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北宋大丈夫

  • 阅读设置
    第1567章 大夏完了
      正在宫中狂奔的梁乙埋止步回身。
      巨大的爆炸让周围的建筑物都在颤栗,从未有人遭遇过这等近乎于神迹的爆炸。
      当蘑菇云升空时,梁乙埋才从呆滞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他浑身就像是过电般的颤栗着,“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是蘑菇!”
      “那里……那里是叛贼们的位置!”
      “沈安!是他!是他!”梁乙埋喊道:“去查探。”
      他继续奔跑,一路跑到了大殿前。
      梁氏就站在外面,静静的看着那朵蘑菇云。
      “姐姐,他弄的,是他弄的!”
      梁乙埋激动的都语无伦次了。
      “我知道。”梁氏淡淡的道:“他们用火药炸开过城门,交战时有火药罐,我早就知晓了。”
      畏惧未知是大部分人的通病,所以才出现了许多在后世人看来很好笑的传说。但历史潮流浩荡,再过一百年,后人依旧会嘲笑今人。
      梁乙埋从未去过沙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等山崩地裂的威势,所以被吓的魂不附体。想到梁氏亲率大军出击过,想来是见识过这等事儿的。
      “难怪我军打不过宋人,原来他们有这等令人胆寒的火器,娘娘,娘娘?”
      梁氏幽幽的道:“我曾临阵观战,见过宋军的火器,就是瓦罐和火油弹。那些瓦罐密密麻麻的砸过来,随后爆炸,声势惊人,可……若是把当日的声势比作是孩子的叫喊,那么先前的声势就是……恶鬼咆哮。”
      “他这是带来了什么?”梁乙埋仔细一想,“他就带来了那数百乡兵,还有……没了!”
      “你再仔细想想。”梁氏面色凝重的道:“若是他把这等火器用在宫中如何?”
      “毁天灭地!”梁乙埋只是想了一下,就觉得这个世间再无一寸安全之地。
      “姐姐,宋人竟然有这等凶悍的火器,以后……”
      梁氏在看着远方。
      蘑菇云在渐渐消散,远方安静的像是荒野。
      “我也不知道。”
      ……
      玩粉尘爆炸需要经验,而经验最丰富的就是赵顼。
      那厮当年在郡王府时不时试验,规模越搞越大,最后终于对自家下了狠手,一家伙炸塌了一排屋子,被老赵狠狠地收拾了一顿。
      沈安把那些经验总结了一下,也试验过了不少次。但今日这等规模的他从未尝试过,不知道威力有多大,所以他很没有节操的跑了。
      爆炸结束,他探头往外看一眼。
      当今之世最有钱的是大宋,这是公认的,外藩人到了大宋就和刘姥姥进大观园差不多,土包子一个。
      而西夏……说起来就是个穷人,真的穷。
      除去极少数权贵之外,西夏百姓大多活的挣扎。
      兴庆府中最好的建筑物是王宫,而百姓的屋子简陋的让第一次来的宋人会觉着自己来到了最贫困的西南。
      那些简陋的建筑在爆炸中七零八落,幸而早些时候沈安令人拆房子时百姓已经跑光了。
      但叛军却倒了大霉。
      两侧的建筑在熊熊燃烧,中间的那些叛军非死即伤,很多被点燃了,在四处奔跑。
      那些奔跑的‘火炬’让人惊惧,有人一头冲进了燃烧的建筑物之中,然后变成焦炭;有人冲进了人多的地方,死死的抱着同袍不放手。
      还有人诡异的原地坐下,竟然如老僧般的盘腿而坐,神色安详。
      王宫前,效忠于梁氏的军队已经傻眼了。
      他们仅存千余人,而前方的叛军看着死伤惨重,可即便是如此,剩下的依旧有两三千人。
      这边依旧是劣势。
      可人人都知道,叛军已经完了。
      他们的将领在刚才的大爆炸中被一锅端掉,此刻群龙无首。
      “天呐!”
      直至此时,将士们才缓过神来。
      “这是什么神迹?”
      在信奉佛教的西夏,刚才的大爆炸就是神迹。
      “那蘑菇好大,还是火红火红的,就像是神火。”
      “是谁弄出来的?”
      “咳咳!”
      沈安出来了。
      他觉着自己可以凭借刚才的大爆炸成为大家心中的神灵,但他不想被供奉在神龛里,更不想回到汴梁被包拯追杀,所以很是淡定的道:“去吧,剿灭叛军!”
      “万岁!”
      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可在许多时候,痛打落水狗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选择。
      “杀啊!”
      一千余人全数冲杀了上去,还在火焰中挣扎的叛军遭此一击,瞬间崩溃。
      “郎君很可怕。”黄春第一次收了嬉皮笑脸,“这等手段堪称是骇人听闻,不用说,这定然是邙山一脉的神术,可惜某学不来……”
      沈安从不介意乡兵们学杂学,想怎么学就怎么学。
      可这群粗胚最喜欢的还是打草谷,学习什么的,能识字看书信就是佼佼者。
      李宝玖却理所当然的道:“郎君就是神灵。”
      这个棒槌!
