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玩家在手,天下我有

  • 阅读设置
    第244章
      
      二王爷他们可以袖手旁观,以后的王爷呢。
      迟早会到西北十地。
      不过在场的人忽然明白。
      怪不得屺王说承凌国要乱。
      这种动作下,不乱才不正常。
      之前大家以为是下面王爷们要乱。
      现在想想,是皇上要对王爷们下手。
      李州长忽然惊出一身冷汗。
      所以他反对皇上奢靡浪费,其实是没通过皇上的考验?
      没被当成自己人?
      那也不会。
      皇上确实是个爱享乐的,也是个消除异己的机会。
      可这实在不是明君所为。
      兼听则明,皇上这样的举动,实在是大有隐患。
      李州长心里戚戚,原来屺王让他们过来,是点名这个道理。
      汴京那边确实要乱了。
      只是二王爷这件事,他们要怎么办?
      纪岱道:按兵不动。
      有人比我们更着急。
      按照年龄来看,纪岱今年不过才十八。
      上面还有不少王爷,三十多的,二十多的,才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也有人,想让我们下场。
      二王爷的封地,被两个王爷夹击。
      一个是十一王爷纪岱,另一个是忠心皇上的老四。
      这次宣召二王爷进京,那边肯定不会去。
      不出意外的话,皇上眼中听话的十一跟老四,会听他的命令,调动兵力,围攻二王爷。
      众人一震。
      他们刚想到二王爷去汴京会有难。
      根本没想到这一层。
      让他们去打仗?
      真的吗?
      这,这不就是让王爷们之间两败俱伤?
      第 89 章
      这次的密谈结束, 回去的人都陷入沉思。
      特别是顺路回去的谷主簿跟李州长,他们两个都是承凌国科举上来的。
      不管以前境遇如何,都是承凌国正儿八经的官员。
      跟被流放的陶家, 以及被贬的巫新禄他们不同。
      说白了,他们这种官员,若想回汴京,那是有希望的。
      特别是李州长这种,如果能及时迷途知返, 从劝皇上节俭,到替皇上捞钱, 不到两年就能调回京城。
      谷主簿虽然不能回京,回到其他地方也是可行的。
      但像陶家那种, 只有依附屺王一条路可走。
      这就是他们之间的不同。
      既然不同,面临的选择也不一样。
      以前这种选择还不明显。
      可这次密谈,屺王算是把选择摆在他们面前。
      密谈说了重要的事, 说了皇上的打算,屺王却不准备说自己如何应对。
      便是看他们的反应。
      诸如李州长这种官员,到底是坚定的选择屺王,帮屺王做事。
      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等待调离西北, 回到中央。
      大战在即,纪岱肯定是要得到他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就算是在屺王府还没反应过来,回去的路上也该想通。
      李州长先道:想来不管我们做什么选择, 屺王应该都不会为难我们。
      谷主簿以前只是江南县城的主簿,这会听着原户部侍郎, 现州长一口一个我们,颇有些魔幻。
      但也确实是我们。
      不管官职如何, 他们的境遇是差不多的。
      谷主簿倒是往后看了看,李州长顺着他的视线也看过去。
      只见雄伟的屺王城在他们身后。
      不到半年时间,原地建起一座雄伟的城池,想想都不可思议。
      两人的想法现在出奇一致。
      虽然不知道汴京那边会如何。
      但他们要是不抱屺王这个大腿,那就是傻子。
      特别是走在水泥硬化的官道上,整个人的脑子都清楚了。
      放眼承凌国,哪里能修出这么好的官道?
      直到现在,水泥的配方他们还不得而知。
      那些华城人似乎只会把秘方告诉屺王,剩下的人别说问了,便是捧着钱财也不会给。
      似乎都成了他们不成文的规定。
      屺王的聪明,加上如臂指挥的华城人,可能现在的西北十地,都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势力。
      谷主簿跟李州长心照不宣,立刻回头。
      还等什么啊。
      反正都做了决定,不如现在就回去向屺王表忠心。
      李州长在京中多年,对那边的情况很是了解,更知道以皇上的小心眼程度,他只怕是回去无望了。
      便是勉强回去,之前竖的政敌也有不少。
      更要紧的是,他做不到替皇上搜刮民脂民膏。
      他在汴京已经看的够多了,不能再看下去。
      看到这两个人回来,纪岱并不算意外,只是以为他们回去之后,会写信过来。
      没想到刚出屺王城,就做好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