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 阅读设置
    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第331节
      考试的时间过的很快。
      到了第二天,考场的大门敞开,数千士子鱼贯而出。
      他们一个个神色疲惫,显然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只有少部分人,精神奕奕,看起来没有丝毫疲倦。
      他们出来之后,有相熟的立刻讨论起来,相互说着这次考试的内容,有面带庆幸的,也有一脸沮丧的,各种神色都有。
      在士子离开后,考场再次封闭。
      数千份试卷被送到了王府,数十个官吏开始忙碌,汪广洋亲自坐镇,开始阅卷。
      第一场院试到第二场的乡试,中间间隔了七天。
      到第五天的时候,就要从数千份书卷中选出合格之人。
      这次院试。
      一共六千三百七十四人参加,通过院试得到秀才功名的,有五千多人,被淘汰的很少。
      主要是这次参加考试的读书人,质量很高。
      原历史上的举人、进士都不在少数,秀才更多。
      等到榜文张贴出来,几家欢喜几家愁。
      得到秀才功名的士子面带笑容,被淘汰的士子无比沮丧,这些人在参加考试之后,已经得到了共识,那就是这次考试的难度并不大。
      连这次难度不大的考试都无法通过,那只能证明自己才学有限,还需要继续苦读……
      一些没有通过院试的士子,心有不甘,只能再去算学、杂学等科继续尝试。
      二月二十二日。
      第二场乡试继续进行。值得一说的是,在院试夺得魁首的人,是号称明代三大才子的杨缜。
      院试比较简单,策论也比较宽泛,更容易展露文采。
      章惇、岑文本分别处于第二第三。
      第二场乡试到第三场会试,中间同样间隔七天。
      等到二十九日,便是会试之时。
      不过。
      王景这时候,只是把一部分的注意力放在科举上面,另外一大部分精力,转移到了王府内院。
      因为大乔已经感应到了胎动。
      说不定什么时候,孩子就会出生。
      这是王景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他在神州世界的羁绊。亦有可能是淮军基业的继承人……
      不只是王景,沈翼、步骘等人,也分出了一部分注意力关注王府。
      时间,在数千士子埋头考试,淮军官吏忙碌阅卷的过程中流逝。
      不过眨眼之间。
      已经到了三月一日的清晨。
      太初四年的二月只有二十九天,会试结束,正好是三月份的第一天。
      原本五千左右的秀才,经过乡试的筛选,变成了三千举人。
      这三千举人的试卷,又经过筛选淘汰。
      最终选出了一千进士。
      历史上科举选士,每次只选拔三百或者更少的进士,这次淮军一次性的录入了一千进士,数量足足多了三倍还多。
      这一千进士,其中大部分会分到各个府县,成为府县的县丞、主薄。
      不过。
      在选出一千进士后,这些进士还要前往王府行宫,参加最后一场的殿试,这次殿士不淘汰人,只为他们进行排名。
      殿试的时候。
      王景亲自担任主考官。
      乡试和会试的时候,杨缜在策论方面,被岑文本和章惇超过,章惇成了会试和乡试的魁首,这次科举的状元,便在杨缜和章惇两人之中选出了。
      至于岑文本和胡宗宪。
      在前五非常稳定。
      只能说,历史级的名臣,的确能力非凡,是金子在什么地方都能发光……无论是科举还是其他形式的选拔,他们都能展现出才华。
      第431章 授官 北面
      三月三日,王府行宫。
      由于王景常年在外征战,在泗洪的时间比较少,所以没有让人在泗洪大兴土木,建造王宫,他所居住的王府,只是比以前扩展了一些。
      其中也有两三间专门修建的宫殿,用来召集群臣和礼仪之用。
      今日三间宫殿都已开启。
      一千进士鱼贯而入,分别进入宫殿内。
      王景端坐上首,身边只跟着沈翼、汪广洋几人,在他的目光中,一个个来自各个朝代的人才汇聚。
      在他的双眸观察下,绝大部分的进士都有着传承,不过或许是却少历练的缘故,他们的精神力量平均在两三阶左右。
      而受到王景重点关注的四个人,生命灵光和精神力量都非常强。
      岑文本和章惇大约在五阶左右。
      杨缜和胡宗宪稍弱了一些,但也突破了五阶。
      他们的气数都得到了世界眷顾,所拥有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最吸引王景注意的莫过于杨缜,他的气数凝聚成一片片的锦绣,这是气成锦绣,胸有华章!
      才气已经渗透到自己的气数。
      “拜见王上!”
      众多士子按照规矩,在进入大殿之后,先对王景行礼参拜。
      王景露出笑容,站起来笑道:“诸位请起,尔等都是天下俊才……”
      对于这些从科举中一层层杀出来的人才。
      王景十分的看中。
      那四个历史级人才先不说,其他的进士在源世界也都是一府或一省的俊才,稍微磨练一番,就能胜任县令或知府之位。
      等到殿试结束后。
      王景就会立刻进行授官,让他们补充到淮西和江都行省内。有他们相助,两大行省要不了半年或一年,就能稳定统治。
      在他们授官之前,王景要趁着殿试的时候,展现一下自己对他们的看重,给这些人打打鸡血。
      “……你们是淮军的未来,希望你们授官之后,能上不负天,下不负民,治理百姓,稳固一方!将来建国立基,尔等都是功臣!”
      王景在说话的时候,目光一直在这些人面上扫视。
      可以看到,这些士子被他的一番话,挑动的血脉偾张,神色激动。恨不得马上就能得到官职,上报君王,下安黎庶。
      “臣谨记王上教诲!”
      众多士子下拜道。
      王景见状,没有再说什么,一挥手,旁边的汪广洋便站出来,让众多士子入座,开始殿试。
      ……
      殿试、阅卷!
      王景等到殿试结束后,就回到了官衙,查看军情司送上来的四方诸侯的情报。
      此时淮军正在梳理内政,准备科举和扩军,没有功夫对外扩张。
      但四方诸侯的一举一动,淮军必须严加关注。
      江南众多诸侯混战频频,其中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军,已经和明军精锐相互对峙,没有爆发决战,但大大小小的突袭、袭扰战,已经有了十几次。
      刘牢之同样是天下少有的名将,止住了刘宋兵马的颓势,让明军停下了东进的步伐。
      占据六合的陈霸先,已经把兵马收回六合,正在图谋滁州,滁州没有什么太出名的势力,虽说也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一些文臣大将。
      但这些人所组建的势力,根本不是陈霸先的对手,屡战屡败。
      “看来,滁州迟早要落入陈霸先之手啊!”
      王景看到这里,忍不住的感叹。
      他对于陈霸先的扩张,并没有太过担忧。滁州、和州还有太平三地,在历史上便是江南的屏障,也是北方进攻金陵的要地。
      这几个地方落入陈霸先之手,那么未来陈霸先必然成为金陵明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未来朱元璋降临。
      首先要对付的便是陈霸先。
      王景虽然把大明当做未来争夺江南的最强敌人,但在短时间内,他并没有和大明交战的心思。
      陈霸先能吸引大明的注意力,王景乐见其成。
      王景收回心神。
      又查看凤阳等地的情报。
      凤阳的曹景宗已经决定归附,不过他麾下的南梁兵马,关系盘根错节,其中绝大部分的将校,都来自历史上的江南豪族。
      虽说来到神州世界之后,他们没有了家族的支撑,已经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但他们的性格,依旧是那种高高在上,以世家子弟为傲的态度。想要将之折服,非常的困难。
      曹景宗虽然决定投奔淮军,但他麾下的三十万人马不打散整编,就永远说不上投奔,只能说是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