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北宋大丈夫

  • 阅读设置
    第1401章 能不吹这个牛笔吗?
      所谓立功我来,送死你去,这是官场恒久不变的手段。
      孙永这片份奏疏大伙儿都看了,都觉得很是打动人心,想来官家看了会潸然泪下,然后同意册封皇太子。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谁参与了谁受惠。
      所以大伙儿都觉得孙永不会答应。
      可他竟然毫不犹豫的就说好。
      这人……人品不错啊!
      稍后奏疏就进了宫,孙永等人在等候消息。
      ……
      “官家,大王那边的属官有奏疏上。”
      赵顼那边的奏疏赵曙总是会先看看,所以陈忠珩果断的先递了过去。
      果然,赵曙很是满意的道:“很好。”
      得了很好两个字的夸赞,陈忠珩不禁浑身发飘,心想那些觊觎某这个位置的人该死心了吧?
      在官家的身边侍候,这就是无冕之王,不管你是什么都知,在陈忠珩的面前天然就要低一头。
      所以不少人都在盯着他,等他犯错。
      ——某不会犯错!
      这是陈忠珩的座右铭。
      他看看在场的内侍宫女,嘴角带着冷笑。
      这里面就有对头的眼线,他知道,但却不去排挤。
      为啥?
      因为这样才能显得他老陈胸襟宽广啊!
      想想沈安,这么一个年轻人为啥被帝王重用?
      不就是以德服人吗?
      官家都说了,沈安道德高深,所以才敢重用他。
      是了,帝王用人首重德行,德行不好,你再有才也不搭理你。
      陈忠珩心中舒畅,微微昂首,觉得这便是人生巅峰。
      某的晏月啊!晚上某给你弄个最新的菜式,定然让你赞不绝口。
      自从和晏月同居后,陈忠珩就虚心向御厨们讨教了些手艺,如今做饭也算是有些造诣了。
      “嗯?”
      他正在遐思,就听到了一声冷哼。
      官家的情绪不对啊!
      陈忠珩毕竟是身边人,所以只是听了个语气,就知道赵曙的情绪不大好。
      那是什么奏疏?
      “这是从三代开始啊!”
      赵曙放下奏疏,面无表情的说道:“陈忠珩,朕问你,你若是家财万贯,家中有几个儿子,有人建言让你早早把家业给了儿子执掌,你觉着可好?”
      “好啊!”
      陈忠珩瞬间想到的是自己和晏月的事儿。
      若是某和晏月有孩子,某定然会早早的让孩子接掌家业,某就和晏月双宿双飞,过过神仙日子,万事不管。
      可那是官家啊!
      陈忠珩汗流浃背的跪下道;“官家,臣口误了。臣……若是臣的话,臣觉着此事值得商榷,孩子终究不懂事,若是早早让他接掌了家业,臣就担心会把家业给败光了。”
      他抬头看了赵曙一眼,见他面无表情,就知道自己还没过关。
      哪个倒霉催的上的奏疏啊!害死人了!
      “而且臣还年轻!”
      为了过关,陈忠珩连脸都不要了,“臣那么年轻,早早就把家业交给了孩子,臣这不是无所事事了吗?那和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赵曙起身,陈忠珩心中一震,担心自己倒霉,马上喊道:“陛下,谁若是这般建言,臣定然要把他打个半死。”
      管逑你们谁上的奏疏,死道友不死贫道,你就赶紧去死吧。
      官家才多少岁数?还在盛年呢!你们这就迫不及待的想让他封皇太子,这是癞蛤蟆跳脚背上,它膈应人啊!
      “取了唢呐来。”
      赵曙的背影看着萧瑟孤独。
      稍后唢呐的声音在宫中回荡,高滔滔路过听到了,就问道:“官家这是心情郁郁?”
      有人去打探消息,回来说道:“对,官家接了份奏疏就这样了。”
      “去问清楚。”
      高滔滔站在那里,有些怒了。
      稍后又来了消息:“说是大王府里的人上的奏疏。”
      高滔滔瞬间了然,但却没法管,“哎!此事罢了。”
      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事,她没法插手,但暗示一下总可以吧?
      “叫了大郎来。”
      赵顼稍后进宫,高滔滔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把当年赵曙对他的父爱说的如山般的高大。
      哎!
      儿啊!
      你赶紧去劝劝你爹吧,他真是伤心了啊!
      得,赵顼只能马不停蹄的去求见,可赵曙却不见。
      这不对了啊!
      赵顼心中不安,回到庆宁宫后,就把孙永找来问话。
      “你写了什么?”
      “臣就写了些三代以来继承人的事。”
      孙永觉得自己的奏疏绝对能让官家落泪动情,然后册封赵顼为皇太子。
      “默写出来。”
      这个就是读书人的本事,不过是一会儿,孙永就把那份奏疏默写出来了,一字不差。
      “哎!”
      赵顼看了很是头痛,“此事不可再提。”
      可官家不肯见人啊!
