is a worldwide urban pest……”
      “……this kind of pest not only pollutes……”
      “mature females of periplaneta americana release two types of sex pheromones:the volatile sex hormone“blatteaquinone(3,6-dioxocyclohexa-1,4-dien-1-yl)methyl 3-methylbutanoate)……”(怕被水灌水再解释一下,7个英文才等于一个汉字,标点符号是不算的)
      数分钟后。
      徐云满意的从屏幕上抬起了头。
      《nucleic acids res》的排版水平很高,大部分内容都和终审一致。
      只有极少几处地方被进行了简单修改。
      这些被修改的内容并不影响阅读,反倒更适合西方人的语义。
      看得出来,期刊方面在重视度方面还是拉满了的。
      当然了。
      其中很大部分原因要归结到田良伟身上,h-index77的含金量果然恐怖如斯!
      而就在此时。
      徐云放在一旁的手机上,忽然弹出了两条微信信息。
      其中一条的发送者是小榕:
      “徐博士,你让我提前埋在《nucleic acids res》主页上的vue钩子有回馈了。”
      “十分钟内,霓虹ip访问记录18个,老鹰11个,德国6个、高卢和意呆利4个,其余各国也有零星记录。”
      “你的论文位置在主页第十一篇,但十分钟内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前两篇的总和。”
      “很明显,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已经打响了。”
      而另一条微信的发送人,备注则是【科大新创基金-郑祖】。
      【科大新创基金-郑祖】:
      “徐博士,生产线已运抵了庐州,可以准备进行生产验收了。”
      第189章 生产线验收!
      两天后。
      庐州高新区。
      编号p652的厂房外。
      此时此刻。
      在那位笨蛋作者忽然就想起来名字的高新区主任杨泓祉的带领下,徐云等人先后穿过大门,进入了厂区内部。
      比起签署合同当天,这次徐云一行人的阵仗无疑要大上很多:
      除了徐云和顾群青之外。
      田良伟和科大新创基金的秘书长郑祖也带着各自助理,与徐云他们一同来到了现场。
      另外还有几位科大方面的随行人员,总数加起来足足有十一二人。
      可以这样说。
      目前华盾生科的主要高层人物,今天都全数来到了厂区外。
      至于出动这么多人的元婴……咳咳,原因嘛……
      自然是因为今天是设备投产的日子了。
      不久前。
      在收到郑祖传来的消息后。
      徐云立刻与小榕辞行,第二天便带着顾群青飞回了庐州。
      至于小榕嘛……
      则暂时留在羊城处理家庭上的事情。
      毕竟他的孩子还在上学呢,解释起来其实还挺麻烦的。
      总之按照双方约定。
      小榕将会在最晚一周后处理好家事,抵达庐州与徐云汇合。
      “田院长,徐博士,郑秘书长。”
      进入厂房后,杨泓祉先是指了指身边的另一位中年人,说道:
      “俗话说得好,宾不言主事,眼下厂区已经归属到了华盾生科的名下,所以具体的情况就由钱厂长和几位介绍吧。”
      杨泓祉口中的钱厂长全名叫做钱广林,是个身材瘦小,颧骨很高,肤色黝黑的中年男子,看上去颇有些饱经风霜的模样。
      钱广林原先是科大新创基金旗下某集成电路企业的生产负责人,最多时手下曾经管理过两千多人。
      后因企业改制,他又被调任到了另一家装配厂工作了好些年,生产经验极其丰富。
      不久前。
      在确定工厂的地址后。
      新创基金方面便推举了钱广林作为生产负责人,徐云在看过他的履历后也立刻投了赞成票。
      这可是位经验丰富的干将,还是科大产业嫡系,负责有一定风险的化工生产实在再适合不过了。
      在得到杨泓祉的示意后。
      钱广林朝众人点了点头,一边引路一边说道:
      “几位领导,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订购的生产线主要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环化-构化生产环节,另一部分是灌装生产环节,前者技术含量高,后者相对比较普通。”
      “因此咱们最早收到的是灌装生产设备,也就是从魔都化工发来的tc708制剂生产线,大大小小一共十四套模组。”
      “至于环化-构化环节主要是为了完成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的生产,期间包括了醋酸镍/硼氢化钠催化氢化、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烷基环氧重排等反应,因此设备要求非常高。”
      “我们最终选择的是nutrien公司的foerda-t632序列的生产线,也是目前相关领域最顶尖的一家企业。”
      “这套设备是五天前到的魔都港,大前天到的庐州,如今也已经调试完毕了。”
      徐云和田良伟闻言,同时轻轻点了点头。
      受早些年巴统条约的影响,国内目前很多行业都留下了一个跛脚的后遗症:
      他们在理论以及研发水平可以与国际接轨甚至反超,但生产设备环节却出现了严重的滞后。
      比如当初的五轴机床。
      那真的是一段充满了悲壮的奋斗史,国产机床的十八罗汉努力了数十年,目前在五轴联动方面的水平还是有些落后。
      比较欣喜的是目前大连科德异军突起,长远来看还是有希望追上前方队列的。
      又比如盾构机。
      盾构机这玩意儿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禁运设备,但当初咱们也是在上面吃过一次大亏的。
      1997年的时候。
      我国准备打造当时全国最长的铁路,也就是西康铁路。
      这条铁路需要挖通秦岭,是个不小的工程。
      当时工程院对施工时间进行了估算,得出了一个不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