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带着仓库到大明

  • 阅读设置
    第390章 倭国商人三条
      海边的气候有些潮湿,不过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吃海味方便。
      “这是大黄鱼?”
      方醒拎起一条起码有三四斤重的黄鱼问道。
      那个送海鲜的中人谄笑道:“伯爷,正是大黄花。”
      卧槽!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而且还那么多。
      “清蒸。”
      “鲳鱼?红烧。”
      “带鱼……”
      “石斑……黄唇鱼。”
      “伯爷,这是望潮……”
      方醒看着这一车车的海鲜,麻木的道:“都收了。”
      那中人闻言大喜道:“多谢伯爷,此后小的每日来一次,大军需要什么东西,小的可以全包了。”
      “蔡阿顺,过来拿钱。”
      边上就是一张桌子,黄钟三两下算好了账,辛老七拎着个钱袋喊道。
      中人有些忐忑的走过去,辛老七从钱袋中拿出银块,称了重量。
      “多了一些,就算是你的辛苦费。”
      蔡阿顺没想到真的马上得钱,而且还是银子,顿时满嘴的感恩戴德。
      从金陵到这边,如果携带大量的铜钱或是宝钞很不方便。
      而且这里靠近海边,倭国盛产银子,连官府对使用银子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等蔡阿顺喜滋滋的走了,方醒才交代道:“等下嘱咐做饭的,把那些黄唇鱼的鱼鳔都处理好留着,我有用。”
      那玩意儿以后可是价比黄金,而且有价无市。
      “老爷,抓到一艘倭国人的小船。”
      方醒正在看着那些本地帮厨的在收拾海鲜,方五急匆匆的跑过来。
      “怎么抓到的?”
      倭寇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基本上都是成群结队。
      “老爷,我们在几座山上安置了那个望远镜,一发现那艘船,弟兄们马上就摇动旗帜,小的带着人就拿下了那几个倭人。”
      “几个?倭人何时这般大胆了?”
      现在可不是明朝中晚期,卫所还没有彻底的颓废,那些倭寇要是人数少,哪敢上岸啊!
      等到了大堂,方醒一进去就看到了几双短小的腿。
      堂下跪着三个矮小男子,从身后看去,只着了一件半长衣服,屁股都露在了外面。
      看着这三人地中海的头型,方醒再无疑虑。
      这就是倭人!
      三人中,两个黑瘦,中间一个看着要胖些,那双眼珠子在不停的转动着,显得极为狡黠。
      方醒落座,黄钟马上就喝问道:“你等何人?”
      闻言边上两个倭人一脸的茫然,而中间的这人赶紧答道:“大人,小的三条,是商人,不是海寇。”
      三条?
      这下连方醒都有些懵逼了,见状张金就解释道:“伯爷,那倭国人不知廉耻,连姓都不许百姓用。”
      啧啧!
      方醒和黄钟交换了个眼神,黄钟就问道:“你有何证明?”
      自从足利义持上台后,就对大明关闭了国门,并不屑的说:我国无需对任何国家低三下四,更无需听从别国的指令。
      所以这商人是从哪来的?
      “大人,小的在台州府可是做了七八年的生意了,不少人都认识小的。”
      方醒瞄了张金一眼,张金马上就去问他认识谁。
      “府城的赵家……”
      随着三条的交代,方醒的脸色渐渐的阴了下去。
      果然都是些只要钱的主啊!
      “你卖些什么?”
      “小的……小的……”
      方五冷笑道:“老爷,这人的船上全是银子。”
      “有钱人啊!”
      方醒淡淡的道。
      三条的眼珠子不敢转了,浑身发抖的道:“大人,小的是来换铜钱的,绝没有买卖其它东西。若是有,小的甘愿领罪。”
      张金马上就躬身道:“伯爷,那倭国人都喜欢咱大明的铜钱,每次见到都会抢。”
      “抢……”
      方醒冷笑着,三条终于听清楚了张金话里的意思。
      这是一位大明的伯爷啊!
      倭国人无比艳羡大明百姓的生活,高高在上的大明勋戚在他们的眼中更是觉得和神仙差不多。
      这位伯爷干掉自己肯定只需要一个眼神!
      想到这里,三条毫不犹豫的拜倒在地:“小的愿意为伯爷效力!”
      方醒叩击着桌子,缓缓的道:“利用两地的差价,套取我大明的铜钱,你,该当何罪!”
      “小的知罪。”
      三条听到方醒的语气很平淡,心中大喜。
      “知罪就好。”
      方醒起身道:“把他的银子都没收了……嗯……罢了,本伯这里还有些宝贝想找人出售……”
      三条被前面一句话给吓尿了,听到后面的话后,他急忙应道:“伯爷,小的愿意。”
      方醒面无表情的对张金道:“把他们都关起来,明日再说。”
      回到后面,方醒交代道:“去找一个打首饰的匠人来。”
      小刀满头雾水的去了,没多久就带来了一个男子。
      “小的陈立,拜见伯……伯爷。”
      方醒手中把玩着一块切割下来的铝合金,“起来吧,试试这东西加工成首饰怎么样。”
      陈立急忙接过铝合金,掂量了一下后,带着疑惑就现场开始制作首饰。
      看到陈立打造吃力,方醒就拿出一套工具,不在意的道:“拿这个试试,好用就送你了。”
      锯弓切割开材料,各种规格的锉刀修理着边缘……
      指环、耳饰、头饰……
      当这些闪闪发光的首饰展示在方醒的眼前时,他矜持的道:“你们说说,这东西值钱吗?”
      “值!太值了!”
      小刀拿起一个指环套在中指上,对着外面的光线晃了几下,赞道:“老爷,这首饰比银的都好看。”
      黄钟也是点头道:“伯爷,此物当比价金子才适合啊!”
      这话有些过了,方醒笑道:“此物开矿不易,冶炼更是难上加难,不过比金子嘛还是要差一点。”
      收起这些首饰后,方醒交代陈立这几天都呆在营中打造首饰。
      “伯爷,要不咱们多叫些人来?”
      黄钟问道。
      “先打造些出来再说。”
      ……
      到了下午,徐方达终于回来了,还带来了他的父亲徐庆。
      “伯爷万安……”
      方醒拦住了徐庆的跪拜之礼,笑道:“此处只有师生,何来的伯爷。”
      两边寒暄了几句,随即就举行了拜师礼。
      拜师礼一结束,方醒就拿出一本书,郑重的道:“这本书除了我的弟子之外,其他人还未见到过,你可好生保管。”
      徐方达接过一看,不禁喜道:“是第二册?”
      “正是。”方醒交代道:“你近些时日可在营中学习,有不懂的就来问为师。”
      等送走了徐庆之后,徐方达就在营中安顿了下来,每天只是抱着书研究,不懂的就去问方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