      咋办?
      宰辅们不知道是出了啥事,就到处打听消息。
      “这官家不听政,难道是病了?”
      曾公亮很是头痛。
      “没病,说是心情郁郁。”
      包拯皱眉道:“身为帝王,当以天下为重。”
      他觉得赵曙太过儿女情长了些。
      “包相,你家有人找。”
      稍后包家来了个仆役,一脸惶然,“阿郎,小郎君挂在屋顶上下不来了。”
      “小畜生,且待老夫回家收拾他,此次不打个半死老夫决计不收手!”
      包绶上房的本事越发的出色了,越来越嘚瑟,但也常常因为太过嘚瑟遇到危险。
      韩琦起身,庞大的身躯让人感到了安心。
      “老夫进宫一趟去问问。”
      “韩相辛苦。”
      大家翘首以盼,稍后韩琦灰头土脸的回来了。
      “官家让人传话说是无碍,但却不肯见老夫。”
      好吧,这事儿没法管了。
      孙永煎熬了一天,第二天终究忍不住去求见赵曙。
      他觉得赵曙不会见自己,可没想到却意外的顺利。
      赵曙在喝酒,边喝边擦拭唢呐。
      “官家,臣有罪。”
      此刻的孙永已经不敢再提什么皇太子的事儿了。
      只是提了一下,官家就罢朝了,若是再进谏,说不得官家会被气个半死。
      赵曙看着他,问道;“谁让你上的奏疏?”
      孙永心中一震,终于知道官家的心情为何不好了。
      原来他以为是大王授意某上的奏疏?
      帝王之心如深渊,不可探测。
      孙永的额头上全是汗珠,“臣乃是自发的,此事庆宁宫中的同僚都知道。”
      赵曙看着他,神色淡然的道,“去吧。”
      孙永已经准备好被发配了,他不敢相信的抬头,见赵曙神色淡淡的,不禁叩首道:“陛下,臣绝无假话,若是有,当天诛地灭!”
      赵曙疲倦的道:“去吧。”
      孙永想起了沈安的话。
      ——不会被呵斥。
      竟然被他说对了?
      沈安说此事不可为,他不信,于是强行为之,结果惹的官家罢朝。
      沈安说他不会被收拾,官家只是淡淡的让他去。
      他一路回到庆宁宫,那些同僚见他回来都默然。
      “孙侍读……官家让你去哪?”
      发配是重惩,按照地方的繁华程度来确定等级。
      此次进谏孙永是领头的,他多半是会被发配到远方,而他们作为联名的也好不到哪去,弄不好会丢掉官职。
      哎!
      只是一份奏疏的事儿,为何这般腥风血雨呢?
      孙永抬头,“官家仁慈,没有处罚!”
      “不可能!”侍读韩维失态的道:“官家的性子暴……暴躁,此次触怒了他,怎会不处罚?”
      他差点说成了暴戾,幸而改口快。
      孙永苦笑道:“沈安昨日说过,说是此事不可为,某没听。后来他说此事就算是进谏了,官家也不会处罚咱们。”
      众人不禁讶然,“他真是这么说的?”
      孙永点头,“千真万确,说来还没脸,他是和大王说了这番话,某是在外面偷听到的。”
      “那沈安竟然这般神算?”
      众人不禁失神。
      孙永叹息一声,“这不是神算,而是睿智。他知道官家不会同意,却也知道官家不会惩罚。哎!”
      他惆怅的道:“往日某看不起他,总觉着他这个侍讲是厮混来的。官家用他做侍讲,就是酬功。可此刻看来,沈安的手段高超,见识卓越,只是平日不显山露水。反倒是咱们整日夸夸其谈,以为自己乃是经天纬地之才,实则毫无用处。和沈安一比,某……羞愧难当。”
      他起身,“某这便去沈家认错。”
      “孙侍读万万不可啊!”
      有人劝阻道:“你若是认了错,此后你就得甘拜下风,低他一头,你甘心?”
      没有人喜欢低人一等,更没有人喜欢低人一头。
      这是人性。
      “甘心。”可孙永却坚毅的道:“沈安还有一番话,说的乃是士大夫,他说君王和士大夫之间不可太近,也不可太远,某深以为然。这等人腹中学识无数,却不肯说出来,这是藏拙,某这等整日高谈阔论的,哪里有资格和他相比?”
      他昂首,“低沈安一头,某心甘情愿。”
      众人不禁苦笑。
      “那些人都说帝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亲近的不得了,可沈安却把士大夫比作是小人,不可远近,粗看是羞辱人,可仔细一琢磨,竟然怕颇有道理。”
      众人都微微点头,有人想驳斥,却找不到理由,最后憋出一句话,“我辈君子……”
      “某不是君子。”
      孙永拱手,然后去了沈家。
      众人默然,稍后有人说道:“这个君子……很难。”
      咱们都不是君子,能不吹这个牛笔吗?
      ……
      第一更,今天依旧是四更。所以求月票。