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诸界第一因

  • 阅读设置
    诸界第一因 第211节
      “这些日子,本官可也不曾闲着。”
      聂文洞自案下一抽,抽出厚厚一大摞的信件,面带冷笑:“他的门生故吏,大多都在上面了,依着情报,他们并无异动,哪怕是近在龙渊道城的王牧之,也因要辅助小王爷上位而无暇他顾。”
      楚玄眸光微动。
      “或许有人攀附,可除了那老仆之外,其余皆不足道也。”
      聂文洞神情淡淡:“那在木林府搅风搅雨的六扇门小子,大抵是攀附他的人中最出类拔萃的了。
      可终归不过是个,小人物。”
      ……
      ……
      夜幕之中,一只似鹞鹰般的飞鸟穿云而落,顺着大涛江追逐而去,最后,落在另一艘挂有‘林’字旗的大船之上。
      扑棱棱—
      放飞了类似鹞鹰的飞鸟,林风眉头挑起,眸光一亮:“磨蹭了这么久,终于有动作了!”
      被飞鸟声惊动的于长镜也随即出了船舱,见得林风的动作,也猜到了什么:“可是那徐文纪剿匪的事?”
      世家门阀,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消息渠道。
      每隔数月,林风都会收到家族里的信鹰,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报,当然,多是有关于家族、青州的大事。
      这点,却是白龙轩远远不能比的了。
      “不错。”
      内气一吐,将信件震碎,林风也不隐瞒,神情颇为振奋:“也该轮到咱们扬名了……”
      林家公子之名,一代只有一人,可这本该是嫡系的称谓,被一个旁系抢走,林风嘴上不说,心中却不曾忘记。
      他志在公子,而首先要做的,就是扬名。
      徐文纪剿匪长留,他已等待多时了。
      “林兄不日,可就要名动青州,不,龙渊了。”
      于长镜恭维了一句。
      对于此事,他心中亦有不小的兴趣,只是这一战,必是高手如云,甚至青州四公子都可能现身。
      莫说是他,即便是林风,也未必就有出头的机会。
      “对了,这信上提及了你们白龙轩。”
      林风似想起了什么,玩味的看向于长镜。
      后者微微一怔:“提及我们?”
      “有着一句,说是你们白龙轩那条小白龙,栽在了木林府,杀人者,杨狱。不知你们白龙轩会有什么反应。”
      林风观察着于长镜的表情。
      “陆万流……”
      于长镜似乎有些惊讶,又好似早有预料:“以那杨狱的身手,陆万流之死,并不意外。至于门中会有什么反应,我也不得而知,但大抵也惹不起六扇门……”
      他有些自嘲。
      背靠朝廷,六扇门的势力哪里是白龙轩可以招惹的?
      “朝廷。”
      林风也有些沉默了。
      朝廷,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哪怕是烂柯寺,悬空山,铸剑山庄这样的大宗门,不也得低头做人?
      “定阳似已不远。”
      沉默未多久,于长镜拱手告辞,他望着两岸隐可见的灯火,道:“林兄,是时候分别了。”
      “后会有期。”
      林风也不挽留,着人放下一艘乌篷船,目视于长镜几人离去,神情玩味:“白龙轩,呵呵……”
      呼呼—
      夜风很高,乌篷船随波而去。
      于长镜负手立于船头,遥望两岸灯火,突的笑了:“这蠢货,终归是死了。”
      “于师兄,您让我们延迟宗门传书,这一步,真是高明,陆万流这蠢货,真就死了。”
      有人恭维着。
      “这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于长镜的笑容收敛,神色变得漠然:“若有泄露,你们知道后果。”
      “我等明白。”
      其余几人心头皆是一禀。
      白龙轩当代最有天资的两人,一是陆万流,二是于长镜,这两人,皆是角逐门主之位的最有利人选。
      陆万流死了,那于长镜几乎就是下一任门主。
      这话,就很有分量了。
      “我若为门主,诸位皆可任门中要职,即便是白龙掌力,也可任由诸位自取!”
      见众人言辞恳切,于长镜脸上这才有了笑容。
      其余几人自然是千恩万谢表忠心。
      “师兄,咱们这就回门中吗?”
      “不。”
      于长镜脚下一用力,乌篷船破浪而行:“去长留。”
      第163章 长留山的战书
      这是一座堪称壮阔的山脉,其横陈大地,南北拉开,千山起伏,诸峰竞秀,不知有多少重瘴气笼罩。
      其隔断二州,横陈诸府。
      此山脉,名唤长留,峰高险秀,是龙渊道七大名山之一,相传曾有古仙在此修行,虽不知真假,但也吸引了不少寻仙访道者。
      历朝历代都有着道家真修,诸多剑侠的故事流传中,也有着它的身影。
      如此名山,自然不乏道观以及想要开宗立派的武者。
      事实上,近在数十年前,此山之中还有这数个宗门,数十道观在此立足。
      只是随着那一场席卷江湖武林的浩劫降临,也都成了过眼云烟,到得后来,虽无人在此开宗立派,但因其山高林密,却反而成了逃窜流犯的藏身之处。
      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常人敬而远之之地。
      只是此山比邻二州,交壤诸府,其间山道繁密,总有相互往来之处,想要通行此处的商队,自然从来不缺。
      倒也养出了一股流窜诸府的流寇大贼。
      “绵延二州,横跨诸府,山多林密,瘴气丛生,真真是一处上好的立身之所。除却当年大明九王率那百战之军马踏江湖,谁又能攻的破此间?”
      立身一处荒凉的山头,于长镜颇多感叹。
      但凡江湖中叫得出名头的宗门都扎根名山之中,是因为大山之中好修行吗?
      不,是山中地势复杂,若遇变故,进退随心。
      谁人不知这世上最好的修行之地,就在公门,就在那率土亿万,坐拥十万万军民的大明王廷?
      可谁又能不敬而远之?
      说到底,他们只是武夫,而不是道士,根本没有清心寡欲的必要。
      若不是形势所迫,谁想钻进这除了毒虫、瘴气别无其他好处的山沟沟里?
      “比起咱们白龙轩,却是好好上太多了。”
      随他而来的几人,望着那山,心中比较,却也不得不承认,长留山能称之为名山,不是没有原因的。
      此时天光刚亮,长留山之上云雾缭绕,无尽的其风险秀尽被遮盖,更好似洞天福地,仙家洞天。
      若不亲身体验一下那毒虫瘴气,任谁都得赞一声好风景。
      “于师兄,长留山脉之中险峰无数,咱们要去哪一处?”
      一个稍显年轻的刀客猜测着:“那徐文纪剿匪长留,必会颁下大批悬赏,我等寻一处好所在,恰当之时杀出,确实要比大队人马要强太多了。”
      其余人也都表示赞同。
      徐文纪与聂文洞代表着大明正统,尤其是前者,曾经可都节制过大军,其一声令下,无论哪个宗门,都得卖个面子。
      生怕被贬斥为邪魔外道。
      更重要的是,朝廷的悬赏,真的是香饽饽。
      伐山破庙之后,这天下武功秘籍最多的,早已不是烂柯寺的藏经阁,而是大内皇家藏书馆了。
      而且,朝廷还有着最为繁多的丹药。
      这两者,对于任何武林中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诱惑。
      “你们猜错了。”
      谁知,于长镜却是冷笑一声:“谁告诉你们,我此来是要相助那徐文纪的?”
      “什,什么……”
      “于师兄,你难道要相助长留山?这,这岂非是取死之道……”
      “区区长留山,怎么可能抗衡朝廷,师兄千万三思啊!”
      ……
      听得这话,其余人全都色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