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我能召唤无数神级绝学

  • 阅读设置
    第46章 征战,止战
      苏曜身披战铠,跨步踏出,伫立崖上。
      此时,昼夜交替,一缕晨曦,正驱散云雾,倾泻洒落。
      也倾落在苏曜身上。
      这一刻。
      如同顿悟般。
      骤然间。
      苏曜心里,涌现出一种无比玄秘,而又奇特的感受。
      铿--
      魔神铠甲仿若引发共鸣,传出清亮铿鸣。
      “征战!”
      苏曜双手握拳,身躯猛然跃起,跃向天际。
      随着苏曜跃起。
      四周,隐隐呈现无数身影,跨越时空,汇聚成汹涌人潮,战意滔天,跟随着苏曜,征战天际。
      这一刻。
      苏曜感受到了这方天地意志。
      他的武道境界,迎来跨越,登临“神意”层次。
      ……
      ……
      “哗啦啦!”
      战旗迎风猎舞,飘荡不止。
      南疆,苍门关前。
      铁骑列队,兵士如林,如同黑色潮水,绵延数十里,散发着肃杀、冷冽气息。
      苏天歌身披战甲,骑坐烈马,看向巍峨耸立的苍门关,眼神中,流露出一抹炙热。
      征战七日。
      血染疆场。
      三万将士尸骸堆积。
      哀嚎遍野。
      强推三十里。
      他终于杀到了苍门关前。
      “苏天歌已连续七日,发起战事,他想攻占苍门关,难道也不顾唐国将士的死活?难道他想要用夺取苍门关,证明什么?不惜用无数将士的鲜血,铸就他个人的战绩、名望?”
      苍门关上,郭嵩、南疆七子踏立在城墙上,看向城外铁骑,南疆七子中,儒衫书生神情痛惜,道。
      苍门关,乃是南疆一道至关重要的门户。一旦此关被破,南疆十万里疆土,都将无险可守,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南疆,都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收到南诏国请求支援的信报,陆正河令郭嵩,带领煌乌教教众,赶赴苍门关,驻守支援。
      这一战,对于刚经历整肃改变的煌乌教,也是极其重要。若是此战失败,苍门关失守,才刚刚凝聚的人心,及人们对煌乌教的敬重,及信念,也必将遭受严峻的考验。
      百米之外。
      一座山崖上。
      苏曜俯瞰着这一幕。
      身后,王翳跟随侍立。
      苏曜也来到了苍门关。
      这一场战事。
      至今,已持续了七天。
      不仅南诏国伤亡惨烈,诸多将士驻守死战,葬身疆场。
      唐国将士,也是在苏天歌铁血号令下,战死者无数,甚至,为了推进战线,不顾伤残,强行征战,苍门关门前,已堆满了血骨尸骸。
      “列阵!”
      “攻城!”
      战场中,号角响起,唐国将士如同潮水汹涌,向苍门关发起了总攻。
      苍门关上,南疆战士也都是祭起兵器,列阵迎战。
      狂烈的战意,汹涌弥漫。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这一战,也不知有多少将士,将因此丧生,血染疆场?
      有多少家庭,将因此破裂,迎来悲剧?
      “一切征战……”
      “若最终,不是为了止战。”
      “又有何意义?”
      登临一品“神意”之境,感悟天地意志,苏曜对于世间的一切,感受也已然跨越至不同的层次。
      在这疆场之上。
      他感受到了汹涌战意。
      但也感受到了--
      惊惧。
      紧张。
      忐忑。
      疲惫。
      ……
      及无奈……
      诸多情绪混乱交织。
      被战意狂潮挟持、混裹。
      这些情绪。
      不仅来自唐国将士,也同样弥漫在苍门关,无数南疆战士身上,无声呜咽、悲号。
      若是世间清平。
      无数百姓苍生。
      谁又愿意征战、杀戮?
      口中轻叹,苏曜抬起了右手。
      四周天地之气,如同感受到了诏令般,从四面八方,向苏曜汇聚而来。
      风吟。
      剑鸣。
      苏曜右手上,凝聚起了一柄气剑,无尽战意,也如汹涌潮水汇聚,如天地意志,倾临人间。
      “煌煌天威。”
      “我,以剑引之。”
      苏曜一剑斩落。
      “喀嚓嚓--”
      战场上。
      唐国将士。
      及苍门关南疆守军之间。
      地面蓦然撕裂了开来,呈现出一条绵延数十里的裂缝,撕裂扩展,顷刻间,变得数十米宽,如同一道天堑,令人不能逾越,将唐国将士,及南疆守军隔绝了开来。
      “律律律律!”
      裂痕前,战马嘶鸣,驻足停步。
      “怎么回事!?”
      “发生了什么?”
      两方将士俱都大惊,即将爆发的战事,也因此戛然而止。这道裂痕,如同一种警示,隐隐间,又仿若有一道无形意志,随之倾临战场,俯瞰着全场。
      人们驻足不前。
      难道天降警示,不愿让他们征战?
      “嗯?怎么回事?”
      “难道有人出手?”
      苏天歌驭马踏立,看着裂痕,眉毛略皱了皱,眼眸,微凝了起来。
      身侧,公孙止也是驭马上前,盯着裂痕,默然良久,叹道:“此乃天威,人力难为。”
      “天威?”
      苏天歌轻挑了挑眉毛。
      “大皇子!”
      正在这时,一阵马蹄声急促响起,一位侍卫策马而来,驻停在苏天歌身前,翻身落马,躬身跪地,禀报道:“离山传信,剑主出关了!”
      “呵呵呵呵--”
      “好呀!”
      “剑主终于出关了!”
      公孙止闻言捊须而笑,旋而看向苏天歌,道:“天歌,剑主出关,也即是你一展雄心抱负之时,属于你的时代,终于要来临了。现在,你的重心,也该从南疆,看向皇城,看向--”
      “皇殿中,那一张座位了。”
      “收兵。”
      苏天歌深深看了苍门关一眼,调转战马,发出了号令。
      他的眼里,仍有着野望。
      对他而言,这场战事,并不曾结束。
      终有一天。
      他还会回来。
      到时。
      不止是苍门关。
      他的铁骑,将踏遍南疆每一寸土地。
      随着苏天歌收兵号令传出,唐国将士收整队伍,如同退潮般,缓缓退离。马蹄轻踏,兵戈铿鸣,人们沉默无言,眼底,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但隐隐间,又有着一丝欣喜,及释然。
      苍门关上。
      响起欢呼,南疆守军们相拥而庆。
      苏曜伫立崖上。
      看着这一切。
      旋而,又将视线,落在苏天歌身上。
      这位大皇子--
      雄心野望。
      冷酷严苛。
      骨子里,流淌着征战与杀戮。
      个人名望与荣耀之下,堆积着无数将士的血与骨。
      苏曜,有些不怎么喜欢。
      ……
      三天后。
      大皇子苏天歌,带领离山剑宗随从,及五万铁骑精锐,擅离南境驻地,班师回朝。
      皇城发信询问,苏天歌压留信件,置之未理。
      第八天。
      五万铁骑抵临皇城,在城外安营扎寨。
      苏天歌进驻皇城。
      ……
      “该回去了……”
      煌乌教,崖书阁里,看着苏天歌擅离南境的信报,苏曜低叹了口气,口中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