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走进不科学

  • 阅读设置
    走进不科学 第217节
      说罢,他在心中微微一叹:
      自己在这世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啊……
      ……
      第175章 我大宋武德充沛,有空军不是理所当然吗?
      几个月前。
      在小赵政变成功后。
      他一边将权力交给老苏与老种,让他们分别文官与武将团体进行安抚,控制住京中局势。
      自己则采纳了老苏的建议,跑到大宋祖庙门外,哭诉起了赵佶的昏庸无道。
      其实一开始。
      有部分宗正寺的宿老自持道义,对于小赵的行为还是颇有怨言的。
      他们虽然不敢明面上开喷,却在私底下对小赵颇有些阴阳怪气,巴拉巴拉个不停。
      但随着小赵将赵佶想要对他下手的人证物证摆出后,明面上的声音顿时消减了一大截。
      因为小赵拿出的证据并非杜撰,而是货真价实的出自赵佶之手,直白而又触目惊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这部分证据的背后,还真没有某个日更三万的王姓青年的影子。
      毕竟按照正常轨迹,再过一年就会爆发蔡王府狱案。
      届时邓铎以及大量小赵的幕僚被杀,小赵一度被禁足,导致了小赵利益团体的彻底崩溃。
      眼下向太后去世的时间早了四个多月,赵佶提前对小赵下手,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情况。
      毕竟这位播种机器,本就不是什么耐得住性子的人。
      因此在残害手足的这项名目确立后。
      小赵在道义方面立刻占据了一个相对高点,至少得到了不少人的理解:
      赵佶刀子都明摆着挥过来了,总不能不让小赵反抗吧?
      更别说小赵本就是支持者最多的皇位候选人了。
      接着,他先是拒绝了宗正提出的让他即位的请求。
      言辞表示自己对钱……咳咳,对皇位没有任何兴趣。
      他人生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几个月前喝酒寻欢的那些日子,丝毫不贪恋皇位。
      不过另一方面。
      考虑到国体的稳定,小赵还是‘被迫’的以亲王身份当起了监国,但只是暂代。
      又过了大概一个月。
      小赵主动提出了一个建议:
      让自己的另一位哥哥,也就是现存亲王年纪最大的申王赵佖继承皇位,长者优先嘛。
      不过赵佖虽然眼睛有问题,但脑子还是正常的。
      因此在得知提议的第二天,便有人跑到开封府尹处高起了状。
      来人自称刘老四,哭诉赵佖侵吞了自家田产,还那啥了自己的女儿,请求府尹为民主持公道。
      而神奇的是。
      平日里涉及皇室事件不敢轻易掺和的开封府尹,也突然间像是刚听完梁静茹的演唱会似的。
      大白天包青天灵魂附体,将赵佖召到了堂前。
      随后看着那位身高150,体重150,三围都是八十的妹子,赵佖瞎了的那只眼中不禁流下了一抹心酸的泪水,承认了自己的兽行。
      于是乎。
      小赵头一次的让位以失败告终。
      并且在随后的日子里。
      又接连有宗正宿老出面,一个接一个的吹,把小赵出身时的异常描述的天花乱坠。
      各种传闻传来传去到徐云耳朵里的时候,那场面已经和迪迦大结局是差不多了:
      妖魔知晓有绝代帝王降世,纷纷从各地赶来意图把小赵扼杀,就在皇室众人撑不住的时候,小赵终于诞生,那刻大宋子民都变成了光……
      就这样。
      小赵先后推辞了三次即位的请求。
      语气和神态像极了范佩西当初说【如果还有人对阿森纳忠诚,那就是我】一般的坚定与真诚。
      又过了一个月。
      也就是公元1101年五月末。
      小赵对面群臣第四次的请求时终于有所动摇,沉默了足足一个时辰,还是“无奈”同意了登基的建议。
      接着通过钦天监与礼部的反复研究,最后将小赵登基大典的时间定为了……
      元符四年七月初三,卯时即位。
      当然了。
      按照本土正常历史。
      宋朝其实是没有元符四年这种说法的。
      因为1101年的年号在向太后去世的第二个月,便被赵佶改为了建中靖国元年,复起了很多元丰党人。
      但这个时间线中。
      赵佶在去年年末便被小赵给拉下了马,建中靖国元年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
      在确定登基大典后的某一天。
      汴京城郊的一处庄园。
      这座坐落于汴京城西十多里地的庄园占地面积极广,目测有上百亩地出头。
      内中建筑奢华精致,亭台楼阁水榭高台皆备,甚至还有好几个伍的护卫在轮番值守。
      此时此刻。
      徐云正跟随在小赵与老苏身边,朝某个方向前进着。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使然。
      徐云感觉一段时间不见,小赵的眉宇之间少了几分放荡,多了几分威严。
      “王公子。”
      走了一段路后,小赵指着庄园中的建筑,对徐云道:
      “你已在此待了旬月有余,不知感觉如何?”
      徐云停下脚步,赞许的点点头:
      “庄园舒适恬静,朝向佳宜,确实是个养老的好去处,殿下以德报怨,草民实乃佩服不已。”
      小赵闻言,顿时哈哈笑了起来。
      徐云的这番话倒不全是吹捧,就像他话里所得那样,确实带着不少敬佩之意。
      因为这处庄园建造的目的,不是为了观赏避暑,而是为了……
      监禁赵佶。
      是的。
      这一处四百多亩的庄园,便是赵佶余生的安歇之处。
      也许从赵佶自身的角度看来,他丝毫不会存着感激。
      毕竟别说百亩庄园了,你放大一万倍,也远不如他原先拥有的土地。
      在这位前帝王的心中,愤恨和委屈才是大头。
      但从徐云这位旁观者的角度来说,小赵的做法确实是已经仁至义尽了。
      毕竟按照原本轨迹,小赵被赵佶折磨的可是够惨。
      亲随、好友、幕僚被杀,自己只能装疯卖傻。
      甚至于最后的暴毙都和赵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史讳莫如深,匆匆薨逝带过。
      除此以外,更别提赵佶本身所犯下的过错了。
      在徐云看来,赵佶说他是国家战犯都不为过。
      俗话的拱手送人都好歹要让对方伸手去拿呢,赵佶倒是好,自个儿送上门了。
      诚然。
      小赵的做法必会带着一些作秀成分,体现不出他的真情实感。
      但纵使如此,一句以德报怨的夸奖还是当得起的。
      不过眼下的庄园还没正式‘交付’给赵佶,因此徐云和小赵老苏今日来此,乃是另有目的。
      三人就这样走了一小段路。
      没一会儿。
      面前便出现了一块开阔的草地。
      草地的占地面积大概有三亩地大小,草皮质地很软。
      看起来应该是为蹴鞠游乐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