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欠债上亿,满朝文武跪求我别死

  • 阅读设置
    欠债上亿,满朝文武跪求我别死 第308节
      太子已定。
      这场闹剧终于结束。
      这道圣旨写得很快,没有任何人异议,如今朝堂上的官员,不是暗里的谨王党,就是已经厌倦争斗。
      张丞相亲自拿着圣旨,一行人走出殿门。
      朝阳漫天,又是新的一天。
      -
      谨王被册封为太子,但并未举办任何仪式,永明帝病得越发严重,时常昏迷不醒,这种情况下,太子做主取消大典。
      鹿王党和安王党的后续事情很多,还有边关的事情,太子十分忙碌。
      永明帝倒下,太子是名正言顺处理这些事情的人。
      朝会都在永明帝的寝殿召开。
      永明帝时常昏厥,所以是太子主持他们殿内商议国事。
      因着不是正经朝会,官员都比较随意。
      张丞相身体如今也不大好,今日就并未到场。
      这段时间他们都在太子手上干活,官员们都十分满意,如今的太子在处理国事上面,与先太子仿佛。
      所以哪怕皇上病重,朝中大事,依旧井井有条。
      今日是有一桩大事商谈。
      吏部尚书道:“殿下,如今朝廷许多位置上缺人,是否要举荐一批新的官员入朝为官?”
      一下子清理安王党和鹿王党两个派系,还有之前倒下的宁王党。
      朝廷是真缺人了。
      裴怀悲同意:“是当举荐一批新的官员,交由皇爷爷过目。”
      顿了顿,他又道:“只是,这次需要的官员不少,恐怕举荐范围要扩大些。”
      这是不许大家族垄断!
      世家是被拔除了不少,但还有许多。
      而且,官宦世家,朝中有人,举荐的多半也是他们,太子想要他们扩大范围,给其他人机会。
      官员们沉吟片刻,倒是没有反对。
      这时,一道人影从外面走进来,这不是正规朝会,偶尔有人进出也正常,并不引人注意。
      但这人不同,这人什么时候出现都很引人注意。
      ——容昭。
      她抬手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裴怀悲嘴角扬了扬,抬手虚扶:“太傅,莫要多礼。”
      他正要开口让人再搬把椅子,就见有人赶紧站起来,给容昭空出一个位置。
      容昭摆摆手,并未坐下。
      她就站在殿前,笑道:“听闻殿下与诸位大人正在议论选官之事,可是有何为难?”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这话……有点熟悉啊?
      怎么觉得这丫头又要插一脚了?
      选官,她怎么掺和?
      刘婉君缓缓开口:“太傅,这次选官数量不少,殿下希望扩大范围……不知太傅有何建议?”
      容昭顿时轻笑,看了刘婉君一眼。
      她也对她回以温柔一笑。
      真配合呀。
      容昭收回视线,清了清嗓子,一脸严肃:“臣倒真有个好办法。”
      --------------------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弱弱说一句,别骂我感情戏写得不好……)
      (这目前也没感情戏啊?都是单箭头……)
      第138章 科举
      裴怀悲立刻道:“哦?什么法子?”
      容昭满脸笑容, 嘴角上扬:“太子,诸位大人,还记得臣选拔报社编辑以及银行行长之法吗?”
      众人一愣。
      还是越发苍老的徐尚书开口:“是那考试之法?”
      容昭颔首:“对, 适合做什么官,有多少能力,考一考,将答卷放在一起对比, 不就尽可知吗?”
      这倒是一目了然!
      然而有人依旧皱眉, 迟疑道;“若是没能答好……”
      容昭理所当然:“这又不是只靠答卷选人,当然还要见人, 答完卷之后,排除一塌糊涂之人,将剩下人带到我们面前,对比考卷回答问题, 岂不妙哉?”
      在场人忍不住点头。
      确实是个好办法,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答, 倒是能先筛掉不合适的。
      “一则, 从无此等选官先例,二则,若是一有才之人, 没答好考卷,没能面圣,岂不是就错过了做官?”还是有人提出异议。
      容昭看向他,微微笑:“银行行长不是官吗?”
      银行行长就是官,怎么就没有先例了?
      第一个问题不成立。
      那人:“……”
      容昭继续:“若是这次错过, 不还有下次?”
      顿了顿,她微笑着、和煦问他:“大人这般担忧, 莫不是举荐之人,或者家中小辈,连考卷都答不过?没甚本事?”
      那眼神,那表情。
      同情中带着鄙夷,鄙夷中带着同情……
      那人眼睛一瞪:“自然不是!”
      这问题哪里敢认?
      容昭:“那你担心什么?”
      那人被堵得哑口无言,只能闭嘴。
      差点忘了,这是那个怼天怼地的容昭!
      上头就算换个人,她还是一样。
      个别反对之人,被容昭怼到闭了嘴,剩下那些心里不赞同,面上却不敢反对的人,倒是不用在意了。
      裴怀悲憋笑,片刻后,清了清嗓子:“太傅这法子甚好,有没有真才实学,一目了然,况且,以考卷选人,扩大选官范围倒更加合适。”
      闻言,同样觉得办法很好的官员点了点头。
      裴怀悲这才吩咐:“那太傅拟个折子出来吧。”
      容昭抬手:“是。”
      一天后。
      容昭拿出章程,厚厚的一本折子,从太子手上,传到百官手上。
      众人:“!!!”
      嗯?
      不就是考一下举荐之人吗?
      怎这般复杂?
      所有人都瞪圆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那所谓“科举细则”。
      什么县试、乡试、会试、殿试……这一套下来,岂不是要将整个天下想要做官的人,都纳入其中?
      还有题目类别,五花八门。
      这么多场考试下来,他们家族的年轻一辈,还能轻松做官吗?!
      这不就成了和全天下人一起争夺?
      给了那些非世家大族、官宦子弟的人机会?
      满朝文武全都傻眼了。
      上首,裴怀悲点点头,似乎十分欣赏:“这法子好,这样就不担心选中的官没有真才实学,从整个天下选拔人才,长此以往,大雁必兴!”
      他是真心感慨。
      这科举之法,裴怀悲同样是第一次见。
      昨日容昭提出以考试选官,他便知晓她心中有了想法。
      早有准备,却依旧吃惊。
      这科举之法完全就是打破如今官宦和世家垄断方式,给了下层人做官、出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