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玩家在手,天下我有

  • 阅读设置
    第54章
      
      安抚好玩家,纪岱带着东西出发。
      他衣服也换了更利落的,装作是来往的客商。
      如今春忙, 各地都缺农具,他的先进农具肯定好卖。
      不是没考虑过卖给秦州城, 可他身份太过扎眼,实在不宜过早暴露身份。
      还是不认识他的益州城更好。
      三月二十清早, 一行车队整整齐齐出发。
      唯独过河的事出了些问题。
      从秦州到益州,要么走两个城池之间的运河,要么从这些支流渡船过去。@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
      他们的马车,只能走几根独木拼接起来的木桥。
      走到那头,再交些散碎银子,算是过桥费。
      他们十辆马车经过,让那看桥的老汉很是揪心:我这桥修得何其艰难,你们这马车过去,不知要损坏多少。
      这老汉嘟嘟囔囔,好在没让人多加钱。
      纪岱笑着道歉,又问道:这桥是您修的,我以为是当地官府的营生呢。
      当地官府?老汉嗤笑,他们会管我们死活。
      你们还不赶紧走,要不是见你们是卖农具的,肯定要多收一倍的钱!
      后面还有人要过河,纪岱他们不好挡路,只好离开。
      好在有同行人给解释:王老头就那个样子,他家里儿子多,就这还修了几个月,才把这座木桥修好,平时还要修缮,所以心疼的很。
      不过他实在心好,每次收费并不贵。@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纪岱听着,身边伍荣等人也往后看看。
      过了河后,便到了益州。
      再走一天半的路程就到益州城。
      别看只隔了一条河,益州这边的种植也要比秦州晚半个月,想来是天气暖和的慢。
      益州的情况跟秦州差不多,荒地多人少,之前许多年的战乱,承凌国人口锐减。
      不过益州乡野里,偶尔有货郎走动,倒是比秦州那边好点。
      其实算起来,秦州距离中原更近,商贸更发达才是。
      反而是益州距离稍远,而商贸更好。
      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纪岱猜了个七七八八,具体的还要验证。
      到了益州城,农具并未卖出去太多,还是要大户来买才行。
      一般中原城池,进门需要身份契凭,再有路引佐证。
      但西北这边就没那么多规矩,只要交钱便可。
      他们拉了十车货物,另外还交了货物的入城费。
      一趟下来,银子没挣,钱花了不少。
      过路费,人跟货物的入城费,加上一路吃喝。
      竟然都花了十几两银子。
      好在现在进城了,可以马上安顿下来。
      纪岱去过秦州城,如今再看这益州城,商贸果然更发达。
      只听住下的客栈老板道:客官是从哪里来的,竟然带了这样多的农具,肯定不愁卖啊。
      纪岱笑:从秦州方向绕行。
      他说了这话,自己身边人奇怪,倒是客栈老板摸摸胡子:难怪,你们这些做客商的,肯定都听过秦州的名声。
      等进了房间,小荣子道:公子,为何您要说从秦州绕行啊,一般卖东西的,不都是走到哪卖到哪,绝对不错过有人烟的地方。
      秦州也不算小地方了。
      这也是我来益州的缘故,想来秦州商贸不通,估计跟当地官员有关,上次曹益他们的笛子都能抢,想来做生意的环境很一般。
      说着,玩家甲泉跟陈景林回来了。
      他们奉命打听下来,现下已经听到。
      公子,您猜的没错。
      按照地理位置来说,肯定是秦州要更发达,可秦州当地范家横行霸道,负责经商的范津把持所有买卖,但凡有商船在他们那靠岸,必然会被洗劫一空。
      所以有经验的商贩,从不在秦州停靠,转而到远一点的益州。
      于是,这里就成了西北十纪地里,最繁华的城池。
      甲泉跟陈景林佩服得厉害。
      小荣子也是如此。
      怪不得过条河,都要到益州做生意啊。
      既能隐姓埋名,还更安全,谁不想来这。
      正说着话,竟然就有人登门想要买农具。
      纪岱对此地并不熟悉,直接按照市场价去卖,多买了才便宜。
      陆陆续续不少人问,他都是这么说的。
      等到第二日去市场上买卖,他手头的农具果然被人发现不同。
      但凡会种田的人,都能发现他手头的农具更为精巧。
      玩家们做的农具果然畅销!
      这还没把化肥拿出来呢。
      要是化肥也出现,估计会被抢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