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玩家在手,天下我有

  • 阅读设置
    第90章
      
      是范州长从一堆很久没处理的文书里翻出来的。
      原本应该埋在最下面没人管,但屺王命令他们速速处理积压的文书,这才翻出来。
      说实话,这事不大不小。
      就是朝廷那边说,汴京在秋日会送来几十名流放的犯人,让秦州城接收。
      流放的犯人,送到秦州。
      纪岱嘴角抽了抽。
      他这地方,还真是穷山恶水啊。
      都是流放之地了。
      范康太提起这件事,有意卖好:屺王殿下,若是普通的匪贼,那没什么好说的。关键是,这批犯人不一般。
      不一般?
      纪岱看向他。
      范康太指出名单,纪岱眼神凝聚。
      原来是这样。
      不过这些人,怎么会被流放。
      纪岱有原主的记忆,自然认识这些人。
      特别是为首的一位老者,他不仅熟悉,甚至在骗范余时候,还说这位老臣也吃过那什么七宝丹。
      没想到这位竟然获罪流放。
      罪名是不尊新皇,忤逆犯上等等。
      陶万清不尊新皇?
      他怎么不信。
      这些跟着先皇打仗的老臣子,哪个不是忠心耿耿。
      这里面肯定还有其他事。
      再看看后面跟着的人,基本都是陶家的子弟,看来陶家是得罪了他皇兄。
      所以一家整整齐齐。
      等范康太等人离开,小荣子忍不住道:陶先生怎么会这样,没记错的话,先皇很是敬重这位老先生,他今年都六十多了吧,流放那样艰辛,不知他身体可好。
      谁说不是呢。
      六十多岁的人了,流放两千里,一般人的身体真的扛不住。
      玩家陈景林好奇:陶先生,这是谁啊?一个流放的犯人很重要吗。
      纪岱说起陶万清的经历。
      还是先皇打仗说起,先皇打江山时,身边有不少人。
      不过时间久了,老的老死得死。
      留在位置上的人不算多,现在算算也就七八个,不过每个人都身居高位。
      陶万清就是其中一个,他是御史台的言官,平时喜诗句,爱好茶,没事就去弹劾官员,实在起了督查群官的作用。
      只是他那张嘴,确实不算好听。
      不管谁有问题,他都会直言不讳。
      等会,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被贬了?
      先皇能忍,是因为他们一起打江山下来。
      而且一个能建功立业的皇帝,这点事不算什么。
      可他那大皇兄,估计就忍不了了。
      那就是被诬陷的?太惨了吧。
      就是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让一个老头流放两千里,有点不是人。
      纪岱心里另有计较。
      这样不行,他虽然远在西北,却不能不掌握汴京的动向。
      如今他跟汴京的联系,只有母妃的通信。
      只是母妃幽居深宫,也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纪岱开口道:看着时间,陶先生一行九月初就能到秦州,老徐你派人提前去接,要客气些。
      老徐领命,甚至还有点积极。
      算起来,他跟巫新禄也是因为跟大皇子的人有过节,这才被塞到屺王的队伍里。
      想让他们俩无出头之日。
      陶先生竟然跟他们一样,也是被排挤的,自然起了同病相怜的想法。
      当然,现在看来,其实在这也挺好的。
      跟着屺王这样的明主,日子怎么会不好过。
      老徐去办这事,他最近还接管了秦州城的治安之责,很是忙碌。
      巫新禄则是屺王府的庶官,专门帮他打理各项事务。
      也就屺王城那边有安金良看着,不然他还要两头跑。
      与此同时,去往秦州城的路上,陶万清喝了口满是沙子的水,强行咽下去。
      他身边的子弟们眼泪汪汪,心里憋闷得很。
      他们怎么会到这地步。
      新皇竟然这么对他们先生。
      陶万清把水递给下一个人,看着西北的方向:不要再想了,新皇刚愎自用,汴京的老臣子们,谁都不好过。
      谁让他们只喜欢趋炎附势之辈!听信谗言的君主怎么能行!
      旁边押送的狱卒只当没听到,反正这群读书人已经骂一路了。
      从三月份汴京出发,一路走到现在九月份,这些人随时都会张口叫骂。
      刚开始大家还拦着,听多了,反而觉得那事可能不是这群倔脾气读书人的错。
      但不管怎么样,被流放的还是他们。
      说起汴京的事,确实也让人头疼。
      新皇也就是纪岱的大皇兄登基后,直接让其他十个兄弟到自己的封地。
      此时已经显现出他小心眼的特性。
      等汴京稳固之后,刚开始还好,但劝他的人多了,新皇便开始不耐烦。
      想修个园子,御史台不同意,户部也说没钱。
      想再娶几个妃子,同样被说不行。
      就连提拔自己看顺眼的人,照样讲他只顾自己喜好,不顾那人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