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 阅读设置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4节
      冬季的菜蔬,鬼知道价值多少!
      果真是精通草木习性,又有神异的月女。
      这个义妹,可真是大方!
      比较无耻的卫仓曹一把拉过来韩盈。
      “义妹,你看看为兄如何?这包子我是不是也能尝尝?”
      周户曹翻了个白眼儿,
      没想到自己的好友,竟然能为了一口吃的,变得如此的厚颜无耻!
      真是耻于与对方为伍。
      韩盈拿县衙的包子就不算多,只有四个。
      现如今的人,无论男女,都饭量极大,三个包子打底,说不定才能够吃饱,四个包子,三个人,根本不够分!
      已经一个包子下肚的徐田曹还想好好品味品味呢!
      他一甩袖子,对着卫仓曹就争了起来。
      “这是我家义妹!”
      “哎,现在不是多了一个义兄嘛,那肯定也是我家的了——”
      不就是认个义妹嘛,又不是未来要分家产的养女,卫仓曹不和徐田曹继续说话,而是对着韩盈说道:
      “来来来,义妹。这包子分我一个!”
      徐田曹立刻上前阻止。
      “不行不行,你这老贼,颇要再占我义妹便宜!”
      旁边的周户曹,并不想涉入这三个人的争斗中。
      偏偏这个时候,韩羽开始煎小煎包。
      特地带来的石制平底锅,由石匠连日赶工制作,直径只有二十厘米不说,里面的煎包,更是小的可怜,和婴儿拳头差不多。
      这么小的东西,三个人一开始自然是给忽略了。
      可等油热开煎,荤油和面粉融合后霸道的香味,混合着肉香,便瞬间扩散至整个房间。
      “好香!”
      抽动着鼻子,看着那小小的,还不够一口吃的煎包,周户曹觉得自己的底线也在摇摇欲坠。
      不行,不能那么厚颜…算了。
      香味儿引诱着周户曹堕落。
      他上前,加入了争夺义妹的‘战争’。
      “义妹,这义兄……也算我一个吧。”
      “呃那贼子!无耻!”
      这话一出,徐田曹和卫仓曹直接统一战线,对着周户曹动起手来。
      周户曹还手,三个人顿时拉扯成一团,
      韩盈,韩盈看这幕已经惊呆了。
      不就是几个包子,几个煎包,有必要这样吗?
      实在是想不到是这个发展的韩盈摇了摇头。
      争夺当义兄什么的,听听就好。
      她实习的医院内,勾心斗角比外面少了很多。
      但成年人……嘴里的话,十句里面九句不能当真。
      不想看继续拉扯,韩盈转移话题道:
      “义兄,您现在吃的包子外皮,就是我说的麦磨成粉做的。不过有些损耗,能出七成粉,不到三成的外皮。”
      韩盈的话刚说完,三个还在争执的人顿时停下了。
      “七成粉?”
      “这么多?”
      “当真?!”
      三个人,没一个相信麦的出粉率竟然这么高。
      韩盈早就料到了这样的反应。
      直说道:
      “义兄要是不信,现在就可以去外邑看看!”
      这可真是大事儿。
      麦粉所做之食口感极佳,竟比得上稻,出粉还高,本身麦收就比粟、豆强,还不去稻挑地儿,若推广种麦……
      天知道要多出来多少的粮食!
      三人放下争执,分食了剩下的包子煎包,冷也不怕了,立刻就要骑马去东河村外邑看看。
      他们必须要亲眼看到石磨磨出的面粉才相信!
      好在他们还有理智,没有将这件事情闹大,而是静悄悄的,一同告了假,转头骑着马就狂奔出城。
      骑马可比驾马车快得多,韩盈不一会儿就落到了后头,她也不介意,就让韩硕慢慢的赶就行。
      反正这三个人过去不是推磨,就是在磨旁边计算数,都不需要自己陪着。
      三人由徐田曹带路,一路急行。小半个时辰就到了外邑。
      即便是徐田曹来过一次,现在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看外邑的变化。
      之前他来的时候这里只有十八间土房,现在已经多到了十九间,而不远处的南坡上,竟然还起了两间房!
      他才多久没来?有半个月吗?
      这变化,真的好大!
      徐田曹觉着变化大,从来没来过的卫仓曹和周户曹更是震惊。
      这里说是县城他们都信!
      行进的主干道地面被夯实,似乎还有人专门打扫,将落叶杂草全部清理的一干二净,更不见那些寻常农家常见的鸡屎猪粪,干净整洁的连县城都比不上。
      更甚的是,整个村子,竟然全都是土屋!
      土屋外墙平整,屋顶上的茅草极为厚实,一看就极为保暖舒适。可哪有农家能盖的起土房的?还每户都有。
      细看,家家户户都围着篱笆外墙,屋内墙壁上挂着穿成串的咸鱼,还堆起了人高的粮仓,几只母鸡悠闲地在庭院内行走。
      隐隐约约的,还能听到猪的哼唧声。
      土屋避寒,家仓丰满,鱼肉充足,家畜兴旺。
      好一派富足之景。
      说是县城还差不多!
      “真没想到。有生之年竟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周户曹收不住满脸的惊愕,喃喃自语:
      “快四十年了,从未见过村邑能如此豪富的!”
      “是啊。”
      卫仓曹同样是震惊不已。
      在这么一群豪富农人面前,他们的心态被打击了不少。
      对韩盈,更是没有了轻视之心。
      之前那番争抢作态,实在是太过于孟浪轻浮了。
      他们问过两个在外玩耍的小儿,按照指引,找到了郑桑,询问石碾的事宜。
      花开两表,各分一枝。
      徐田曹三人都是大官,又是骑着马赶过去,还穿着宽大的,能笼罩全身的皮裘,这样的人物,专门过来看石碾,自然会被人记住。
      韩彩就是记住的人之一。
      她抱着罐装的面粉,和其她一同过来磨粉的妇人往内邑走。
      路上,这群妇人讨论着今天来的这三位贵人,又叽叽喳喳的说起来麦粉的好与坏。
      “贵人都过来看麦粉了,这绝对是好物什。”
      “就是,咬起来又松又软,我大母说她都能嚼的动。”
      “昨天里正家的那小孙子都过来朝我要馒头了。”
      “你给了?”
      “小孩儿饿,掰了点儿给他尝尝。”
      “咱们内邑去磨面粉的也不少,就是里正,唉……”
      “莫说!”
      “不提他,说起来韩彩,你家的火炕快造好了吧?”
      “已经泡上豆子了。”
      “再过几天,就能跟着去卖了。”
      “这可真好呀,去一次能有二三百钱呢。”
      “我姑姑昨天还问我,能不能也去找郑什学呢……”
      正说着,韩彩一抬头,便看到内邑村口,眼神阴沉沉的里正。
      她下意识的闭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