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走进不科学

  • 阅读设置
    走进不科学 第151节
      按照徐云之前和小李小赵等人的约定。
      三人小课堂平均三天开一次,期间徐云会留一些‘家庭作业’,让他们回家花两天时间彻底消化知识。
      这种频率对于小赵和小李二人来说,要比一天一课更好一点。
      至于老苏嘛……
      则是一天一课、甚至一天数课。
      毕竟他学的比较杂,三人课堂目前还是主要以物理为主,方向和定位都不同。
      而明天便是三人课堂的开课日,因此徐云作为‘班主任’,在意一下学生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老苏闻言沉默片刻,朝周围看了几眼。
      将徐云引到了更僻静的一处角落,说道:
      “小王,你得做好准备,简王陛下……明日恐怕又要缺堂了。”
      徐云心中隐隐一凝,问道:
      “老爷,太后凤体还未病愈?”
      老苏摇了摇头,本不想说话。
      但想到徐云的出身,最后还是言简意赅的道:
      “总之……不太乐观。”
      先前在听闻小赵带来的消息后,他特意托人打听了一下宫内的情况。
      虽然他已经卸任宰相接近两年了,但朝中人脉还在,也便了解到了更多的内情。
      其中最关键的一个信息是……
      向太后这次不仅摔了,而且摔的还相当严重:
      由于起夜下床时支撑腿只有一只,向太后在失去重心后,头部还砸到了床榻的边缘。
      别看这年头睡的是木床,制床的材料可是顶尖的满油沉香木!
      沉香沉香。
      指的便是在水中会下沉的香木,也就是密度极高的一类木材。
      在没有缓冲的情况下。
      头部与大片厚实的沉香木相撞,伤势可不比撞石头要低多少。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
      向太后除了摔跤可能引起的骨裂和血液传导问题之外,还伴生了脑震荡。
      因此太后一度出现了昏迷的情况,宫内才会紧急将小赵喊了过去,以防万一。
      同时连小李都能听说这种消息,可见背后一定有某只推手在用力的将消息往外推,巴不得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想到这里。
      老苏不由复杂的叹了口气。
      哲宗皇帝才驾崩不到四个月,宫中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便又出事了……
      虽然从个人角度出发,老苏对于向太后指认宋徽宗即位的选择也有些不满,认为端王难挑大任。
      但除去这件事之外。
      向太后其实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
      眼下的大宋朝廷,必须依靠向太后的阅历和手段进行过渡才行,权力的交接永远都不可能太过平和。
      真是风雨飘摇啊……
      看着一脸不愿深入讨论的老苏,徐云的心中若有所思。
      虽然他不了解具体内幕,但历史上的向太后也就多活了小半年罢了——这还是大概率没发生过摔跤的情况呢。
      因此很明显。
      如今的向太后,形式并不乐观,甚至可能有些危急。
      而这样一来。
      小赵所要面对的压力,一下也便高了不少。
      毕竟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
      明年年初向太后去世,刘况便会在七月将邓铎告发。
      蔡王府狱案爆发,邓铎以及小赵的多位左膀右臂被处以极刑,宋徽宗与小赵兄弟阋墙。
      也就是说。
      宋徽宗在向太后去世后,用了大概六个月将一些阻力……或者说较大的阻力给清理掉了,然后便将注意力投到了自己残存的最大竞争对手身上。
      要知道。
      蔡王府狱案爆发的那会儿,小赵的生母兼最大的靠山朱氏还有一年才挂呢,远远不是理论上最合适的时机。
      这时候宋徽宗就开始下手,表明某些环节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
      换而言之……
      留给徐云做某些事的时间,也不多了。
      想到这儿。
      徐云不由深吸一口气,对老苏说道:
      “老爷,小人想外出一趟,还望老爷批允。”
      “外出?”
      老苏闻言,顿时意外的一愣。
      徐云到府已经有十多天了,眼下作为门客,想要出入府院还是很简单的。
      不像仆役那样,只有干活的时候才能出门。
      然而他除却先前去找小李的那次之外,从未再迈出府门一趟。
      当然了。
      这也和老苏缠着他上课,以及王越的病情有一定关系。
      眼下得知徐云要出门,老苏很快便回过了神,爽利的一点头:
      “小王,你现已入门客名册,想要外出和门房说一声便是,不需特意找老夫通禀。”
      随后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补充道:
      “……莫不是有需要金银之处,你身上的资项不够?”
      徐云飞快的摇了摇头,说道:
      “与金钱无关,乃是小人想要借用老爷的拜帖,去京中拜访一人。”
      拜帖,这是古代权贵之间交际时不可缺少的工具。
      拜帖起源于汉代,当时是用削平的木条上呈写姓名、里居等。
      因而又称为“名刺”。
      造纸术发明以后,拜帖材料渐渐为纸质所取代。
      拜帖的形式要求很高,一般是爵位+职位+籍贯+姓名+字+敬语+拜。
      比如‘起点知名扑街长约作家胡建仁钓鱼佬敬拜读者老爷’等等。
      另外就是拜帖上一般都要盖上印章,算是一种非常正式且有用的拜访工具。
      当然了。
      眼下老苏已经卸任,拜帖的性质没有当官时那么重要,倒也不用随自己亲至。
      比如先前在前往小李家取书的时候,谢老都管便给了永柱一封拜帖。
      因此面对徐云的请求,老苏沉默片刻,也没直接拒绝,而是问道:
      “拜帖?你要寻访哪位贵人?”
      徐云摇了摇头,凑上前低声说了个人名:
      “并非当朝权贵,乃是……”
      “什么,拜访他?”
      老苏闻言一愣,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诧异道:
      “此人可不简单,老夫在堂之时也鲜少与此类人物往来,如今老夫致仕……”
      “小人昨夜忽然想起一则手札,内中记录了一种名叫哈雷彗星的流星,以及几种少见的星图……”
      “元年,老夫的拜帖在何处?速速寻来!”
      ……
      半个时辰后。
      徐云喊上张三,从正门离开了苏府。
      徐云作为老苏的门客之一,出行的时候其实是可以享受到马车福利的。
      奈何先前提及过。
      老苏的府上只有一辆马车,今天被老苏的儿子小苏六号给拿去用了。
      因此徐云只能选择多走几步路,前去车马行租一辆马车赶路,类似后世的打出租。
      当然了。
      车费还是由老苏报销的。
      小三儿作为第三等的“代”仆,出门的机会虽然不少,但这辈子顶天也就坐过拉粮草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