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横刀十六国

  • 阅读设置
    横刀十六国 第370节
      几天之后,也许是南阳的战报传入桓温耳中,晋军一反常态,开始攻打合肥。
      李跃照旧派出大军前去支援。
      当年诸葛恪二十万大军都攻不破三千人防守的合肥孤城,如今桓温十万人马又怎能破城?
      晋军一动,高云、张蚝、吕光三路人马杀至。
      高云、吕光袭扰为主,张蚝却率前锋军死士直接攻垒。
      虽然没有攻破营垒,但杀伤甚众,以至于晋军闻张蚝之名而色变。
      两边这么来回拉扯数日,宛城先一步传来捷报,“禀报陛下,王都督猛攻宛城,晋军自知不敌,朱序焚粮仓而退!宛城已落入我军之手!”
      桓温悉心经营宛城数年,城中贮积极多,没想到被朱序一把火烧了……
      不过这也是晋将的老传统。
      当年李农两万骑兵南下,褚裒望风而逃,陈逵也焚烧了合肥。
      “王景略乃偏师,尚能攻城略地,尔等皆乃国家精锐,岂可落于人后?传令,大军南下,随朕去会一会桓温!”
      “领命!”众将喜上眉梢。
      军中粮草还能支持一个月,以现在形势发展,只怕用不了一个月,就会分出胜负。
      荆襄老巢受到威胁,桓温在合肥肯定待不下去。
      所以李跃决定去拖住桓温,给王猛创造机会。
      寿春大军当即南下。
      城外田地里种下的菜蔬、豆菽长势喜人,过不上几日,就能食用。
      白日之下,黑云向南翻涌。
      越靠近战场,将士们越是亢奋,梁军闻战而喜已经成了传统,再艰苦的恶战都难不倒他们。
      如果不是李跃爱惜士卒,他们早就前仆后继的冲向晋军营垒。
      合肥东北面,高云早已立下大营,大军直接入驻其中。
      晋军大营早已没了之前的锐气,营垒前被染成黑红色,破碎的尸体无人收敛。
      虽然营中旌旗林立,士卒依旧精神抖擞,但难掩士气低落。
      之前被巨蟒吞入腹中的合肥城在一片晋军旌旗中露出一角,城楼上,一杆硕大的“梁”字大旗正迎风招展。
      而这杆大旗无疑是对晋军无情的嘲讽。
      咚、咚、咚……
      黑云大军刚一入营,晋军大营中便传来战鼓声。
      “莫非晋军将放手一搏?”高云望向南面。
      黑云军立足未稳,桓温此时决战,的确有几分胜算,而且这也可能是桓温最后的机会。
      就算不能击败黑云军,也能两败俱伤。
      两败俱伤,对江东而言不算失败,梁军至少十年内,不会南下。
      李跃哈哈一笑,“桓温若有此决心,岂会有今日?”
      当年在灞上,桓温若下令决战,猛攻长安,只怕现在天下大半归他所有。
      人的性格决定命运。
      李跃绝不相信桓温有胆量放手一搏,他的心思没完全放在北伐上。
      果然,鼓声之后,晋军大营静悄悄的,士卒挺着长矛立于鹿角之后。
      有时候,李跃非常同情这些晋军,只有他们才是真心想要“克复神州”,然而从祖逖起,就一次次的被辜负。
      杀人诛心,李跃令军中将士朝晋军呼喊:“克复神州!”
      声音震动天地,仿佛无数支利箭射向对面。
      对面晋军一阵躁动。
      鼓声戛然而止,就在此时,有数支人马杀出营垒,发出阵阵咆哮,“誓灭北狄!”
