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 阅读设置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49节
      刘裕提着长矛,他惊喜的发现,只要把两脚踩在马镫里,他就可以在马上骑得异常平稳。而这个时候,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前后左右的敌人。
      因为坐的稳当了,一只手也可以解放出来,用手拎着长矛即可,再也不需要将长杆的兵器牢牢的夹在腋下。
      众所周知,手的力道,自然比用肩膀带动产生的力道要强得多了!
      在他眼前,几匹光溜溜的马背上,正有几名勉强还能爬起来的骑兵,想要攀到背上,向后逃窜。
      在他们的头顶上,从城门楼上射出的箭雨还在不停洒落,对于这些残兵败将来说,逃回战阵是唯一的生路。
      然而,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杀神刘裕,他绝对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一旦站在战场上,便没有仁慈可言!
      刘裕径直向前,一个秦兵才刚刚爬上了马背,立刻就看到了刘裕的身影,下意识的,他便扛起了钢刀,企图防卫。
      刘裕用尽全力的一刺,竟然没有戳中秦兵的身体,反而是弹到了环首刀上,刺啦一下,滑向了另一边。
      机会来了!
      秦军士兵亦不是等闲之辈,他从军多年,战斗经验丰富,很快就从初时的慌张中恢复过来。
      骑兵对战,往往这第一击相当的重要,如果一击未中,那就很有可能陷入被动。
      因为一般来讲骑兵常用的兵器长戟都是夹在腋下的,这个位置就注定了他的进攻方式比较僵硬。
      用手拿长戟?
      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那样骑兵就只有一只手勒紧缰绳,没有马镫配合,极易从马背上跌落。
      于是,当秦兵躲开了第一道攻击之后,他立刻就精神抖擞了!
      第65章 功劳不是一个人的
      秦兵手中拿着的是环首刀,这种兵器在近身格斗中显然占据着更大的优势。
      秦兵抓住机会,正要奋力劈砍,却见刘裕手执着兵器,忽然从马背上飞身跃起!
      杀!
      他黝黑的大脸上,一双招子放着灼灼亮光,在他的眼中,除了敌人,余下没有任何事物。
      在他的心里,除了杀伤敌人,再无其他目标。
      就在跃起的那一刻,他忽然感受到了一种力量,沸腾的,熊熊的,他放开马缰,双手握紧长矛,对准秦兵的脖颈,狠狠的戳了下去!
      滋……
      矛头径直戳进秦兵的脖颈,声音如此丝滑。
      秦兵吐血不止,下一瞬,已经栽倒马下。
      刘裕抹掉脸上血迹,扫视四周,在他的身侧,几个秦兵刚才还想聚集起来群殴他,看到他刚才的神勇表现,全都吓破了胆。
      两腿打哆嗦,连带着马腿似乎也跟着颤抖不已。
      刘裕未发一言,只是这样看了看他们,便吓掉了他们半条命,若不是在战场上,恐怕他们会齐齐跪下,大呼好汉饶命。
      他们用怯懦畏惧的眼神盯着刘裕,恐惧,求饶,不可思议,多种情绪都混杂在这眼神中。
      刘裕与他们对视了一刻,众人见他眼中蓬勃的杀意竟有些消散的意思,顿时松了口气。
      立刻拉紧缰绳,调转马头。
      三十六计,跑为上!
      谁知,刘裕面色一凛,却在这时,桓伊正从他身边经过,将他的表情变化看了个满眼,这是没杀够啊!
      桓伊立刻心领神会,在他的身边,晋军将士已经围拢了上来,他抢过一把环首刀,对刘裕大叫道:“拿去!”
      交接兵器,只是一瞬间的事,双手持兵器,刘裕立刻杀意满载。
      不等秦兵反应过来,他已经冲杀了上去!
      未拉马缰的刘裕,一手拿长矛,一手执长戟,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右边一个,左边一个。
      一会功夫,为数不多的几个秦兵就被他像串串似的,斩于马下。
      这就是气势!
      秦军将士,甚至包括梁氏兄弟在内,全都被晋军所向披靡的气势给震撼住了!
      嗖嗖嗖!
