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诸界第一因

  • 阅读设置
    诸界第一因 第918节
      这番话,自然是说给戒色,这小和尚如今也将近而立,也不如当年俊美清秀,而是多了些风霜与沧桑。
      听得杨狱开口邀请,他有心拒绝,却觉后心传来大力,不由得出了人群。
      “祖师身边,不可无人伺候!”
      戒杀和尚一敛僧衣,不等戒色开口,已带着一干面带笑意的伏龙寺僧人离开。
      伏龙寺一代只十八人,彼此间的关系自然是极好的,心知师弟或有好事,也只有些微艳羡。
      可大蟾寺、无量宗、烂柯寺的一干和尚,脸色就说不上好了。
      自得知达摩幻境出世,他们前后往返诸道之地,耗费十载岁月,好不容易进得幻境,更见得祖师。
      谁料……
      “师兄?”
      有老僧不甘开口。
      虚静沉默许久,方才一叹:“你我师兄弟,以禅宗正统自居百年,谁料却只是个笑话,笑话……”
      他苦笑着转身,离去。
      其余和尚面面相觑,心中诸多复杂,却又无法诉之于口,只得满腹心思的各自离去。
      ……
      ……
      走出荒原,渐有人声。
      一座不知名的城池坐落于此,此城不大,后世也无甚名气,但此时却是十分之热闹。
      因着位于东阳、岭南交界处,自不乏商旅、采参客,久而久之,自然就颇为繁华。
      “梨化城,地处要地,人流旺盛,加之城主也算贤明,这些年,颇为兴旺,可惜覆灭于十六个月后,城中几万户,尽被山君屠戮……”
      驻足城外,老僧开口道出此城的覆灭之因。
      “屠城……”
      杨狱拧眉微言,戒色却已是有些忍不住了,他合十双手,眼中尽是不解:“弟子不解!”
      “何处不解?”
      “祖师身具菩萨心,却无金刚之怒吗?那三妖屠戮如此之多,您为何不杀之,而是镇压此间幻境之中?”
      一口气将心中积累良久的疑惑吐露,戒色心中都不由松了几分。
      不解!
      何止是他不解?
      包括虚静在内的大蟾寺一众和尚,也都无法理解,这样的妖孽,不杀之,反而要镇压。
      达摩微微摇头,看向杨狱:“杨施主?”
      “自然是因为道果。”
      杨狱自无隐瞒,坦然道出所知:“道果乃法理汇聚,天地精髓之所在,自不会随着神通主的死亡而消失,相反,一旦前主身死,则大有可能另觅新主……”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杨狱自也非是当年初出茅庐,什么都不知的小衙役。
      关于道果,他所知自然极多。
      这些年,他所杀神通主其实不少,可除却冀龙山身上的天魁星之外,他无从捕捉任何一枚道果。
      纵然他身具通幽,天眼也半张。
      但根据古籍以及他自身的印证,这些道果另觅新主,却是可以确定。
      祁罡,是其中之一,却不是唯一。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两千多年前的达摩,似乎也早已知晓了其中奥妙。
      否则,他又何必引得与东龙颇为契合的裕凤仙来此?
      “杨施主见多识广。”
      达摩微微点头:“潮起潮落,早在秦末,天地已然变了。如这山君,其一枚道果,流传千年,这是第四次出世了,老衲若杀之,而非镇压,那则必然会在后世,一次又一次出现……”
      “原来如此……”
      戒色心中这才恍然,却又不免迟疑:“那之前……”
      “妖类成道极难,一路走来不知历经多少坎坷,哪有那般容易杀之?”
      说着,老僧不由看了杨狱一眼:“你身怀魁星位阶,有兼具雷法之长,此妖栽在你手里,也不算冤枉。只是,要彻底根除此獠,还得劳你多走走……”
      “晚辈明白。”
      杨狱自然不会拒绝。
      那日一战,他数次感受到了位阶的震动,这种反应是极其少见的。
      故而,不为其他,单单因为修持,他也要尽收此间所有伥鬼。
      不过……
      心念转动间,几人脚步其实未停,已是旁若无人的进了城。
      “祖师,您来此城,是要歇脚?”
      戒色询问。
      老僧也不答话,只是加快了脚步,戒色满腹疑惑,却也只得随杨狱跟上。
      “嗯?!”
      突然,杨狱脚步微顿,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他的目光,不可抑制的落在了小巷中,那一间还无寻常民舍大的小小庙宇上。
      “什么?”
      戒色十分警觉,目光如电,随之扫过。
      无院、无门、无香火供奉,也无庙祝信众……
      只有一间高不过八尺的单庙,透过无有阻拦的门框,隐可见其间,有着一褪色严重,看不清五官容貌的神像。
      “到了!”
      小巷外,达摩驻足。
      “这神像?”
      杨狱拧眉,有些心惊。
      过于强横的感知,让他所看到的远比一旁的戒色要多太多了。
      于后者眼里,那似只是一无甚香火的小庙不知名神像,可在他的感应之中,那神像,好似是活的!
      “秦皇求长生,遣三千方士东渡重洋寻访不死仙药,古老相传,名为陆沉的方士,找到了……”
      这,不是个陌生的故事。
      戒色心中疑惑,还在猜测祖师话中的涵义。
      而凝神感知神像的杨狱,却是心头一动:“莫非,就是这神像?”
      第714章 缘起缘灭终有尽!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越是大权在握,极尽富贵之辈,越是渴求长生。
      是故,秦皇寻仙的传说流传极广,秦末至明三千载,不乏将之奉为圭臬效仿的帝王将相。
      只是,秦皇寻仙到底寻到了什么,却是众说纷纭。
      有说三千方士迷失在东海之中,带着三千童男女扎根于后世称之为扶桑的岛屿上,开枝散叶,建立国度。
      有说陆沉寻回了道果以及遗失多年的远古仙佛之路,却受限于天地,只是从中悟出了武道。
      更有传言,秦皇已然服下了不死药,于骊山之下长眠,等候重生。
      ……
      诸如此类的传言,不计其数,其中真假更是难以分辨,只是,陆沉先后三次东渡出海,却当是确信无疑的。
      “远古有多远,无人可知,但陆沉,的确得了造化,甚至可以说是远古之后,最大的造化之一。”
      望着那佛像,达摩合十双手:“老衲东渡而来,途经三百四十七岛,曾于一无名岛屿上,见得陆沉遗留之痕迹……”
      “最大的造化?”
      听得老僧语气之中的波动,杨狱心中微动。
      潮起三千年,问世的不仅仅是道果,更多的是远古仙佛遗留的痕迹,以及层出不穷的仙魔幻境。
      这些,都可算造化。
      只是,能被这位佛门不世出的大宗师称之为最大的造化的……
      “岁月掩埋了太多的东西,老衲走遍诸岛,翻阅天下佛经道藏,也不过有个模糊印象……”
      说话间,达摩踱步,行至那小庙之前,杨狱二人随行,听着他讲述远古奥妙。
      “佛说恒沙世界,道言寰宇诸天,我等所在之天地,远古称之为‘天荒’、陆沉称之为‘山海’,这方天地非唯一,甚至,可说微不足道……”
      达摩缓缓讲述所知。
      寰宇诸天?
      恒沙世界?
      类似的记载,杨狱所知不少,神色也无甚变化,戒色闻所未闻,神色震动有些恍惚:“祖师,这世间,难道真有‘天界’‘佛界’吗……”
      他心中颇为惊诧。
      伏龙寺也算佛门大派,典籍繁多,关于远古仙佛,他自然不是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