      其声悲怆而苍凉。
      出垒的数股兵力多则五百,少则数十,全都一副不要命的架势,提着刀奔跑向前,没有阵列,完全是个人行为。
      “古人常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今日一见,江东亦有。”李跃佩服他们的勇气。
      高云道:“这些人未必是江东人,很可能也是北方流民。”
      李跃一想也是。
      梁军大营当即奔出两支骑兵,围绕着这些勇敢的晋军盘旋,仿佛猫儿在逗弄老鼠,吸引晋军大营的仇恨。
      但等了许久,晋军没有任何动静。
      高云只能挥动令旗,将这些人斩于马下。
      鲜红的热血静静流淌。
      “带回他们的尸体,立碑厚葬!”李跃心中忽然涌起前所未有的渴望,南北必须统一,只有统一,这些热血忠血才不会白流。
      无论司马家还是桓温都配不上这些勇者。
      两边都各守营寨,极其安分。
      虽说粮食不多,常炜通过水陆不断从北方运来牛羊等牲畜,后方屯垦的菜蔬、豆菽也能顶上一段时日。
      崔瑾也从沧州运来不少干鱼。
      偌大的梁国,完全缺粮是不可能的,挤一挤总会有的。
      撑不下去反而是桓温。
      王猛在宛城休整几日后,分取南阳各地。
      犨、比阳、涅阳、冠军、郦、卢氏皆为梁土,南阳、弘农连成一体。
      “陛下,晋军有信至!”杨略掀帐而入。
      李跃本以为是桓温,打开之后,神色一变,竟然是孟开……
      第四百八十七章 辽东
      白山黑水之间依旧寒风肆虐,冰雪仍未消融,河水结了一层冰。
      也不知为何,慕容恪看到南苏城,就想到了鲁口城,同样是两河交界之地。
      不同的是,这一次城池在他手中,而对面的高句丽大军趁着河水结冰,踏过岸来。
      立国三百多年的高句丽,已非寻常小国可比,在燕国将精力放在中土时,高句丽趁机兼并了北面的不少部落,距离上一次两国交战,已经过去了十四年,元气恢复不少。
      燕国进军中土失败,实力大损,高句丽遂抓住时机,准备一举吞并燕国,全据辽东。
      高句丽的扩张野心绝不在燕国之下。
      从一个汉朝高句丽县的一个扶余人小部落,膨胀到今日,全靠吞并周围势力。
      “大都督。”燕国左卫将军孟高投来询问的眼神。
      最前列的骑兵居然跟燕国一样,人马俱披铁甲,远远望去,如同一团褐色的潮水汹涌而来。
      “不急。”慕容恪轻抚着马头,战马口鼻喷出两股热气。
      封奕望着越来越多的高句丽骑兵,嘿嘿直笑,“高句丽不知兵法,恃勇而来,中吾计矣!”
      燕军两万,高句丽大军将近五万,正面作战,燕军劣势明显,所以封奕早做了准备。
      慕容恪神色平静道:“高句丽欺我国势衰微,其气甚骄,此战将自取败亡!”
      如果高句丽是骄兵,那么燕军便是一支哀兵。
      接连的挫折,并没有击垮这支精锐的意志,此时此刻,他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场大胜,是以,慕容恪没有选择固守城池,而是出城决战。
      一万三千骑兵在南苏城外摆成一条长线,在风雪中时隐时现。
      两千重骑排在最前,长长的铁链彼此串联,狰狞厚重。
      此战将决定今后谁是辽东霸主。
      高句丽骑兵背后,有一列列挺着长矛的步卒,缓缓向前推进。
      就在万余高句丽铁骑和步卒渡过冰面时,慕容恪猛敌向前挥出长槊,“杀!”
      战马人力而起,仰天长嘶,然后如箭一般射向敌军,大红色的披风随着寒风抖动,如同一团燃烧的烈焰。
      “杀!”
      燕军铁骑咆哮一声,向前冲去,奋起的马蹄踢散地上的未消融的冰雪。
      万余骑兵仿佛一张张开的巨口,无数长矛化为森森利齿,向对面的高句丽大军扑咬过去。
      十四年前,慕容恪曾在此地大破高句丽,长驱直入,杀到丸都城下,掠其民畜而归,令高句丽闻慕容恪之名而不敢东望。
      十四年后,慕容恪再次征战此地。
      整个燕国处于饥饿状态,需要高句丽的血肉,此时此刻,慕容恪比往日更勇猛凶悍。
      一只海东青嗅到了血腥气,从昏沉的天空俯冲而下,横翅掠过战场,掠过慕容恪的牙纛,发出一声嘹亮的唳鸣。
      而慕容恪的长槊正刺入一名敌军的胸口,心有灵犀一般抬头望着掠过的海东青。
      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被辽东各族视为神鸟。
      海东青振翅向东,仿佛贴着燕军头顶飞过,燕军亦自西向东,撕开了高句丽大军的血肉,双方骑兵撞在一起,爆出一团团血花。
      士卒发出一声声惨叫,战马惨死前悲惨长嘶。
      连环甲马拖着铁链,横扫过战场。
      黑沉的铁链被染成了红色,上面还挂了一层血肉。
      高句丽步骑原本还能抵挡,但连环甲马出现在战场上后,战场形势就一边倒。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