      严宝玉认真的道:“这等话在汴梁不可说,否则御史会化身为疯狗,不咬死郎君不罢休。”
      一个叛军军士踉踉跄跄的冲了过来,他见到沈安等人不禁大喜,高举着双手喊话。
      李宝玖闪电般的放了一箭,军士中箭倒下,他才慢条斯理的道:“那某就弄死那些御史。”
      这是个憨人!
      黄春苦笑道:“这是规矩,懂不懂?你莫要惹祸,郎君若是想,随时都能打断他们的腿。”
      李宝玖点头,“立功。”
      “对。”黄春和严宝玉面面相觑,然后都笑了起来。
      沈安这次若是能成功劝降梁氏姐弟,京城不少人要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了吧。
      “断腿沈的威名将让他们丧胆!”
      沈安回身皱眉道:“闲着没事了?去,按照咱们的事先布置,把那些人……”
      他的眼中多了些冷色,黄春拱手,“遵命。”
      数十乡兵悄然潜入到了混乱的兴庆府中。
      此刻整个兴庆府都在喧嚣,各种厮杀声,惨叫声,狂笑声。
      “郎君,他们开始发狂了。”
      效忠于梁氏的军队在经过这场厮杀后,现在已经化身为野兽,见到人就砍杀,见到好一些的宅院就冲进去抢掠……
      “兴庆府在呻吟!”
      沈安在微笑,“战争从来都不是玩笑,你等记住了,这就是亡国景象,若是大宋有朝一日如此,会比今日更惨。”
      金人兵临汴梁时,汴梁城中就和地狱没什么区别。
      李自成进了北京城时,依旧是末日景象。
      黄春笑道:“大宋定然国祚千年。”
      “国祚千年。”沈安看着地狱般的兴庆府,微笑道:“是啊!这也是某的目标,让大宋国祚千年!”
      “所以大宋需要不断革新,不断出击,有朝一日,你们会看到这个世界的全貌,而你们也将成为青史中的人物。”
      “小人也能上青史?”黄春吸吸鼻子。
      “当然能。”沈安笑了笑,“上次说过了,你应当能。”
      “救命……”
      一骑飞驰而来,后面有十余骑在追赶。
      “先生!”
      “救命!”
      沈安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贵妇人,后面就是杀红眼的军队。
      “止步!”
      一排乡兵上前,弩弓戒备。
      为首的乡兵举刀厉喝道:“三息……”
      那贵妇人闻声勒马,战马长嘶声中,后面那些军士却控制不住了。
      “放箭!”
      一波弩箭扫过,仅存的两骑这才醒悟过来,他们慌忙下马,然后跪地请罪。
      在目睹了沈安弄出来的神迹之后,他们已经把他看做是神明一般。
      沈安摆摆手,“滚!”
      若是在大宋,这样的**他会令人斩杀当场,然后悬首告诫全军。
      可这里是兴庆府,让这些**们去烧杀抢掠一番更好。
      “先生!”
      那贵妇人跑过来,跪在沈安的身前,抱着他的腿,仰头道:“家里的男人死了,孩子们都跑了,先生……”
      “这是命!”这个贵妇人学习减肥时不认真,目光经常乱瞟,大抵就是来寻找刺激的,沈安摸摸她的头顶,淡淡的道:“叛逆必须要付出代价,某能庇护你,但不能庇护他们。”
      权贵就是反叛的种子,所以沈安不准备掺和。
      梁氏会如何?她会遵循古老的传统,展开疯狂的报复,把那些叛逆全家处死……
      这也是大宋所喜闻乐见的。
      “先生……不,沈龙图!”
      妇人哭的和个孩子般的可怜,“救救我的孩子吧,求你了。”
      “你去求梁氏吧。”
      沈安的话让妇人面色大变,然后抱紧沈安的大腿,“不!我不敢!”
      梁氏会弄死她,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是沈安!”
      兴庆府的某座豪宅里面,一个妇人在疯狂的喊叫着:“那人就是沈安,是他在指挥你等,娘娘疯了,她把大夏交给了那个魔鬼,那个筑京观的魔鬼!”
      几个兴奋的脸上发红的军士把妇人拽进了屋里,随即令人面红耳赤的声音传了出来。
      “是沈安?”
      “是沈安!”
      正在城中四处为祸的将士们傻眼了。
      “那个宋人就是沈安!”
      “是了,某好像听说过,说是沈安的身边就有黑甲人,那些黑甲人悍勇,他走到哪就跟到哪。”
      “那你先前为何不说?”
      “先前都要战死了,某压根就想过别的事。”
      人在绝望时会忽略许多东西,现在一一回想起来,顺着蛛丝马迹这么一推测,都傻眼了。
      “我们竟然在沈安的指挥下平息了叛乱?”
      将士们缓缓走了出来。
      他们站在街道上,遥望着王宫方向。
      沈安来了,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将领跪下,喊道:“大夏完了!”
      ……
      第四更,还有盟主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