      除了放箭,他们已经不敢靠近江边半步。
      秦军被震撼到了,根本不敢靠前,反而为了保住性命,越来越多的战士开始向后收缩。
      位于前方的盾牌阵和后方的步兵骑兵,居然有渐渐脱离的趋势。
      “放箭!”
      “给我放箭!”
      梁成吆喝的声音极高,只是他行进的方向,着实令人生疑。
      他勒紧缰绳,居然调转马头,向后方的军营奔过去,他都溜了,其他的将士哪里还能在原地呆着。
      自然跟着他们一起跑了。
      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过后,桓伊放眼望去,只见秦兵那边,象征着主将的军旗,竟然纷纷向后飘。
      顿时大笑,纵马向身边的士兵喊道:“收兵!”
      “回城!”
      他环视四周,江面上到处都是躺到的士兵尸体,流淌的江水,从他们的尸身旁经过,稍稍改变了流动的方向。
      江面较窄的地方,因为有几具尸体堆叠在一起,江水只能在原地不停打转。
      就在收兵的前一刻,桓伊深情的向下望了一眼。
      穿着铠甲的,一具又一具的尸体,堆叠在一起,秦军的占多数,但也不会没有晋军的。
      都是好儿郎啊!
      就这样简简单单的永远离开了人世,这就是战争!
      残酷,却又不得不为之。
      一次冒险冲杀,晋军以减员八十人的代价,歼敌三百余人,战果颇丰。
      返回之前,战士们自觉围拢到桓伊身边,保护着主将撤退,桓伊也不是磨磨蹭蹭的人,没有片刻迟疑,便驾马向着城门奔去!
      桓伊走后,将士们迅速围拢,将他的身影遮蔽,一路呼啸着,便返回了竟陵城!
      竟陵城上,随着桓伊冲出城门,城楼上的士兵,他们的箭簇便已纷纷落下。
      秦军的箭簇是雨点,那城楼上的士兵他们的箭簇就是冰雹!
      生猛无比,源源不绝。
      “将军回来了!”
      “快!”
      “继续放箭!”
      随着桓伊的战马越来越近,城楼上的箭手也从一排变成了两排,前方放箭之后,蹲身补箭,后面一排的迅速补上位置。
      箭簇狂风暴雨般袭来,终于是把秦军都阻拦在了江岸对面,让他们不敢追逐桓伊,更不要说是闯竟陵城门了!
      刘裕紧紧护卫着桓伊,一路冲进了城门,刚一下马,就被桓伊拦住:“你是北府兵?”
      桓伊俊秀的脸上,一双桃花眼,亮晶晶的,看得粗鲁壮汉刘裕整个人都心虚的很。
      “禀将军,属下刘裕,是北府兵,今年刚刚从京口应征入伍。”
      “你是京口人?”
      “怪不得这么能打!”桓伊的惊喜之情,简直是溢于言表,他将刘裕上下打量一番。
      啧啧……
      螳螂腿,熊罴背,好正宗的身板。
      刘裕也知道此人是来自豫州的桓将军,既不属于荆州强兵,也不隶属于北府。
      “武艺这样好,是家学渊源?”
      桓伊也是爱才惜才之人,看到刘裕,虽然知道此人日后也会受北府驱驰,不能为自己所用,他心里也仍然为朝廷能征召到这样的猛将感到高兴。
      刘裕连忙摇头:“不是,家父原本在京口做郡功曹,可惜早逝,家道中落,这才投奔军营想要报效朝廷。”
      桓伊点点头,原来是寒门子弟。
      对于刘裕的出身及遭遇,他没有半分的反感轻视,虽然他们谯郡桓氏在朝廷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世家。
      可那又怎样?
      因为常年从军,他们桓家人长期受到朝廷非议,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世家子弟,全都看不起他们。
      “刘队主不必自怨自艾,以你的武艺,必定能在北府打出一片天下。”
      作为主将,桓伊的鼓励还是令刘裕心怀感动。
      “刚才多亏你救了我,我要向谢将军为你请功。”桓伊心怀坦荡,刘裕却面色一变。
      说到这个功劳嘛。
      好像也不能他一人独揽。
      他犹豫片刻,才老实说道:“桓将军,刚才属下能赶得及救你,也不只是属下一个人的功劳。”
      “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
      刘裕的表情如此严肃,这让桓伊也不得不正视起来。
      第66章 大预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