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崇祯本纪

  • 阅读设置
    第九十八章:失望的信王(求票、求收藏)
      信王与武清候和平江伯两家的商业竞争中,新食材的少量投入,更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饮食餐饮上谁还不想尝个鲜呢?
      这些独家的食材,才是朱由检餐饮行业最大的赢利点。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同等质量下我比你便宜。
      前世的这两句理论,就是今世朱由检的竞争手段。
      可以说,朱由检与两家勋贵根本就不是一个层级的竞争,这才会出现这种一面倒的局面。
      几个月来,对武清候和平江伯两家而言,经济上的损失还是小事,被信王压的如此凄惨,面子上的损失更让他们难以承受。
      当信王怒堵诏狱大门的事传开以后,武清候和平江伯感觉总算找到了机会。
      两家纷纷安排亲信人手,要趁信王受罚的机会,先将他那几处店铺打个稀巴烂。
      武清候和平江伯这次是宁可受到皇帝的处罚,也要先出一口恶气。
      可惜,他们万万没想到。
      信王如此跋扈的做法,天启皇帝竟然连个象征性的处罚都没有。
      天启皇帝对信王也太过恩宠了吧?
      勋贵圈子中惊呼声一片。
      无奈,两府只能灰溜溜的把人手撤了回去。
      没法打了,这种不讲理的恩宠,根本没法挑战啊!
      武清候两家缩了回去,最失望的却还是信王府的少年。
      信王的店铺中,一群少年用各种语言,强烈的表达着对武清候和平江伯的鄙视。
      完成初步训练的少年们,眼看着盼望已久的实战机会就这样消失了。
      多好的实战机会啊?
      少年们强烈的怨念直冲天际。
      不提少年们的强烈怨念,朱由检却感到他的脸上有些发烧。
      毛线改良的问题解决了。
      几个纺线的大嫂,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毛线粗糙的问题。
      给羊毛分级,这就是大嫂们简单的解决办法。
      听到这个解决办法,朱由检只觉得脸上呼呼的发烧。
      他怎么能连羊绒都忘了呢?
      羊绒这羊毛中的精品,不就是从羊毛中细分出来的。
      这低级错误犯得,也太给穿越众丢脸了。
      羊毛细分解决了毛纺的最后一道难题,毛纺工业真的可以开始了。
      天启四年9月,大明第一家毛纺厂在京城大兴建成投产。
      毛纺厂一期的规模并不大,只拥有纺机20张、织机10张,雇工200人。这个规模放眼大明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工坊。
      这个时代的大明,苏松地区早已经出现过百织机的丝织大户。与他们相比,初生的毛纺工坊还真算不上什么。
      京城其实并不是毛纺产业的好场所,这里毕竟离原材料产地太远。
      毛纺规模小时,这个缺陷还不太明显。当规模扩大时,单只羊毛的运输就是很大的麻烦。
      朱由检心目中,建毛纺工坊,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大明的九边重镇。
      大明的九边本就是为了防御草原建立起来的。
      这九边重镇无一不是处在交通枢纽之处,距离草原也近,人员也比较密集,正是发展毛纺行业的好地方。
      可惜,一天没能打服草原,一天就无法在那边兴建工坊。
      朱由检也只能看着那写意的大明地图展开空想。
      “殿下,平江伯来访。”王承恩打断朱由检的狂想。
      “平江伯?”朱由检露出一丝笑意,“还是这种老牌的勋贵,更容易放下面子。”
      平江伯陈纲今年57岁,论年纪他当朱由检的爷爷都绰绰有余了。
      信王府银安殿中,陈纲捋着花白的胡子,打量着朱由检。
      在他眼中,朱由检那青涩的少年面容,显得无比刺眼。
      “就这么一个还未束发的毛头小子,就逼得自己上门服软,自己真是老了。”陈纲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
      “殿下,是老夫不对在先,还请殿下谅解。”陈纲站起身来深施一礼。
      既然都登门服软了,那就把无谓的面子抛到一边吧。
      人老了,脸皮还有足够的厚度的。
      “咳,”朱由检差点呛了一下。
      老家伙刚才还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这突然改变画风,一下变成卑躬屈膝的姿态,反差也太大了吧?
      想想卫国公那老纨绔,再看看眼前平江伯这老滑头,朱由检感觉大明的勋贵好像还真的靠不住啊?
      如果大明的勋贵都是这种样子,如何能担负朱由检心中的重任?朱由检心中一片沉重,胜利的喜悦被一扫而空。
      “平江伯,不用多礼。”朱由检看平江伯的样子莫名的一阵烦躁。
      “谈不上原谅不原谅的?”朱由检轻描淡写的说道,“反正也没对孤造成什么伤害。”
      陈纲看出朱由检的不满,他心里也不是滋味。
      当了多年的平江伯,他还很少对人这么低声下气过。
      记忆中上次如此对人,好像还是袭爵前才有过如此场面。
      可陈纲又不敢不低头。
      这几个月来,那两个产业不但不能挣钱。
      相反,两个产业还要府中向里贴钱。
      更要命的是,现在好像还看不到任何扭转颓势的希望。
      信王有又那种不讲理的恩宠护身,怎么和他斗?
      陈纲是不想再和信王斗下去了,就算赢了又能怎样?
      以信王的年少气盛,他输了肯定还会再次找茬。
      要是斗输了,那更可怕。
      信王对府上其他的产业也如此下手怎么办?
      陈纲还有一大家人要养,可不比信王那种孤家寡人。
      还是低头吧?
      低低头也就过去了,给信王低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输给藩王不算输不是?
      “殿下,我知道对不住您。您看怎么才能消气?您说,我绝不反口。”
      在心中宽解完自己,陈纲脸上堆出一副笑脸,低三下四的说道。
      他拿出这种姿态,朱由检怎么看怎么腻歪,这哪里还有一点武将的样子。
      大明的勋贵被文臣压制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勋贵本身就放弃了抵抗,醉心于享乐之中。
      经过这上百年的压制,十几代人的传袭,勋贵现在完全失去了祖辈的荣光,剩下的只是被富贵侵袭腐化的皮囊。
      袭位的勋贵现在看来,完全没有承担重任的希望。只希望他们的儿孙辈还有几分建功立业的志气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